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内容 篇1
时间的味道之——劳动湖
入夏以来,绵绵细雨使这个原本酷热的季节显得异常凉爽,早晚不到二十度的气温甚至时而让人产生恍若秋天的错觉。(生日祝福语网
在家懒懒地闷了几日,忽然很想出去走走。
刻意避开游人如织的龙沙公园,选择了劳动湖和和平广场一线。除了购物常去的中环广场和红楼,这两处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了。白天,劳动湖很少人来,尤其不是休息日的时候。于是,这里便成了我真正的乐园——不为热闹,只求静心。
站在湖边,一缕清风悄然袭来,身心顿时熨帖得很,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仿佛一下子都烟消云散了。
最喜这里的波平如镜。上午刚刚下过几阵雨,这会儿,天依然有些阴,水面上雨滴溅起的涟漪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粼粼波纹,一路衬着两旁建筑物的倒影,由近而远,闪着奇异的光泽。
远处,一只小船正轻轻地荡来荡去。我想,他们是在打捞水面上生出的水藻吧!看得出来,这里的水含氧太多,已经生出了许多绿色植物——圆圆的'叶子,荷叶般地浮在水面上。远远望去,倒别有一番碧波荡漾的静美呢!
一直以为,如果想出游,一定要寻个有水的地方才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两千多年前,夫子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虽然由于性情的不同,山水在人们的观照中显出了一定的差异,但这样的比拟还是很恰切和灵动的。宋代词人王观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一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在行人眼中,山与水均有着别处不可替代的美,让人忍不住心向往之。
如果没有山,那么,贪恋一下水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沉浸在美景之中,心情自然愉悦;快乐有了,想要长寿又有何难?至于做智者还是仁者,反倒没那么重要了。
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并因此而流连忘返。
沿着堤岸漫步,就好像穿行在时间的罅隙。
那是一溜被精心修饰过的绿地,有树冠被剪成球状的丁香,有不知名字的树,还有草坪上星星点点的小花儿。忽然发现一些粉紫色的花点缀在枝叶间,于是凑上前去看,有的已然枯萎,有的朵朵饱绽,还有一些,刚刚现出嫩嫩的花蕾,正羞赧地静默着。
不知名字的花儿
丁香?
梅?
下了台阶,发现堤岸下面还刻着长长的浮雕,具体内容是什么我没有进行考证,但看上去似乎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有关。我常常觉得时间原本就是感性的,它总是以某种具象的方式被留存以至镌刻下来,好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它曾经的样子。
细细一想,其实,这样的时间我们都曾看到过,在很多很多的地方。
堤坝的浮雕
劳动湖的美无疑是内外兼具的。
相比较于自然胜景,很多人文景观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润泽,花草的美艳和生机,却很少去观照那些能真正体现风景内涵的品质。
我以为,一个地方真正有价值之处恰恰是隐含在所有表象之下而深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亦然。
我把这种东西叫做——味道。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内容 篇2
每天妈妈都要做很多的家务活。我看到她辛苦的样子,真想为她分担一点,我已经十岁了,我也应该学会劳动了。
这天是周末,妈妈和往常一样又开始搞卫生了。我一看机会来了,就对妈妈说:“妈妈,让我来帮你,好吗?”妈妈说:“太好了!”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惊喜,似乎还有一点安慰。妈妈给我的任务是让我整理打扫自己的房间。我欣然从命。
