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是爱花惜花的人,一次在江边散步,看着繁花似锦,不禁诗兴大发,一连写下了七首绝句。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癫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引独空床。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癫狂”,江上春花繁茂,如此美景恼的我无处宣泄只有到处乱走。我认为这里的“恼”不可理解为真正的烦恼,而是美丽的春花春景调动了老杜的审美情绪,却又一时无法抒发无处安放,到处乱走实际是老杜在寻找抒发心中审美情绪的途径。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引独空床”,去找找南邻——我那个酒友吧,谁知道他已经出去喝酒,十来天没回来了,就剩张空床在家里。老杜第一个想法是要找人喝酒,结果酒友不在,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一心想喝酒的人却找不到酒友,哎,这种失落的心情我还是了解的。
之二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找不到酒友,老杜独自一人在江边散步。
“愁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畏:wēi,通“隗”,山水弯曲的地方;欹危:qī wēi,歪斜。江湾处花朵稠密,我漫步其中心中有点怕。春天太美了,花太美了,老杜内心已经调动起来的审美情绪还没有抒发呢,他那敏感的神经有点承受不住了,所以说“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只要我还能饮酒作诗,就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担心了。老杜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有俩:喝酒、作诗。遗憾的是酒友不在,只剩下作诗了,而且一下子就写了七首。
之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江边静谧的竹林深处住着两三户人家,恼人多事的红花百花相映开放。老杜此时的心情恐怕还是一个“恼”,所以红白相映的花朵被他说成了“多事”。本来静谧的竹林挺好的,可是却又有红红白白的花来撩拨刺激我的神经,让我无从安静,多事!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这美丽的春风该如何报答呢?自然是去酒楼痛饮一番咯!春光给老杜带来了美妙的享受,老杜打算怎么报答呢?喝酒!这老杜还是没有忘了酒啊,实际上身处万花丛中的老杜恐怕已经醉了吧。
之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少城:小城,成都原来有大城和小城。在小城向东望去,繁华如烟,那座百花楼看上去更是可爱。古人写诗喜欢用烟来形容花的茂盛,李白有诗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怜”是怜爱、怜惜,“可怜”是值得怜惜、值得怜爱,也就是可爱的意思,和现在的含义不同。
“谁能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谁能带着酒拿着杯来请我喝一顿啊,再叫上两个美女伴舞,那可太美了!我说老杜醉了吧,已经开始做梦了,美景、美酒、美女共同交织演绎了老杜的美梦……
之五 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来到了江水东侧的黄师塔,春风微拂,浑身懒洋洋的。老杜漫步在江边,心情是闲适的,步调是闲散的,身体是懒洋洋的。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簇桃花自由的开放,深红的浅红的都是那么好看,我该喜欢哪一朵呢?这是一簇无主的野花,在春天里恣意开放,无论深红还是浅红都非常的美丽,老杜虽然嘴里问着“可爱深红爱浅红”,实际上他是深红浅红都爱着的。
这是一幅绝美的画面,画面上花只有一种——桃花,颜色只有一个——红色。老杜很会用色,一幅画卷只用一种颜色,通过深浅体现层次感,效果就是——惊艳和唯美。这种颜色又是红色,象征着春天的热烈和奔放。
到了这一首,老杜总算把酒给忘了。
之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黄四娘家的花太多太茂盛了,路被遮住了,花枝被深深的压低了。这个“低”字实在是太恰当太形象了,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盛开着的万紫千红。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美丽的蝴蝶围绕着花朵上下翻飞,娇媚的黄莺自在鸣叫。我第一次读到这两句诗的时候,那感觉,真是口齿生香。蝶舞莺啼,春光无限,生机盎然,怎不让人陶醉?
“黄四娘”不知何许人也,但我把她想象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美丽的女子家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黄莺放歌,彩蝶伴舞……
这首诗还有一个妙处就是全篇都没正面描写花有多美,花的美和生机由蝴蝶与黄莺引发,靠读者自己去想象。
之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不是说爱花就得爱得死去活来,只是担心花尽之后我也老去了。到了这一首,老杜已经把花和自己融为一体了,春天的花自然是美丽的,可是一旦花谢了,人就老了。老杜怕的是“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老杜和黛玉有同样的担忧和苦恼。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繁花满枝容易纷纷谢落,嫩嫩的花蕊啊,请慢慢的开好不好?老杜爱花惜花,不忍不愿让花凋落,为了让花期更长久,为了让春光更长久,为了让人生更长久,老杜商量着花蕊,请他们——细细开。
这组诗是老杜在江边散步偶然而作,他描绘的景色随处可见,如此之美全在老杜一颗诗心和一支秀笔。由于老杜如此爱花,才让我们现代人领略了一千多年前那美丽的春光和花朵,感恩诗词,感恩老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