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记得有一个电视剧情节:小夫妻刚学会做点小吃的小生意,累到深夜后才推着小推车回来。进去家里来不及关门,男的就收拾着残剩的食材,女的从那有油水味的布口袋里掏出那把花花绿绿的捏成团的钞票在数——这是面粉钱,这是油钱,这是杂料钱,还加上工钱——孩子爹!还剩不少呢!
男的还在忙,头也没抬回答她说,还有酱油钱除掉没?还有塑料碗钱……
夫妻对话声音渐渐在背景音乐中微弱,门吱呀一声关了,门里面是人间烟火,门外面是万家灯火……门里门外,这就是生活。
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白天忙忙碌碌,车水马龙。晚上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灯光下的锅盆碗瓢,系着围兜的女人在打转转,男人们手把遥控在寻求电视的最佳頻道,孩子们拖拖拉拉还在嘻戏打闹……门吱呀一声关了之后,世界就不再喧嚣了,并且变得温馨小巧,触手可及——白天辛苦一天之后,我们不就是要像鸟儿归巢一样回归到这种宁静与安逸吗?
门吱呀一声关上了可是不经意间,我们又把这种的生活的样子给弄丢了。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识字的不识字的,都在人手一机玩着,玩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天黑了,也不知什么时后天亮了,我们眼里只有屏,没有天了。
自从有了这张小小的屏,白天不重要了,黑夜也无所谓了,雨天和晴天一个样,冬天和夏天也是一个样——门吱呀一声关了之后,我们摸出来的还是手机,我们的世界都在手机里……
我很怀旧。很怀念冬天的夜里,烧着暖暖的碳火边,父亲那张严肃的脸被火光照着,还有母亲织毛线衣的专注的样子。他们在拉着那些重复了多次的家常。家里让火给温暖了,家人同在却把心给温暖了——那种感觉真好,爸妈都在家,其乐融融。
我们居然把这种温暖的生活给弄丢了!
现在我们不用烤那些有烟味的火,家里都有空调了,还有各种的取暖器,又干净又方便,可是,却没有冬天的味道了。我喜欢的怀念的冬天的味道,甚至是木炭火的味道,怎么也找不到了。
过年带着孩子们回老家时,看她们穿得薄薄的,冻得直哆嗦,也不想围在奶奶那古老的柴火盆旁边,她们对烤火没有任何的概念——我想看见火怎样烤红孩子们的脸,我想在烧着的柴火堆旁给她们讲些过去的故事,告诉她们还有好多好多不认识的亲戚……可是,她们玩手机,看电视,一转眼,跑得无影无踪——门吱呀一声关上了,她们或者已熟睡,或者还在专注着看手机里的电影,她们的世界太过独立,好像完全不需要大人的参与了。
我发现我们越来越把过去的生活的味道给弄丢了!不由得有种淡淡的悲伤,也有一丝丝的失落,生活应该向前,可是再看万家灯火,已不是从前的温暖,我们要向前到一个怎样的地步呢?
孩子爸比我更传统更保守——存点钱吧,存点钱,有多点的时候我就去买个车了!他这样念叨的时候,女儿在一旁的嘀咕显得无比的轻蔑——都什么时候了!谁都知道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还等到存够钱……永远都存不够!永远都赶不上消费的步伐……
门吱呀一声关上了,门外面孩子们的世界一片新潮澎湃,门里面我和孩子爸还在按步就班比划着我们自己的小日子。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花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花这样的钱,我们会做恶梦!天啦,是我们落后了吗?听着孩子的这些话,我更加有失落感了。
我和孩子爸都是不肯负债的胆小的人!明天的钱那么不确定,而我们今天的梦又那么多——我们的思维还是处在几十年前那样,好好赚,慢慢赚,亲自赚,白天努力去赚,晚上门吱呀一声关上的时候……我们慢慢地数,慢慢地算,慢慢地编织生活的梦,那是一种实在,那是一种平安,那是一种坦然的生活,是我们永远也不想改变的过日子的模样。
可是现在,很多人把这种实在的生活给弄丢了。门吱呀一声关上的时候,很多人,还在门外,没有回家……
门吱呀一声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