我的房间不大,打扫的任务是不重的,平时妈妈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搞得很整洁。今天就看我的了。我充满信心。房间虽小,由于我平时放东西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就显得有点零乱了。我一会儿收拾一下书本,一会儿又整理一下床铺;一会儿擦一下楼梯,一会儿又擦一下地板,看上去忙得挺有劲的。可是当妈妈把其他地方的卫生都搞好了,我的房间还显得乱糟糟的,没有一点打扫过的迹象。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坐在一旁生闷气,还抱怨妈妈给我的任务太重了,我第一次劳动,怎么能做这么多的活呢。妈妈看了,没有批评我中途泄气,而是把我带到房间里,告诉我其实搞卫生也是有窍门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有顺序的,按顺序做,一切就会显得有条理,就能花比较少的时间而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终于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了。看着房间里窗明几净,我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我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甚至不同意爸爸走进房间,生怕他会弄乱我整理好的一切。妈妈说:“如果你能经常整理,养成一种习惯,你的房间肯定会保持整齐的。”我暗暗地记住妈妈说的话,把整理房间当作每天必做的功课,还主动地帮助妈妈做些别的事情。我忽然发现,我比以前多了许多快乐,这快乐就来自我每天的劳动!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内容 篇3
我的姥爷是丹东己尔始终想到姥爷的老野往瞅望,所以在我六岁这年的五一节,我的欲望名现了。
我们齐家卧上了火车,在火车上我很高兴,也很愉快,果为这是我第一次去那么遥的.处所,,我渴望着火车钝点启,十二个小时后我们末于达到了丹东。
我们一下火车,首先去到了鸭绿江,听姥爷说丹东是边疆城市,鸭绿江对岸就是朝鲜了。我们在江上趁坐游舟看到对岸朝鲜的乡市和游玩的人们,岸边有朝鲜小友人友爱地和我们击召唤,我也和他们挥手,象老敌人似的,岸边还有军人拿着枪在站岗,他们表情严正地保卫着本人的国度。
分开鸭绿江我们去了抗美援晨纪想馆由于我还小不理解纪思馆的实正意义,所以在那面我只晓得看飞机大炮跟枪,还有被炸坏了的美军汽车姥爷告知我纪念馆是替了留念勇敢的国民结抬军,也让我们当初的我能看到那时候用过的兵器,我还拿着枪照了多少弛神气的照片呢!
咱们在丹东玩了二地又当归北京了,时光固然欠,然而我功了一个有意义的五一劳动节,姥爷说等我小教毕业了还带我到丹东玩,那时候我会长大良多了也会更懂事了,玩的也会更有意思了吧。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内容 篇4
回想起去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劳动节登长城的场景,心中自豪与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八达岭长城耸立于北京市西郊,远望起伏连绵,近看峻岭陡峭。长城盘旋在山梁上,像腾飞的`龙。站在长城上往下看,一个个行人如蚂蚁;往上看,蓝天白云,烽火台傲然耸立。登长城看起来容易,走起来让人气喘吁吁,好不容易走到好汉坡,大家都累得汗流浃背。妈妈语重心长的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不自满。”听了妈妈的话,我士气大振,用尽全力往上登,终于登上了八达岭的最高处——烽火台。
爸爸告诉我:“这是古代秦朝时期为了防御匈奴们的入侵,劳动人民用肩挑手扛,砖石而砌,以后逐渐形成了万里长城。”我听了,霎时间心潮起伏,一脸拍下了好几个镜头。
站在长城上,我浮想联翩:两千多年前,无数块凝聚着劳动人民心血的砖,砌成这万里长城,真了不起!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把中国建设得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这次爬长城既让我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同时也筑造了一座我心中的“长城”……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内容 篇5
每个人都有自己庆祝“五一”节的方式,而我们家庆祝“五一”节的方式是去登紫金山,去到山上主动把别人乱丢的垃圾捡起来。
一大早,我们就起了床,赶坐第一班公交车。出发之前,我们准备了两个大袋子,用于装垃圾。
天没亮就起来的感觉十分的妙:大街上与平日可不是一个样,偶尔有一些车辆来往,而平常拥挤的马路上竟然空无一人!街道两边的小吃店有的才开始开灶,有的正摆出冒着热气的第一笼馒头包子。我的肚子不只怎么,竟响了起来,胃口从来没有过的这么得好,很想吃点什么。我走在马路中央,看着前面弯弯曲曲的马路,我心里十分骄傲!因为路上没有一个小朋友,我是最早的一个。
“五一”节一大早起来爬紫金山的人还挺多,但大多数都是老人。开始干活了!我拿起一个大袋子,一边走,一边欣赏路边的风景,并寻找路边的垃圾。而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山顶。我失落地问:“妈妈,我一路找来,什么垃圾也没有吗?”妈妈笑了笑,说:“说明大家都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像以前,这里一眼望去,都成了垃圾的‘舞台’!而现在,垃圾少了,绿色又回来了!”
