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抽烟!
孩子刚上初一没多久,有次看着茶几上他爸爸抽剩的半包烟,犹犹豫豫地问我:“这个烟到底是啥味道呀?”
我心里稍微有点紧张,但很快便镇定下来,对他说:“你要是好奇,那儿有打火机,可以抽一支试试。”
孩子诧异地望着我,大概没想到,我会这么爽快地满足他的好奇心。
二、等等,为娘有话说
“不过,妈妈得跟你说说,人们为什么会抽烟。”见孩子没动,我也没再撺掇他,便开始了我苦口婆心的“说教”。
“抽烟是有害的,烟里有尼古丁,对肺不好,尤其小孩子身体还没发育完全,危害就更大了。所以老师和爸爸妈妈不让你们抽烟。”
“就是,每次课间,我们教务处主任都会去男厕所检查,抓过好几个抽烟的男生,让他们写检查。”孩子补充说。
“你知道为什么老师查得这么严,他们还是要抽吗?”孩子摇头。
1. 想证明自己长大了
“因为他们想证明自己长大了。”我这个论断功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定定地看着我。
“他们以为自己长大了,但又没办法证明这一点,便模仿大人抽烟,以为这样就算长大了。另外,大人不让干什么,他们就偏干什么,他们以为,只要能和大人作对,就证明自己和大人平等了。”
“其实这种长大是假象。是装出来的。”孩子似有所悟。
“对呀!像你这样有独立思考能力,才是真的长大了,而不用像他们,要用模仿大人的行为、故意和大人作对来假装自己长大。”我很开心,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一下自己的孩子。
2.想找同伴
“有些孩子抽烟,是因为孤独。他们特别渴望身边有人陪伴,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吸引同伴,就用抽烟来引起注意,或者就去模仿别人的行为,以表示‘我跟你们一样,让我也加进来吧’。”
“这样的人其实挺可怜的。”说这话时,孩子的眼里充满同情。
“是啊。其实,要引起别人注意的方法很多,比如学习好,有特长,上课积极发言,能帮助别人……但也许他们没想到要用这些方法吧。”我附和道。
3. 要缓解焦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焦虑。不过这点在大人中比较常见。”我继续补充。
“好多大人抽烟,是因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麻烦,一时不知该怎么解决,心急火燎,为了赶快平静下来想问题,就先抽根烟缓解一下焦虑的情绪。慢慢地,就形成了依赖心理,只要一焦虑,一紧张,必须先抽烟,抽着抽着,就有了烟瘾。”
三、还想抽烟吗?
“现在咱们来梳理一下。抽烟能证明什么?证明一个孩子并没有真正长大,他只是在‘假装’长大;证明这个孩子内心孤独,需要陪伴;证明一个人遇到问题容易焦虑,必须借助香烟才能缓解。”
看孩子若有所思,我趁热打铁:“而你,有独立思考能力,这才是长大的真正标志,不需要再模仿大人抽烟来证明自己长大了;你在家有爸爸妈妈陪伴,在学校有同学一起玩,并不需要靠抽烟去交朋友。你遇到学习上的难题,不急不躁,总能自己解决,好像也不需要香烟的帮助。所以,这个烟抽不抽,妈妈是不管的,妈妈对你很放心。”
有过这样一次对话,孩子自觉地与香烟绝缘,再也没让我操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