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锦集55条

来源:二三娱乐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1】

1、感悟9:培养洞察细微的能力

2、感悟1:惟道是从,因任自然

3、感悟38:要有大者宜为下的气度

4、感悟36:忧患只能来自我们自己

5、感悟50:久处巅峰必有隐患

6、感悟10:遵循水的大智慧

7、感悟13:凡事总是过犹不及

8、感悟47: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

9、感悟23:稳步推进胜于强出头

10、感悟34:创造“天时”与“地利”

11、感悟48: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12、感悟11:无为而后才有大作为

13、感悟27:清静无为,远离死地

14、感悟35:真正聪明的人不卖弄自己

15、感悟43:保持纯真自然之美

16、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17、感悟7: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18、感悟25:正确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2】

19、感悟45:不要被贪欲所左右

20、感悟33:深藏不露容易成功

21、感悟19:生活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2、感悟16:世间的根本在于“道”

23、感悟31: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24、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25、感悟6:树立自己坚定的信念

26、感悟37:挫其锐,解其纷

27、感悟32: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28、·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所谓心小者,虑患未生,戒祸慎微,不敢纵其欲也;志大者,兼包万国一齐殊俗,是非辐辏中为之毂也;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立直而不挠,素自而不污,穷不易操,达不肆志也;能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措废置,曲得其直也;事少者,采要以拥众,抵约以治广,处静以持躁也。故,心小者禁于微也,志大者无不怀也,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能多者无不治也,事少者约所持也。故,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行;其子过也,无微而不改。行不用巫觋而鬼神不敢先,可谓至贵矣。然而战战栗栗日慎一日,是以无为而一之诚也。愚人之智固已少矣,而所为之事又多,故动必穷。故,以正教化,其势易而必成;以邪教化,其势难而必败。舍其易而必成,从事于难而必败,愚惑之所致。”

29、感悟8: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30、感悟15:不自满才能不断进步

3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陈国。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32、感悟42:道的本意在于师法自然

33、感悟26:不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34、感悟18: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35、感悟44:坚持纯真的本性

36、感悟24:善于借用他人之刀

老子的经典名言名句【篇3】

37、感悟28:保有冷眼旁观的人生态度

38、感悟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39、感悟40: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40、感悟41:看透人生的祸福变换

41、感悟22: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

4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

4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4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5、感悟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46、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47、感悟20: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之道

48、感悟2:凡事不要做过头

49、感悟12:无为才能无所不能

50、感悟14:不居功者成大功

51、感悟3: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52、感悟17:委曲才能求全

53、感悟5:留有空间才好发展

54、感悟46:用辩证思维去观察世界

55、感悟4: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老子名言经典200句


希望了解名人格言如何启迪我们的人生道路吗?当我们尊重道德价值并努力追求真善美时,万物自然会顺利发展。这些格言可能会激发您的灵感,为您的成功之门带来新的开启。

老子名言(篇1)

1、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 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道德经》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老子《道德经》

5、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6、假的虚的即使掩盖一时,经过实践,总是会被揭露出来的。——华罗庚

7、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老子

8、世人得是名利的心太重,所以得到荣宠和受到屈辱都担惊受怕。畏惧大的祸害也因为害怕,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待人处事。

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10、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道德经》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12、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13、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16、勇敢的人不是没有恐惧,而是敢于面对恐惧并从中得到力量。

17、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名言(篇2)

21、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命生于和畅。《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5、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26、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2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9、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

3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32、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3、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34、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贤于贵生。

3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3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和光同尘 ----《老子 第四章》

3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39、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4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

老子名言(篇3)

41、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李耳《道德经》

42、为道敬德,而不自居高人,才能真正获得智慧的启迪。

43、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天地万物都有本始,既其根源,要识得其根源,才能虽然万物。如果能够认识万物,有能持守着万物的根源,一生都不会有危险。

44、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道德经》

45、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老子《道德经》

46、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4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48、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4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50、命运等待着每一个罪恶;姐姐是害怕,第二个是羞耻,第三个是内疚。英国爵士诗人洛里克。

51、圣心无常,到人心之处。很好,我很好;坏的,我也好;德是好的。

52、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3、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54、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5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能够示人。——老子《道德经》

5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57、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58、老子提倡无为而治,也就是不强求,在某些情况下不去干预,这个思想颇为深刻。

59、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居左,上将*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60、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名言(篇4)

61、胜利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炫耀的人是喜好杀戮的人。喜欢杀戮的人,便不能于天下得志。