“太阳出来罗喂,喜洋洋了……”,在下山的时候,传来一阵阵的歌声,原来是老人们组办的小合唱乐队,而他们每天来这里一起唱歌。这样,他们即登山锻炼了身体,又唱歌陶冶了情操,同时也给别的登山者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不信你看,有许多的登山者驻足倾听,还有许多人登山回来,干脆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放声歌唱。这真是登山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于五一劳动节的内容 篇6
劳动
手掌皮肤撕裂的那一刺,过去的一切都在裂痛中轰的一下闪回。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垦荒,把钯头齿和锄头口磨钝了,磨短了,于是不但铁匠们叮叮当当忙个不停,大家也都抓住入睡前的一时半刺,在石阶上磨利各自的工具。
那是连钢铁都在迅速消溶的一段岁月,但皮肉比钢铁更经久耐用。钯头挖伤的,锄头扎伤的,茅草割伤的,石片划伤的,毒虫咬伤的每个人的腿上都有各种血痴,老伤叠上新伤。但衣着褴褛的青年早已习惯。我们的心身还可一分为二:夜色中挑担回家的时候,一边是大脑已经呼呼入睡,一边是身子还在自动前行,靠着脚趾碰触路边的青草,双脚能自动找回青草之间的路面,如同一具无魂的`游尸。只有一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去的时候,一声大叫,意识才会在水沟里猛醒。
有一天我早上起床,发现自己两腿全是泥巴,不知道前一个晚上是怎么入睡的,不知道蚊帐忘了放下,蚊群怎么就没有把自己咬醒。还有一天,我吃着吃着饭,突然发现面前的饭钵已经空了四个,可裤带以下的那个位置还是空空,两斤米不知填塞了哪个角落
我也差点忘记了自己对劳动的恐惧:从那以后,我不论到了哪里,最大的恶梦还是听到一声尖锐的哨响,然后听到走道上的脚步声和低哑的吆喝:一分队!钯头!箢箕!这是我以前的队长哈佬的声音。
三十多年过去了,哈佬应该已经年迈,甚至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吆喝再一次在我手心裂痛的那一刻闪回,声音宏亮震耳。不知为什么,我现在听到这种声音不再有恐惧。就像太强的光亮曾经令人目盲,但只要有一段足够的黑暗,光明会重新让人怀念。当过去的强制与绝望逐渐消解,当我身边的幸福正在消退,对不起,劳动就成了一个火热的词,重新放射出的光芒,唤醒我沉睡的肌肉。
坦白地说:我怀念劳动。
坦白地说:我看不起不劳动的人。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连海德格尔也承认:静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操劳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进入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劳动者的哲学。我在《暗示》一书里还提到过体会、体验、体察、体认等中国词语。它们都意指认知,但无一不强调体的重要,无一不暗示四体之劳在求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古往今来的流行理论,总是把劳力者权当失败者和卑贱者的别号,一再翻版着劳心者们的一类自夸。
一位科学院院士,带着两个博士生,在投影机前曾以一只光盘为例,说光盘本身的成本不足一元,录上信息以后就可能是一百元。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一般劳动和知识劳动的价值区别,就是知识经济的意义呵。
我听出了他的言下之义:他的身价应比一个劳工昂贵百倍乃至千万倍。
问题不在于知识是否重要,而在于1:99的比价之说是出于何种心机,我差一点要冲着掌声质问。我当时没有提问,是被热烈的掌声惊呆了:我没想到鼓掌者都是自以为能赚来99﹪的时代中坚。
一个科学幻想作品曾经预言:将来的人类都形如章鱼,一个过分发达的大脑以外,无用的肢体将退化成一些细弱的游须,只要能按按键盘就行。我暂不怀疑键盘能否直接生产出粮食和衣服,但章鱼的形象至少让我鄙薄,一台形似章鱼的多管吸血机器更让我厌恶。这种念头使我立即买来了锄头和钯头,买来了草帽和胶鞋,选定了一块寂静荒坡,向想象中的满地庄稼走过去。,阳光如此温暖,土地如此洁净,一口潮湿清洌的空气足以洗净我体内的每一颗细胞。从这一天起,我要劳动在从地图上看不见的这一个山谷里我们要恢复手足的强壮和灵巧,恢复手心中的茧皮和面颊上的盐粉,恢复自己大口喘气浑身酸痛以及在阳光下目光迷离的能力。我们要亲手创造出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在生命之链最原初的地方接管我们的生活,收回自己这一辈子该出力时就出力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