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久违了,我的家乡我的家

来源:二三娱乐
久违了,我的家乡我的家

家乡在大西北一个山坳里,虽然不是什么名镇名村,但那里却是我生长的地方,有我的童年少年和朴实善良的父老乡亲,更有着浓浓的血水之情。村子四周绿树环绕,背靠大山,宽大的渭河从村前淌过,河对岸便是西部动脉310国道,陇海铁路就像两条蜿蜒腾空的巨龙,从村后一直通向很远的地方,被挤在中间的村庄,显得纤瘦而美丽,也因此变得温润而宁静。

久违了,我的家乡我的家
久违了,我的家乡我的家

记得以前,家乡人民都很穷,住的土坯瓦房,一到雨天,感觉雨水都是来凑热闹的,外面大下,屋内便是稀里哗啦的小下。人们只得挪动屋里的东西,用盆接雨水。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教室,那是很老的庙院,墙体因年代久而走了向,裂缝清晰,三面都是用木料顶着的,房脊明显凹下去很多,房角塌去角,裸露处能望到天,泥巴墙时间长了,渐渐地便脱落了,很是难看也非常危险,现在毎每想起都后怕。

雨天,由其是秋临雨到来,十天半月甚至一两月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院子里,巷道里,全是烂泥,一脚踏下去,整个脚都陷入稀泥糊糊里,脚一拔出来,本来就不雅观的旧布鞋后跟都扯掉了,走起路来啪塔啪塔,很狼狈,实在也没办法,只能提着鞋,光着脚,踩着冰冷的泥水,来来回回,如此,上学。

老家的农村,做饭都是烧的柴禾,天天的连阴雨,柴被雨水浸泡的湿浓浓的很难生着火,做饭的人烟熏火燎很无奈,那些雨天,吃饭真成了很头痛的事,家家一天两顿饭是很平常的事。秋天的雨,给人们带来诸多的不便。

刚开始下雨那几天,人们还是很开心,毕竟农业社的活,一年四季都做不完,苦了那么久是该好好休息一下的,时间长了,都就坐不住了,不上工就没工分,挣不上工分,意味着一家人就要挨饿,渐渐的,大人们的脸和这霉糊糊湿浓浓的天气样越拉越长,淘气调皮的孩子便成了出气筒,骂声,哭声,雨声一阵阵飘荡在薄凉发霉的空气里,飘荡在瘪屈的秋雨里。

那时候,没有电话,通讯靠吼,老家叫吆喝,交通只能靠走,外面的世界,往往是通过村村通的广播来了解,幸亏那时家家都有那么个木匣子,文化人叫广播,声音小信息确实很难得,乡上开会什么的,都是通过广播直接传递,人人都听的到,不像现在私信绝密,早晚播新闻,中午听评书,有时还放点京剧秦腔什么的,在那个物资空乏,信息落后的年代,在下秋淋雨的季节里,所有的困苦,所有的郁闷都被来自木匣子里的声音慢慢消褪,慢慢磨平。以至于后来的很多日子里常常想起,想起那时的苦乐,那时的秋淋雨,心里总会有莫明的哀伤和隐痛,正是那些旧日子旧时光激起了更坚强的欲望,一步步倔犟的向前向上。

如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突飞猛进,人们都走出了大山,外面的世界不在陌生,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的土坯房都变成了现在的小洋楼,砖混墙,坚实可固。再也不用怕风吹雨打了;村里的几条主干道也靠国家扶贫换了一个面目,铺上了水泥路。走亲访友的,再也不用为泥巴浆而犯愁。人们现在的住房很宽敞,有客厅、厨房,大人小孩有了自己的房间。连卫生间都可以安在家里了。通讯的普及,使人们的交流更亲近,耍微信聊视频,在远的距离都已经显得没有距离了。电瓶车、小轿车、公交车等取代了以前的自行车,翻耕地锄草机替代了肩扛手挑,人们的生活也步入快节奏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了,人也变得陌生起来,心里似乎都有一堵墙,无法像曾经那样坦荡。

家乡不仅变化之大,而且景色秀美。更是瓜果飘香,花牛苹果世界品牌,元龙秦椒名扬四海,客商云集络绎不绝,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每年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恣意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令人留恋忘返。

家乡真的变了,在发展,在前进,物质条件改善了,语言文明进步了,交通工具先进了,马路变宽了,我的家乡真的变了,十九大以来,又有很多农村政策出台,家乡要与新时代的发展步伐接轨了,但愿明天会更好,苍蝇蚊子更少,最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