62、世界以美国之美而闻名,邪恶已然存在。众所周知,善是善,但不是善。无论相生、相难还是相易,相长还是相短,相高还是相低,相声与相声,相前与相后,不变也。

63、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

64、Lernen ist wie Rudern gegen den Strom. H?rt man damit auf, treibt man zurück

6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66、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67、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6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70、塞其兑,闭其门,终生不勤。

71、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72、天长地久,天地那么长,与其不生。

73、我最大的烦恼是我的身体。

74、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7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76、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7、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道德经》

7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79、书是生命之源,可让你少一些粗俗,多一些高雅。

80、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老子名言(篇5)

8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82、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83、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84、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5、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6、.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 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87、在细微之处体现真理,我们才能体验到生活的深度和美妙之处。

88、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8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90、“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于走路,不留痕迹;善于言谈,无可指谪)––––––––神出鬼没,滴水不漏,中国人的大智慧。

91、书是智慧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9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

93、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9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9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96、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97、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之道。

98、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99、读书使人快乐,使人高尚,使人优雅。

100、道势术,以势养道,以术谋势。有道无持,道乃虚空,有恃无道,其恃也忽。欲动天下,当动天下之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道德经》

老子名言(篇6)

10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0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尝起来索然无味。多少大小,还美德。画比画容易。天下难,必做易;世界上的大事必须做得细致入微。

10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05、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106、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107、书需要你慢慢去煮,才能挥发它那诱人的香味。

10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0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10、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11、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道德经》

112、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113、原文: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于天下,其事好还。

114、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庄子 《如梦之梦》

115、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

116、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17、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乎,似万物之宗。

11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119、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20、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名言(篇7)

1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22、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123、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12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125、说话,无味,看不够,听不到,不能用。

126、贾:商人。意思是:善于经营的商人总是将自己的财富隐藏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修养深厚的君子总是谦虚忍让,看起来就像愚鲁的人一样。

127、生命,除了生命本身之外,一无所有。

128、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129、老子的这个名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提醒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30、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

13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132、“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道规律,叫作明智。不知道规律,轻取妄动,其结果必凶)–––––––所谓“常”,就是“道”,就是欲取先予,欲张反敛,以反达正等谋略,老子深为谙之。

133、书就像雨后的彩虹,阴天的太阳,黑夜的灯光。

134、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13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36、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37、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138、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139、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14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解读:我有三件法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件叫做慈爱,第二件叫做节俭,第三件是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有了慈爱所以能勇武;有了节俭,所以能大方;不敢居天下人的前面,反而能得到天下人的爱戴。——老子

老子名言(篇8)

141、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14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43、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 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144、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诺,答应。信,守信用。一个人如果轻易地许下诺言,一定是缺少信用;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其结果往往十分困难。

145、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6、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47、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万事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14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中国人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法则,西方人以战胜自然为最高法则,两者可以互补。

14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0、出生入死。——老子《道德经》

151、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即由于人类自己的社会活动造成的死亡,例如在与野兽搏击和发动战争中造成的死亡,这种非正常死亡大摡也占三分之一。为什么呢?就是人类自己否定自己大严重了。

152、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153、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老子》

15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55、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56、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57、贫穷是好事,成功是好事。

158、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

15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6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老子名言(篇9)

161、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62、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注:原文老子第五十八章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老子第五十八章》

163、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164、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16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166、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67、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

168、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69、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170、世界上最大胆的行动,往往来自内心最深处的柔和与平静。

171、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道德经》

172、书如海,平静中积淀,澎湃中升华,品读中成长。

17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74、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175、盖闻善攝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兵甲;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176、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177、你动,我便随行,决不撇下你的孤单;

178、动为静之基;清为浊之源!

17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80、不幸并不比不满大;没有罪恶比欲望更强大。所以知足总是足够的。

老子名言(篇10)

18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8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85、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道德经》

18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87、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88、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8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90、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9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192、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隐无名。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大辩若讷,大美若臭,大善若恶,大真若假,大忠若奸,大贤若痴 ----《道德经》

193、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9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195、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96、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19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经》

198、“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天下是神秘的,不能逆理而为。逆理而为必然会把天下搞乱,越是执着把持,就越会失去)–––––––为而败,执而失,这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道理。中国的思想主要是阴阳辩证的思想。

19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20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励志的经典名言(锦集26条)


机会的列车通常都是瞬间呼啸而过,能把握时间的人,才能赢得那张宝贵的乘车证。~~网上还有哪些相关的句子呢?为此,编辑特意呈上“励志的经典名言(锦集26条)”,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诚实是成功者最珍贵的品格。2、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2、要有那股不甘落后的天生傲气。——[挪威]汉姆生

