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孩子胆小害怕,怎么克服?

来源:二三娱乐
文/可可老师

——1——

那天地铁上遇见三位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

A妈妈特别很铁不成钢的的说:“哎呀,我们家孩子谁知道随了谁了,我和我老公胆子都特大,孩子却胆小如鼠,连小兔子都不敢摸。”

B妈妈:”我们家孩子胆子也不大,遇到下雨天都不敢自己睡觉了。

C妈妈:“我觉得孩子胆子小都是因为父母太能干了,你们把什么替孩子做了,他当然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敢去做了,这得锻炼啊!”

听完他们的对话,对于前两位妈妈的忧虑我深表同情,后一位妈妈的话我也部分赞成,孩子的胆小害怕可以锻炼是真,但是这种性格的形成跟父母太能干并没多大关系,而是孩子的天生气质和后天家庭环境的影响所致。

之前看过知乎上有一则报道显示:有研究者采用访谈的方式,对176名年龄在4-12岁儿童围绕“儿童对黑暗的恐惧体验”中发现,恐惧者比例高达73.3%;257名年龄在8-12岁儿童中,恐惧者比例高达79.4%,这说明在儿童中,恐惧体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孩子胆小害怕其实是背后情绪所致,心理产生了令他不敢向前一步的害怕情绪,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这种情绪背后的具体原因,了解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克服恐惧的办法,知道下一步教他们怎么做。

天生气质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家庭氛围和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如果一个家庭里夫妻双方经常吵架,给孩子营造一种充满谩骂声的氛围,或者父母对待孩子非常严厉,以至于孩子会认为你每次和他说话都像是在骂他的口气,那么这个孩子会形成所谓胆小如鼠的性格。

文/可可老师

——2——

记得之前在野生动物园里碰到一位父子,小男孩不敢摸笼子里的小白兔,旁边的爸爸非常生气,大声的对孩子嚷嚷:“你说你一个男孩子,怎么就这么胆小呢?男子汉大丈夫要天不怕地不怕!”说着就抓起孩子的手,一定要他摸小白兔,孩子还是不敢,最后这位爸爸气急败坏地说:“你这么胆小,以后不带你出门了!”

有时候大人们认为安全的事情,是你站在成人角度看的,试想一下,你小时候是不是也有过因害怕某种小动物,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在那位爸爸甚至其他小朋友看来,小兔子很可爱,但是不同的人对待事物的害怕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害怕心理,这势必将引起一系列情绪问题。

当我们自己身处危险,不熟悉的对象和不熟悉的人中,我们就会心存恐惧,产生很强的戒备心,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可能就会让自己发生危险,而我们作为一种生物要生存下去的首要之务,是我们大脑的设计。

有些害怕的情绪是健康的,它真的可以帮助我们避开一些危险的场景,但是有些害怕却让我们过度在乎自己的情绪,产生过于焦虑,过于害怕的心理障碍。

对于成人来说,遇到害怕会不自觉的说“等下,这事儿可能会有危险”,因此,下意识的发起回避动作,这种感觉对我们大人而言往往都很难克服,而且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更何况孩子呢?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害怕中缺乏安全感,他当然就更容易害怕。

所以当孩子出现害怕恐惧等相关的情绪时,爸爸妈妈需要理解孩子,而且能够帮助孩子用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胆小的情绪,而不是直观性的指责和说教。

“不可以害怕”“你不能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千万不能害怕” “你需要勇敢”这样的说话方式不但不能解决孩子害怕情绪,反而会加重他们对于事物的恐惧心理,真正勇敢的人并不是心里没有害怕情绪,而是他们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有效的控制住焦虑害怕的感受。

所以,爸爸妈妈真正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努力培养人类面对害怕时的处理方法。比如孩子害怕一个人睡觉,那么父母一定要多给孩子一些安全感,比如可以早一点送孩子上床睡觉,陪在孩子身边,时间尽量拉长一点,然后跟孩子说一些比较温和的话,切勿给孩子讲鬼故事。

如果孩子害怕一个人睡是觉得有鬼,那么爸妈可以采取发挥孩子丰富想象力的办法,跟孩子说:你乖乖睡觉,最厉害的超人马上要来了,当你需要他的时候,他就会跳出来保护你的,打走一切怪兽!

或者你也可以用钢铁侠,蜘蛛侠等孩子比较崇拜喜欢的一类大侠作为故事主角,让孩子感受到周围是有一层保护伞的。

文/可可老师

——3——

当然这只是一个针对幼龄儿童的小办法,那么,当孩子感到害怕,有恐惧情绪时,爸爸妈妈究竟该怎样做才给教孩子正确处理方法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害怕了,不管原因是什么,爸妈都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害怕情绪,他们产生这样的情绪是很正常不过的。

第二,要倾听孩子的感受,这时候可以问问孩子:“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觉呢?“而且最好不要一连串的提问,这样会让孩子不知道该回答哪个,要给他说话和思考的空间。

比如今天孩子怕上台表演,怕在大家面前说话,这时候你就可以问孩子“是什么让你这么害怕呢?“这样能够帮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当下这个感受,也许孩子就会说,我担心害怕自己表现的不好,大家会笑我。

第三,一定要感同身受的跟孩子沟通,例如上个例子中,你可以说“我理解了,原来你是担心如果上去没有表现得好,别人会笑你对吧?“

第四,接下来爸妈可以分享一下,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类似的情节,进而说说自己是怎么克服的,这样孩子不仅会崇拜你,还会接受你提出的建议,同时爸妈还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在某方面表现特别勇敢的事情,或者帮助孩子回忆以往成功事例的经验。

文/可可老师

——4——

上午上操前,我叮嘱学生们上厕所排队,上操过程中也一切正常,到了中午饭班后,一个学生突然跑过来跟我说:”老师,XX尿裤子了!“我一震,赶紧制止了这个孩子的大声嚷嚷,然后等了一会,悄悄的把这个女生叫了出去,仔细讯问后,才知道女生上操时因为胆小不敢跟我说上厕所,以至于最后没憋住尿了裤子,更糟糕的是,从上完操到中午吃完饭,期间2个多小时内,女生因害怕不敢说,硬生生的把裤子暖干了。

我不敢想象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因为胆小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纠结与煎熬,也不敢想象因为胆小的心理让她在操场上为了避开众人的眼光做出了怎样尴尬的举措,我只知道,胆小,应该让她经历了一场人生一辈子都难忘的事情。

下午放学跟家长沟通后,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于胆小的孩子,有必要采取措施进行拯救了。这种表现在人际关系中的胆小,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的话,以后很可能成长为不自信,做事拘谨,畏头畏尾的人。

所以,除了以上提到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排泄胆小情绪之外,可以带领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的好胜心战胜胆小,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勇气。比如,带着孩子跑步、踢球、徒步远行、爬山等。

家长也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在游戏中多和伙伴交朋友。朋友多了,沟通交流才有更多机会,孩子就不再害怕与人交往了。

孩子的胆小可以锻炼,但并不是说让他成为一个胆大包天的人,因为只有胆小这个问题解决了,孩子才能够慢慢变得自信,开朗,活泼,才能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将来培养孩子成为栋梁之才的基础啊!

—END—

文章转载请私信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