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信息和需求之间的高效配置,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模式在悄然出现,并不断对传统模式造成冲击。除Uber、Airbnb外,教育领域也有“神器”出现,如高考志愿填报的应用”完美志愿“,为高三考生和家长选择学校和专业指明了另一条道路。
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颠覆传统志愿填报方式
谷歌、Facebook、BAT等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已投入了大量研发资金和人力,不少新兴的创业公司也深耕这一领域,做出了颠覆性的产品。
大量数据的存在成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随着海量数据的新摩尔定律,人们可以有更大、更快的数据保存能力,也能承担起保存数据的成本。海量数据的产生、获取、挖掘及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每年近千万考生和他们的家长面临的高考志愿填报难题。
首先,在传统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家长和考生是迷茫的,因为他们面对信息不对称问题。有调查数据显示,59.6%的考生不知道自己所报的专业是学什么的,43%的人不知道所学专业毕业后会在哪些行业工作,70%的大学生毕业5年后从事着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可以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将极为狭隘、片面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科学化、标准化成为可能。传统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中,家长和考生查看几百页的全国高校报考指南,咨询有经验的老师,甚至花天价咨询专家……然而,书籍内容单一陈旧,老师缺乏相关信息的积累,专家的意见太笼统不够透彻。这些方式存在明显瓶颈,在互联网时代来看,都具有很大改善空间。
第三,要在上千所大学、数百个专业中选择适合考生的学校和专业,是脑力极其密集型的工作,而人工智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这种不必要的脑力耗费。一些高考志愿填报应用还开发了志愿填报智能分析系统,一键生成志愿方案,大大节省志愿填报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家长和考生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取信息,但另一方面过载的信息带来的是大量信息噪音,家长和考生需要的是有效、定制化的信息。
用4000万过来人的经验填志愿
顺应需求,高考志愿填报需要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下,对考生和学校、专业进行分析和匹配。
以完美志愿为例,其数据团队分析了4000多万毕业生的数据(来自招聘网站及国家机关和教育部门等渠道公开的数据,不涉及用户隐私问题),也就是将世界上已经存在的海量数据(包括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就业薪酬、男女比例、就业行业、就业城市、考研比例、出国比例等)挖掘出来分析,使一切内幕都不是内幕,使未来的趋势都在眼前。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快速在一个APP上查询所有学校、专业的资料,大数据系统就像导航仪一样,根据海量数据的挖掘,告诉考生录取风险、性格适合程度、详细精准的就业前景、毕业薪酬和发展、师兄师姐的就业去向、毕业后从事的行业等,为考生生成完美的志愿选择方案。
了解更多信息关注完美志愿微信公众号(微信ID:wanmeizhiyuan ),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学习干货,最新鲜的高考咨询,全面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