3、对目标的渴望能让我们充满能量、充满动力。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人生的精彩程度取决于抱负的高低。

4、There is no desert, I think you every time, God left behind a sand from the Sahara there。

5、Time is the fault of fatalistic testimony people。时光的宿命就是见证人们的过错

6、亏了张亮打扮这么久,还不是被天天一秒认出来。

7、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2、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8、依赖别人,就是看轻自己;不想独立,就是逃避成长。长时间地借助别人的力量,当我们把这种资源消耗殆尽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不会走路了,那将会是一种巨大的悲哀。

9、成功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10、处处热心的人生,是事事满意的人生。帕克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王芸生

11、思想是行为的魂灵。—(英)勃朗宁

12、每一个人从在娘胎里开始,就在冥冥之中有了安排,所以不管你走的路是如何的曲折,最终还是那个终点,所以别抱怨,别沮丧,那就是自己的命运。

13、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的。毕困士腓特2、容易成功和难于成功同样能刺激人的愿望。巴尔扎克

14、美德就像燃料,没有它,生命的气球就不会升起。

15、这句话是陈汤向汉元帝上书中的一段话,陈汤当时远征西域,击退了北匈奴郅支单于,战后上书请功,所以大家要知道,这句话是诛杀完以后再说的,不只是嘴炮。这次大战导致匈奴西迁,于是开启了欧洲的噩梦,罗马帝国也因此而亡。

16、当初聊天聊得嗨得不得了的那个人,还在你好友列表吗,]

17、久坐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久卧伤气。

18、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相信命运的人总是在等待,结果总是会落空。

19、不管一个人有多弱,只要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个单一的目标上,他就能取得成就。

20、打消了一切忧虑,卸下了一切担子,一时不由感到满足,真好比心里搬开一块大石头。马克吐温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21、爱情来来去去,朋友越来越好。同甘共苦的朋友是上帝赐予的福气。花点时间列一个老朋友的名单,打个电话和朋友聊聊天,或者拜访朋友,然后找到那种接触和联系。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2、白首壮心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林伯渠

23、有时候你习惯了我的某个样子,当我变成另外一个样子的时候,你会觉得我变了,不再是之前的我了。其实,那只是你还不够了解我罢了。

24、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歌德2、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狄更斯

25、经典语句_闲暇是为了做出某种有益的事而有的时间。---富兰克林(美国)

26、机会的列车通常都是瞬间呼啸而过,能把握时间的人,才能赢得那张宝贵的乘车证。

有关于诚信的经典名人名言(锦集56条)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你欣赏这些短句吗?以下由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关于诚信的经典名人名言(锦集56条)”,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1、The truth may be sad, but is better than a lie。

2、诚信是"一言九鼎",责任是"九鼎一言"。

3、法律取决于每个人,你和我的诚信他。

4、人们应该真诚和感人。

5、谦虚使人提高,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6、诚信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我们都应该做到诚信第一,做人第一。231班张小琴

7、以诚信为镜,可正衣冠,绝恶念;以诚信为衡,可知得失,明愚贤;以诚信为梯,可览群山,见高远;以诚信为剪,可除旁逸!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2、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9、诚信为民,奉公守法。

10、关于诚信,我们都非常熟悉。有诚信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11、金钱不能弥补道德上的缺陷,正直可以提高生活的品味。

12、贫穷而诚实,胜过富有而无信仰。

13、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知识是财富,诚信也是一种财富,拥有知识能使你变得充实,拥有诚信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14、真,诚至也,不精不诚,不感人。

15、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

16、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责任是力量的源泉。

17、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也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也可以让人的品德高贵。

18、诚信对联。上联:诚意诚恳诚挚心诚则灵;下联:信任信用信誉君信则明。横批:诚实守信

19、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出自《国语·晋语》

20、诚信为人之本鲁迅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21、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吴兢

22、朝气蓬勃的达通人本着诚信、务实的工作态度,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为您的产品创造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23、学会选择,懂得放弃一个人要学会放弃,放弃你不想做的事;一个人要学会选择,选择你喜欢并擅长做的事。只要你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24、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邵雍《迷悟吟》

25、社会的诚信在于个人,个人的诚信在于言行。2、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26、一两重的真诚,其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德国谚语(励志天下lizhi123)

