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过的生活,然而最终实现得却只有极小部分人。至于大家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其实标准不一、要求各异,但总结起来,不外乎物质上极大丰富,精神上极大自由这两点。对每个人而言,要过上想过的生活,都是极其不容易的,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之大,用“云泥之间”来形容,也毫不夸张。那么,究竟难在哪呢,不妨分析一下。
大多数人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因此财富的获得必须依靠自己的勤勉工作来换取,预期越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难度自然也就越大。一般来说,财富的积累有三个模式:一是工作技术含量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大,时薪自然就高,但这需要前期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掌握技能;二是自身能力有限,工作难度低,工资少,但可以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获取更大收益,比如多做几份工作;三是工作虽然高收益,但同时有大风险,如做生意,好则短期内可累积巨额财富,不好则损失惨重。
当然,这三个模式并非彼此独立,很多时候是有重叠的,比如风险大还得日日奔波,或者高强度体力劳动还工资低,抑或难度高还老加班。如此,积累财富的路上障碍多多,困难重重,想要过物质丰富的生活谈何容易。
和精神上的问题相比,物质上的问题还稍显容易,足够努力,对自己够狠,往往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缓解。而精神上的自由,对多数人而言,非常困难。一个精神上自由的人,是可以做自己的人,是可以对人生中的各类问题自主抉择的人,要实现这一点,有太多的难关需要克服。
这个我们生存的世界,有个很可恶的东西,叫做主流价值观,它像个避风港,大多数人出于种种原因栖身其中,以正常和正确自居,通过抱团围攻和他们不一样的人来获取满足感。如果你是同性恋,如果你想做未婚妈妈,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性别,对不起,你是不正常的。要坚持做自己,你需要穿越无数恶毒的攻击和不善的眼神,如果你害怕,你就失败了!
当然,更多的情况是,你只是想多谈几次恋爱,想晚几年结婚,想经济状况好一点再生孩子,但还是不行,会有一大堆三姑六婆殷勤地关注你的这些问题,语重心长、苦口婆心教育你,大家都是这样的,你怎么能那样呢?
对内心强大的人而言,攻击、仇视、过分关注都不算大事,不在意就好,尤其是许多根本不熟悉的人,但如果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无法理解,阻碍就更大。事实上,很多人到了家人和朋友这一关,都会选择屈服,不忍让身边的人伤心失望,最终却离自己想过的生活越来越远。
想要自由的人,必须舍弃心中的愧疚、不忍等各种情绪,和父母朋友敞开心扉,告诉他们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让他们在震惊和愤怒平息之后重新认识你,和真实的你坦诚相见,好的情况是,感情不会因此被伤害,甚至会更牢固。不好的情况是,你们会因此反目,但要过想过的生活,总得付出代价。
心灵是否自由,除了外界的束缚和羁绊,最难处理的是自己内心的小疙瘩。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想要做自己的同时,害怕承担做自己后产生的后果,让自己的心摇来摆去,无法定夺。比如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坚定的丁克,很早之前我就发现,自己对养育一个生命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更加承担不了这个责任,自私一点说,我不希望我的自我被过度侵犯。
只是,虽然做了这个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依然恐慌不已,并不是害怕他人的不解,这一点上我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而是害怕自己老去时身边竟无一个儿孙,不免觉得凄凉。后来,我终于想明白,这个结果是必然的,我逃避了养育一个子女的责任,自然就不应该享受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这是对等的。想通了这一点,便不再纠结于此,选择行为,承担后果,是对一个成年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都有过爱一个人的经历,这中间也都会有重重问题,常有人说:我是爱他,可是我的父母不同意,可是他的家境不好,可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太不同了,可是他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对象,我怕别人议论……可是,可是,那么多可是。
这些“可是”都是真实存在的,也确实横亘在这段爱情中,但那又怎样呢?那些最终获得美好爱情的人,都是克服了这些“可是”的人,他们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或激烈、或圆融,面对和解决了他们爱情中存在的问题。爱情这样高级的东西,是属于这些勇敢坚强的人的,那些只会“可是”的人,最终都失去了爱人,失去了爱情。
我们想过的生活和爱情一样,美好又高贵,不愿为之付出和牺牲的人,只配过自己已有的廉价生活。
过想过的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难得,不是人人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物质丰富、精神自由,是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心力以及打破许多的障碍后才能获得的。这个过程虽说不上险象环生,但绝对不简单,闯过这些难关的人,才配得上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