幸福快乐的首要点,
就在于一个人愿意成为他自己。
----《内向者优势》
只要提到内向这个词,大多数人就会想到这样的描述:害羞、胆怯、悲观、不善交际......,而且在很多工作中也会对内向的人抱有一种歧视,认为他们不适合销售,不适合需要与人交往的事情,不适合与外界有更多联系的工作.....,这些种种的有色看法也对身为内向者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虽然内向,但我也有自己的优势其实不然,太多事实已经证明内向者更能取得超越外向的成就。
谁说内向者就不善人际交往呢?我曾经招聘录用过一位也是有些内向的销售,但他却用自己的沉稳、对产品细致深入的了解及善于倾听客户的需求而持续创造着销售冠军的惊人业绩。
谁说内向者就害羞、悲观呢?邓小平也是内向、沉默寡言的人,但他却能在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临危不惧,遇事不怒,含怒不激,具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力、克制力,谱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内向与外向虽然外在表现不同,但这只是1%的基因差异而产生的个性的异同。内向并不是性格的弱点。
美国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家玛蒂.莱利的《内向者优势》书中,也提到了内向者相比于外向者有更多的优势可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相比于外向,内向者只是汲取能量的方式不同而已
外向的人就像太阳能板,从与外界的接触中来吸取能量,一旦停止了这个与外界频繁的连接,他们就会疲倦。
内向的人更像充电电池,在消化了电量以后需要独自安静的充电,过于频繁的社交活动和群体活动会让他们感觉精疲力尽。就像参加完一场聚会之后的那一刻,内向者的心里话就是“终于结束了,我需要赶紧回家安静的呆一会 ”。
内向的人更容易有安全感他们不喜欢无所事事的空谈,更喜欢内容充实的交谈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以从中丰富自己的学识,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会充满活力。
相比于外向者,内向者更善于保持精力
外向者总是在一群人中夸夸其谈,而内向者更能从自己的内在思想、情绪、观念中获得精力,更能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而对一件事情保持专精、专注,在持久的专注中取得成就。
历史上的很多艺术家、画家、科学家都是一些内向的人,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内向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不菲的贡献。
虽然现代社会大众更偏向于给外向者机会,但内向者的优势并不能因而被取代。
相比于外向者,内向者做事会更有深度
外向者因为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的人群中吸收能量,必然不会对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只是在广博上占了一点优势。
内向者多喜欢独处,离开尘世喧嚣,读书、自娱自乐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休闲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对所在的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在需要持续投入的领域更容易取得成就。
纵观历史,很多知名学者、科学家、历史学家等都是一些内向的人,他们的性格特点也成就了他们在知识领域的造诣。
内向者,不要再顾忌他人的眼光,你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你也有自己鲜明的优势。把这些优势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出来,在自己的优势区域专注、聚焦,内向没有什么不同。
内向者,
做真实可信的自己,
享受心境的和谐,
做自己,
让你的光芒,
洒向你的周边,
照亮一片。
若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