27、一半的事实总是一个大谎言。——富兰克林

28、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礼记》

29、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巴尔扎克

30、用我们的真诚和真诚,为您的放心和舒适。

31、工作中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必然是失败者。

32、诚信是你的存款,信用是你的抵押,名誉是你的帐号,承诺是你的支票。

33、给心灵一片净土,给诚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让我们与诚信同行。人如以诚信为本,就能塑造完美人生。

34、我觉得维护社会和谐的惟一标准就是诚信,让规则维护和谐。

3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36、闪光的东西不必须都是金子。

37、诚信是山,有了它,大地才有了脊梁;诚信是河,有了它,自然才有了血脉;诚信是秤,有了它,灵魂才有了重量。

38、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2、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39、追求完美人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需求,可只注重事业上的成功,为工作失去生活,则是一生的缺憾。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为了工作而失去生活。我们应该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不要忽略了生活。

40、有一种花代表脱俗,那是芙蓉;有一种树代表气节,那是竹子;有一种表情代表真诚,那是微笑;有一种品质代表高尚,那就是诚信。

41、内心要忠诚、宽容,内心要诚实。

42、意思是: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对内对外言语都要真实,不欺骗任何人。出自《珍言录》。

43、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44、人们的心因为正直而单纯,纯洁,无暇,人们也因为正直而一次胜利。

45、最狡狯的谎言会在最单纯的事实前无地自容。——蒙森

46、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

47、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断.

48、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

49、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风景从不向眼睛承诺永恒,却始终美丽;朋友从不向对方倾诉承诺,却永守诚信!

50、诚信不是花前月的承诺,而是海枯石烂的.永久;诚信不是童言无忌的玩笑,而是一言九鼎的誓言。

51、诚信是真正的面对,诚信是品质无限量的提升,诚信是勇敢的承担,诚信是灵魂多层次的净化!

52、以诚信待人,何所疑惧?——曾公亮

53、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小信诚则大信立。

54、我宁愿以真诚赢得一百个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虚伪赢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55、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2、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56、想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得信任别人。

经典名人名言15条


1、为什么人会感到无聊?人感到无聊是因为人生活在别人给予的没有生气的模式中,抛弃这些模式,走出这些模式!

2、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3、昨天已经过去,是过了期的支票,明天还没有来到,是不可提取的支票,只有活在今天是最现实的。

4、大自然对无能的人不屑一顾,却把自己的秘密泄露给了有能力的人,向他们真正的、纯洁的才能屈服。

5、什么叫高情商?说话让人喜欢,做事让人感动,做人让人想念。

6、“500美元?全部补贴?还是合约机?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机。它没有实体键盘,不方便发邮件,吸引不了企业用户。”

7、书签是伴随古代卷轴装书而来,为了区别书的内容和取阅方便,古人就在轴的另一端系上署有书名卷次的小牌子,这是最早的`挂签。"书签"这一词,出现在唐代,如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

8、道德应该是科学的灯塔。

9、人类的理性粉碎了迷信,人类的情感将摧毁利己主义。

10、第三。做人要讲原则!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

11、坏的品味,也许有幸福的理由。

12、母亲去世时,我悲痛欲绝,几乎不知道如何生活。

13、如果你是个懦夫,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但如果你勇敢,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4、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15、道德的最大秘密是爱;换句话说,就是要超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融于他人的思想、行动或个性之中。

孔子说的名言名句锦集42条


主题阅读推荐:“孔子名言名句”。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应该都接触过名人名言吧,优秀的名人格言能够引起人生的共鸣,你知道哪些经典的名人格言吗?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孔子说的名言名句”, 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1、孔子名言名句(“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兴xìng《诗经》的一种表现手法。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孔子之才,尚一日而三省,况于我辈乎?忠人之事,信以交友,学而时习,子何恃而立?)

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5、去复习旧的东西可以从中得到很多新的道理,这样以来你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6、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7、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8、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1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1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14、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15、(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6、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7、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

1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9、儿子绝对四:不意,不一定,不实,不我。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1、一味的学习不懂得思考的人会变得僵硬,只会思考不懂得学习的人会落后与别人

22、三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我们可以把好的东西学到,然后把不好的东西改掉

23、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24、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25、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

2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27、《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8、孔子学习名言我教给你了很多的知识,如果你学会了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如果你没有学会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智慧

29、良农能稼,不必能穑,良工能巧,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不必能容。

30、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3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3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3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34、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5、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6、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无生,事无礼则无成,国无礼则不宁。

37、孔子说:“古人不作声,羞耻也不作声。”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39、乐而不*,哀而不伤。

4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41、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