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金融研究院
汽车金融与租赁行业一站式学习交流平台
引言
在中国汽车工业中,客车产业是发展最好的领域,也是中国自主品牌中占据绝对优势的领域,并且在国际上有着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与其成就相反的是,中国客车产业起点很低,远不如轿车和卡车那样得到诸多的国家扶持,但客车产业却成为整体汽车产业中最具竞争力、企业最具活力及创新能力的领域。
当今,国内客车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中国客车产销量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其市场份额占世界客车市场份额的49%。世界客车销量前10位的企业,中国有4家以上;世界级客车生产基地,中国有4家;万辆以上销售规模的企业,中国有6家。
目前,国内客车产业的发展已开始逐渐脱离原卡车模式的设计、生产等思维模式,走出了中国客车独有的发展之路。如客车全承载技术、新能源技术、客车轻量化技术等。
中国客车产业先天不足
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当中,没有一个是靠国家扶持发展起来的,没有一个是当年国家定点生产大企业,更没有国资委管辖的企业,没有在发展中要求国家给予减免债务或者破产重组的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启动资金不高,这些企业当年都是“草根”。
全球客车销量最大、中国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宇通客车,1993年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250万元(由地方国企改为股份公司),经过22年砥砺前行,宇通客车已从一家年销客车不足700辆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年销量增长了87倍。
改革开放带来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僵化的经济体制在改革中逐渐被市场经济瓦解,社会需求复苏,长期窒息的生产力被充分释放出来当时客车属于改装车行业,政府干预少,使其成为中国最早一批进入市场机制的行业,增加了竞争所需的自主权,各种项目盲目上马、遍地开花,但自主的力量在竞争下,不仅使社会资源配置最大化,提高了市场集中度,而且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市场洞悉的把握。
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
中国客车产业基本遵循自生自灭的规则,基本没有得到国家层面的扶持与救助,但成长竞争力最前、完全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产业,这得益于客车产业得到充分“自由”发展。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客车产业都处于汽车产业的边缘地位。发展迅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客车行业在发展中让“市场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政府扶持少意味着干涉小,企业自主权大,没有国家资助的企业垄断,所有企业可以充分自由竞争;门槛低则意味着国有、民营和合资等企业都可以参与竞争,国家保护少则外资和国外技术可以更多进入客车行业,中国客车企业可以更加自由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自由”是中国客车行业成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在客车行业的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加入WTO——引进来和走出去
中国“入市”大大提升了国内客车产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整车、零部件企业都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客车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力密集型产业,我国客车行业因为劳动力优势而更具竞争优势,通过技术引进和合资,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品牌影响和市场规模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突破,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在2004年之前,进口客车总量高于出口总量,但2004年以后,进、出口客车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到2012年,出口总量已是进口总量的22倍。
校车异军突起
2011年甘肃庆阳校车事故,让“校车”这个词在中国迅速升温,相关政策和公众从此时起开始真正关注校车。有机构估算称,中国潜在的专用校车需求量约100万辆,潜在市场需求规模达4000亿元,不过,并非每家客车企业都能在其中分一杯羹。在2012年出台一系列校车管理制度之前,国内已经涌现出数十家的专业校车制造厂家,校车已经开始销售,在2011年底和2012年一系列政策法规陆续出台后,校车销售出现“井喷”,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校车总销量达到27120辆,2012年被业内称为中国“校车元年”。在校车制造企业中,宇通客车处于领头羊地位,不论从投入力度、开发时间,还是销量和知名度,宇通客车在校车领域都稳坐第一。中通、海格、金龙等客车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专业校车制造大军之中,小车行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挑战
从2000年到2011年,中国客车行业经历了高速成长的12年,但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客车保有量的提高以及高铁与私家车的普及,中国汽车行业的增速不可避免的“下台阶”,竞争加剧,校车、出口与新能源客车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竞逐热点,强者恒强、两极分化将是增速“下台阶”后中国客车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客车行业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行业格局长期混乱,每年20多万辆的市场总容量空间里,集中了100多家客车企业,大多数企业属于“吃不饱也饿不死”的状态,“行业整合”虽已成为业内共识,但近十年来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目前的客车市场是一片红海,得去国外寻找蓝海,拿宇通客车来说,其成本控制的令人发指,大型客车价格只是相当于日本客车的一半,韩国客车的70%,而非洲、南美、东南亚和俄罗斯由于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公共交通开始大量兴起,所以市场十分庞大,国内的客车巨头都会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由于性价比良好,能与中国客车在上述市场竞争的只有印度。客车竞争早已转向海外市场,国内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新能源市场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随着竞争的全面展开,中国客车的产业链将会向两头延伸,一边向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延伸,一边向下游的服务拓展。这使得新的营销和服务种类不断出现,创造出新的利润来源。
未来,新能源客车产业将从研发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新能源客车产业化的进程将全面展开,新能源客车不断地进入市场,传统客车市场的格局可能将由此打破,一些企业借助新能源将实现一种跨越,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而一些企业由于对形势判断的错误或战略选择上的失误,有可能丧失竞争优势。
世界客车行业
世界客车市场上,既有欧洲、美洲以及日韩这样的发达客车市场,也包括金砖国家此类新兴的客车市场。从2004年至今的十年里,客车市场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欧、美、日客车市场开始接近饱和,金砖国家等新兴市场销量迅速增长;第二个阶段,面对金融危机的侵蚀,传统强势客车市场与新兴市场角色转换,中国、印度等国的客车市场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在国际客车舞台上崭露头角。
“一通三龙”双寡头
国外客车行业是依附于汽车集团存在的,其配套体系均是在集团进行,比如沃尔沃、奔驰等,生产的是高质量高成本的豪华客车,但是产量有限。
在中国,双寡头“一通三龙”格局逐步牢固,国内客车是处在充分竞争环境中,客车本身不同于轿车,是利润率较低的行业,目前国内客车市场正在经历日本70年代的情形,上世纪70年代,日本高铁迅速发展,家用轿车也大量进入人们的家庭,客车销量出现了短暂的下滑,日本客车厂商如日产、铃木等开始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培训背景
2017年上半年汽车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国汽车金融市场风起云涌。汽车金融服务业务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贴近市场贴近终端、不断完善服务品类,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才是汽车金融整个行业的发展主线。汽车金融市场的主要业务是库存融资和零售贷款,而当下发展迅速的二手车汽车金融和商用车汽车金融也成为热点,汽车金融公司纷纷在二手车和商用车业务板块跑马圈地。
为切合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的需求,通达金融与靠谱金服(KK汽车金融行业研究)将于2017年8月26-27日 | 上海 2017年9月9-10日 | 北京 联合召开“汽车金融新业务实战交流专题培训”,聚焦于库存融资、二手车汽车金融、商用车汽车金融和汽车金融直租模式。
2天4讲的形式,邀请4位汽车金融资深从业人士担任主讲嘉宾,分享干货和实操经验,着重探讨新业务的模式与发展!诚邀汽车金融的朋友们共同参与!
报名咨询
手机联系:黄经理152 2169 8601
微信联系:15221698601
或拨打热线电话:021-50589600-8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