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职场养生 | 95后分享13个小习惯,为了更好地工作&生

来源:二三娱乐

之前上班和同事(基本都是95后,甚至也有96、97的)交流,一个高频话题是:养生。大家都说一定一定要匀出时间锻炼了,不能再拖延了,现在的身体状态和上学的时候没法比。

以前可以熬通宵、第二天照样上课,可以驰骋篮球场,晚上吃几轮夜宵都不会胖,记忆力超级好,高数各种公式信手拈来,双休日可以野出省界……

上班后呢,就逐渐变成亚健康状态了,小肚子出来了,工作&学习效率低,下班后只想躺着,养生茶一直抱着,腰酸背疼腿抽筋,甚至久坐坐出了腰椎间盘突出,一到下午日常两眼昏花、酸到流眼泪……

个人觉得,养生,并不止于身体,还有精神健康。作为一个近5年一次感冒都没有过,平时工作、生活状态还不错的yin,分享一下自己的小习惯,也欢迎大家评论区评论分享。

—饮食类—

1. 多喝水

这是妈妈培养起来的习惯,以前每天早上一杯温水,白天换着花样喝柠檬水(妈妈会在冰箱腌制一罐柠檬片)、蜂蜜水、花茶,睡前一杯牛奶。

现在,早上起床依然一杯温水,白天会刻意多喝矿泉水、绿茶,运动后喝脉动等运动型饮料,睡觉前一杯冲泡的女士奶粉,总的来说,争取一天喝水达到1500cc。(正常来说,一公斤体重,要喝30cc水)。

摘录一段来自iHealth的话:

水分是維持人體運作的重要條件,舉例來說,新陳代謝系統需要水分將身體的廢棄物帶出;水也協助人體調節體溫,若是飲水不足,身體無法排出足夠汗水將熱能帶出,就容易產生一系列的熱傷害,如中暑。 除此之外,若是水分攝取不足,就容易引起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尿路結石症狀,以及便祕、痛風等惱人疾病。想要避免以上疾病纏身,喝水是不可或缺的對抗方法。

(日报里会刻意记录喝水杯数,重拾喝水习惯)

2. 每餐七八分饱、慢慢吃

细嚼慢咽、享受美食,吃得太快,不知不觉吃很多,饭后,吃撑的信号才传递到大脑。

高中里,有很多次吃撑了难受,后来每次都吃七八分饱,放下筷子的时候觉得还没有吃饱,但是往往过了一会,吃饱的信号就过来了。

久而久之,就会了解自己的食量,也会享受吃得刚刚好的满足感、幸福感。

3. 每餐一拳头碳水

大学的时候一直看FitTime公众号和Keep,很多健身大牛提到蛋白质、碳水化物等都是精确到克,对于学生党、上班族很难做到,后来看到了简单的“两拳其美”饮食法,已经成为了日常饮食的习惯。

即一拳头的优质肉、一拳头的碳水化物(最好粗粮),蔬菜不用讲究量,这样是不是很好实操了呢?

4. 少吃夜宵

让肠胃晚上休息一下吧,吃了夜宵第二天体重立马上去,也会破坏次日的节奏。

5. 少糖

大一刚入学,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尝试不同的甜品,摄入糖分严重超标,然后就华丽丽地烂脸了,后来通过美容院治疗+少糖饮食,恢复正常状态。

我的皮肤比较敏感,糖分过高,就会出现白头;平时爱喝奶茶,喝一杯奶茶很爽,一直喝奶茶就会变胖、变老、变丑、变懒(话很直白,但是是有研究理论支撑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糖对自己的直接影响?

很多专业人士都指出了糖的危害:

现在糖被宣传为公共健康的头号敌人。它像脂肪一样有害,甚至害处更大。它是肥胖症、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一些研究人员甚至认为糖是有毒的,或是能致人成瘾。

编译自:《新科学家》,Sugar on trial: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小运动类—

6. 有氧运动

我从大二开始跑步、参加马拉松,现在依然保持一周三次左右的跑步,这是最方便的有氧运动了。也切身感受到运动给自己带来的益处,心情好、工作效率高、身体状态好。

大体重、不喜欢枯燥跑步、或者跑步完膝盖疼的朋友,可以尝试其他运动,比如瑜伽、游泳、羽毛球、篮球、竞走等等,我爸远程陪我跑10km+的时候,把膝盖跑疼了,现在依然疼,很愧疚。

7. 工作间隙动一动

我的工作,需要一直坐在电脑前,时间久了,腰特别酸、眼睛完全不能看屏幕、小腿胀得难受。

我会在电脑上用Be Focus软件,定时工作40min就休息5min,扭扭脖子、摘下眼镜闭目休息、站起来倒杯水、去个洗手间……

(用Be Focus提醒自己休息)

