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觉醒意识

来源:二三娱乐

有了意识觉醒的环境才能有觉醒意识之后才是生存,再之后才是大千世界。

甘肃杨的事情本来并没有引起吃瓜群众的关注,因为一篇已经被删除《盛世中的蝼蚁》,瓜众们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了自己本身不曾有过的且真的以为自己感同身受的道义感,也是,无脑的瓜众怎么可能会如此高度和深度意识呢?他们惊讶的感叹:我们国家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是的!就是有!大概是每晚7点的电视栏目的原因吧!

难道不是吗?丢!

早晨上班坐地铁看这篇文章的时候脑子里的画面是这样的:前几天大家都在疯传的那个霸气威武、痛斥质问、自信满满“教训”某国外记者的外长以及还有被人调侃是政治局扩大会议的G20时,那个说米国没有自信的女发言人微笑画面,突然觉得画面很有违和感!

杨的事情就不必在赘述了,逝者安息。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个教育理念应该还没有延伸到杨所在的地方吧。为什么没有呢?因为那里与世隔绝,就如同ZF给的一些救济金经过一层一层还没到真正的受益者时就已经被瓜分完了。所以杨不知道这句话是有原因的,杨和孩子都没有这个生长和成长环境,自然就没有这个觉醒意识。

有人说养不起就不要生!对!这就是现如今你们所处环境下的意识觉醒,但是杨没有这个意识环境,她的意识环境还停留在传宗接代,因为她的意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

什么?超生?在没有意识觉醒环境的杨这里,你跟她说超生?她会一脸懵逼的好么!回想一下之前你突然知道某件事原来是这样子的时候自己是如何的懵逼!她不知道超生,她只知道生!

没有看过世界怎么会有世界观呢?杨的世界就是穷,而ZF的世界就是GDP,一些人富了全社会都富了!杨不知道这社会上还有人吃饭是吃一口扔一桌,而ZF却知道这个社会不仅有人没饭吃而且还没有衣穿。

A和B是亲兄弟,A在京城结婚生子后,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将孩子送回老家由父母养育,B在省城结婚生子后将孩子放在了身边。时间久了两个孩子的不一样就表现出来了。春节回家,邻居给两个孩子好吃的时候,由于这个邻居只有每年春节才能见到,所以在面对陌生人给好吃的时候,两个孩子的表现截然不同。

A的孩子表现是这样的:叫半天不过来,走过去往手里使劲塞还往后躲,可是明明他想要想吃,为什么却不接受呢?没办法只能塞在他的衣兜里,之后一脸木讷呆呆的站着一脸懵逼像没有一句话;

B的孩子表现是这样的:叫了名字就过来,知道了有好吃的之后立马脸上就有灿烂的笑容,很自然、很阳光,伸手给了东西之后揣在手里就开始狂奔,狂奔之前不忘说句谢谢~~

看到B的孩子跑回家,A的孩子也跟在后面跑回了家。之后听见的就是两个人在院子里的打闹声,时不时会传来他爷爷“慢点跑”这样咬牙切齿的呵斥声。

前几天在知乎看到有人出了一个话题,大意是有教养的人一种怎样的体验,诸如此类吧。

说有个邻居带孩子来家里玩,期间主人去厨房给客人倒茶或者咖啡期间,带孩子的客人跟自己孩子说你快去看,阿姨的房间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主人听见了,并没有在意这件事,觉得很正常,孩子应该会自己进去玩,可是让人惊讶的是,从厨房出来后看着孩子站在自己卧室的门口直勾勾的看着里面的玩具并没有进去,正要开口问你为什么不进去呢?小孩开口说,阿姨我可以进去跟她们玩吗?当然可以呀。这是她第一次震惊。

于是带孩子进去让她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在客厅玩,她们两个一直在聊天,期间孩子从来没有打扰。临走的时候主人看孩子特别喜欢玩具就说喜欢你就带走玩哦,小孩的话让她再次震惊,孩子说,我很喜欢这个玩具,谢谢阿姨让我玩,可是这是阿姨的我不能要,那样阿姨就没有玩的了。如果我下次来还可以跟她玩吗?

可以的。

这就是教养,在麻烦别人时一定要谦虚、礼貌,要动用别人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征得本人的同意,这样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这样才会让人觉得你有教养,不讨人厌。

还有很多在大城市的建筑工人,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在乘坐地铁、公交的时候不坐座位,站在角落或者人少的地方,有人问为什么不坐着,有空位置,他们说我们身上赃,公共交通不能弄脏了,其他人还要坐。

看到没有,这就是环境意识觉醒的力量,在大城市呆习惯了的人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做出改变,比如不弄脏公共交通,他们有这个觉醒意识,但是他们说我们身上脏的时候总是让人心里感到心酸,对他们尊敬之余还能让人感受到的是根植于内心中低人一等的心理。

有网络舆论领袖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说,大概意思就是大家在这个时候都站在了正义和煽情的一边,却没有人指出杨是杀人犯。

这一说不打紧,吃瓜群众和小粉红们不干了,纷纷出动,社会把人都逼成这样了,人都死了,你还不放过人家,还说人家是杀人犯,你还要不要点碧莲?

很庆幸,还有人知道这是社会逼!

难道杨不是吗?这不是事实?是谁给她的权利结束了孩子的生命?

是她的环境,没有觉醒意识的环境。

在她的环境里,孩子是我的,我是主宰者,我掌控着生杀大权。这就是她所处的环境给她灌输的意识流。

穷怕了,可怕至极,看不到希望,哪怕是一丝丝的,以至于她认为孩子将来也会穷,与其跟她现在一样,还不如我“为你好”,早些了结。

那都是你以为!“为你好”!“为你好”是不是听着很熟悉?

于是乎她走向了极端的这一边,而那一边她早已失望和放弃,进而萌生绝望和了无生趣。

她们的世界只有眼前,看不到大众眼中大千世界,更没有大众的眼界。

还是穷导致了心灵的狭隘,看不到丝毫的光明和希望,如同在地狱间行尸走肉一般,看不到超脱的那一天,哪怕是一瞬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