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于世界错误的认知,本质来自于偏狭的信息输入渠道。
2/ 这表现于:
知道的少,
没有意识到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
因为负面情绪,拒绝摄入让自己不适的信息,
因为理解能力匮乏,无法识别消化周边的信息,
因为懒惰,而不去主动寻找新信息。
结果都是一样,信息输入渠道和信息输入类别极为偏狭。好东西就在眼前也认不出来。危险就在眼前,也不知道规避。
3/ 大脑对世界的思想模型,其基础是建立在外界信息输入管道的,是会自动自圆其说的,是会顽固抗拒任何其它 (建立在更广泛信息输入渠道的)解读的,是不可理喻的,是见了棺材也不落泪的。
4/ 为了防止自己成为自己鄙视的那种人,必须主动的,系统的,忍受一定不适感的,不带预设立场的,坚持不懈的,高效率的吸收处理外界涌现出来的各类信息。这样才能不断调整对于客观世界理解的思维模型。
5/ 古人云: 知耻近乎勇。 所以可以这样说: 信息输入渠道偏狭,近乎精神病。
6/ 哈哈。
7/ 社交媒体上各种日常打嘴仗,可以看成是不同类别的精神病人的冲突。
8/ 因为如果知道对方是不可理喻,就不会无聊到要耗费宝贵能量去争辩。要么沉默,要么拉黑。
9/ 过度拟合的量化交易策略,技术分析,是一类精神病态。因为它赖以决策的量化参数,K线图,等等,只是外界输入信息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被交易员自我合理化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全部信息。把量化交易策略加高杠杆,是精神病态的一种体现。直到某天金融风暴,爆仓。
10/ 因为媒体渲染的各种非常稀有的事情,比如杀人放火,车祸,各种灾害,中彩票,而被误导以为这是生活常态,长期处于过度担忧或幻想暴富等极端情绪之中,也是精神病态的一种体现。
11/ 发现“特立独行的正确的”投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就是发掘寻找,因为信息输入渠道的偏狭而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群体精神病现象,和它带来的机会。当思维模型固化时,人性会拒绝来自模型外的信息输入,机会就在面前也会被自动过滤。前提是,你必须清楚知道你掌握了什么被大众顽固拒绝理解的信息。
12/ 低质量信息渠道,虚假信息,和信息传输的内在偏见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解决的问题。
13/ 获得高质量信息,要么必须自己花很多时间,建立系统; 要么需要有金钱的投入。如果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信息渠道需要系统性地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14/ 需要意识到虚假夸大的信息,是人间常态。通常你所看到听到的信息,都是信息发布方所希望你看到的。重大决策,必须反复多个角度,多个独立的信息渠道去验证核查。否则依靠直觉,被虚假信息所诱导,代价是惨重的。
15/ 还有一种更阴险的问题,是信息传播的内在偏见和倾向性,以及相关的路径依赖的后果。比如科技创业媒体大量报道的内容是,某某公司又融资多少多少亿,估值多少多少亿,各种祝贺; 但大部分公司即使融资之后,最终倒闭,或者长时间痛苦挣扎,相对报道要少很多。
16/ 这样的路径依赖后果就是:读者会有个错误印象,融资成功是企业成功的主要标杆,融资的能力是被追捧的,天天思考如何去做 PPT融资,而不是去思考商业本质。投资者也会很有挫折感,把钱给了一批能吹牛演戏的创业者,但不知道如何投到好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