不同工作内容的可以选择用不同的软件,大学里学习,用不着电脑,自习室里大段时间学习时,我就会用“番茄学习”App提醒自己休息。

—睡眠相关—

8. 保证睡眠质量

睡眠很重要,之前在知乎回答了几个关于早睡、熬夜的问题,导致知乎总是会有相关的问题来邀请回答,才发现很多人失眠、熬夜,甚至严重失眠。

平时11点左右睡觉,加班最晚到12点,有紧急的事情、迫不得已才会通宵加班。

睡觉时把所有灯都关了、睡前喝杯牛奶、泡个脚,真的有助于入睡。

睡不着的时候,打开蜗牛读书App,看本书,马上就能催眠了,千万不要看微博、朋友圈这些,越刷越带劲。

9. 泡脚

又是老妈培养的习惯,会用白醋热水、热生姜水、艾叶等换着花样泡脚,真的很舒服,久坐引起的小腿肿胀也会得到缓解(配合腿倒贴墙上30min、按摩小腿肚)。

我微博关注了孙俪娘娘,主要就是她会分享泡脚的帖子,跟着她一起学习泡脚小知识。

(孙娘娘经常发泡脚相关的微博)

—精神类—

10. 心宽体胖

有人大大咧咧,有人心思缜密,有人乐观向上,有人忧心忡忡,不清楚不同的性格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造就,但以下11、12、13的小习惯都帮助我度过了很多低潮时期。

生活啊,有时候很残酷,但大部分时间是美好的,有时候无力去改变一些客观环境的时候,就调整好心态,看看自己能作出哪些改变,把自己变强大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1. 写日记、日报、计划

我是个爱记录的人,总是会有奇奇怪怪的想法、情绪冒出来,和家人表达的时候,有时候发现他们无法理解,也会给他们带来困扰。

所以,现在,我会把乍现的想法写在日记里,自己梳理,写完也就更释然了。

我也爱做计划,每天清晨简单写下一天的计划,元气满满的一天又开始了,电脑旁的日报记录下来一天的有价值的内容,便于之后复盘。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无论别人的朋友圈如何多姿多彩,我们一生相处最久的都是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追求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生活会更幸福。

12. 看书、看节目

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人也许并不志同道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况真的太少,但是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人、群体、观念、知识。

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陈丹青,所以看了他的《局部》,后来又一口气买了他的《文学回忆录》、《纽约琐记》、《陌生的经验》,然后又从此延伸到去了解木心,再去了解美学,进一步接触朱自清、朱光潜的作品,这种像蜘蛛一样不断爬出新东西的感觉真的很赞。

(推荐主题式阅读)

再比如,谈了恋爱后,磨合阶段总是会吵吵闹闹、对相同的事情有截然相反的观点、男女之间有与生俱来的不同点,后来,我看了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我最爱的女人们》,追剧《我们都要好好的》……

(超爱靓靓这一对) (你在闹,他在笑)

谈恋爱也是门学问,需要双方一起学习,男女的需求不同,简单概括,男生需要尊重,女生需要爱。

所以,当有一些事情郁结于心的时候,可以从书、节目,甚至在在行App、值乎上寻求专家的帮助,保持内心的健康。

13. 每周出去看看新风景、和朋友聊聊天

人是群居动物,不开心的时候,找朋友聊聊天,或者仅仅出去看看人来人往也会奏效。

刚毕业创业,压力大的时候,我妈妈每周会陪我出去看看风景,仅仅手牵手公园散散步、逛逛商场、书店待待都很舒服。

现在,和男票也会如此,偶尔去参加英孚英语的Life Club,认识新的朋友,每周末一起逛超市、小区后的街道走走、看看高评分的新上映电影,每个月去上海的特色街道探一探。

(和男票去家附近看海)

以上13个习惯,是坚持比较久、个人认为可以直接体会到益处的习惯,但是对于原理性的专业概念,不敢过多解释,比如从医学角度解释少糖、一拳头碳水化物、优质睡眠等问题,如果以上表述中有错误的地方,可以评论指出。

良好的日常习惯帮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但在未知的疾病灾难面前,我们总是显得不堪一击,为了提高自己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看不起病的情况,建议合理配置医疗类保险,我上个月刚配置了重疾险,也算完成了2019年的一个小目标。

👉贴个硬广,对保险感兴趣、有疑问的,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备注“野蛮迭代20190521”,咨询我男票哈(一个立志于提高家庭保障能力的男yin)!

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