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一儿童节,记忆中,只有幼儿园和小学生小朋友过这种节日,诧异的是,自己圈子的人,大多二十岁出头,大家手机里纷纷发着与儿童节有关的朋友圈,或是调侃自己儿时童真清纯并附上一张现在看来有些搞笑的儿时照片,或是回忆儿时所玩游戏、所看动漫,亦或是感慨当下不易,怀念儿时生活的。
昨天的儿童节,对于二十多岁的我们,说是回忆,有些牵强,毕竟他离我们不远,相反,昨日儿童节的朋友圈更像严酷夏日中喝着饮料,甜的、酸的、有色的,无色的,有泡的,无泡的,让你焦躁的夏季中得到短暂释放。
当节日过去,一切慢慢沉寂下来,昨日浮躁的心随新的一天的到来也变得安静,对自己的拷问也随之开始。纯真的童年仍为世界上最美好的时光,可随时间流动,除了保持儿时美好的纯真之外,似乎二十多年的时光可以赋予你的东西还有些什么。印象中,成年便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有能力干自己想干的事。
可细细想来,二十多年来,自己似乎就是读书,顺着体制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似乎只有升学压力,别无他虑;二十多年来,很多时候,有自己的想法,却也很多时候,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些想法,或碍于经济不独立,或碍于能力有限。我有些迷茫了,我不知道怎么定义长大,或者说,怎么去定义成年。
中国对已成年的定义已久,中国古代,按照儒家的标准二十“弱冠”。在二十岁以前头发都是垂下来的,称为:垂鬓。并且可以剃头。到了二十岁就要把头发扎起来,用一个头饰包裹起来,称之为弱冠,意思是成年的人,从此以后终身不再剪头发。并且发式的不同可以看出身份的不同,并且在不同时期代表不同的意思,但各朝代只有做官的人,与读书的人在严格执行这一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十八岁便成为了成年人的标志。我试图去回忆自己的十八岁,去试着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成年长大。
十八岁那年,是2015年,2015年发生的四件事仍存于脑中,第一件事,新年伊始,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造成严重伤亡,第二件事,我要准备高考了;第三件事,六月七号八号考试了;第四件事,我高考考完了,不管分数如何,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而且暑假长达3个月。
是的,十八岁那年,我的记忆大多属于高考。十八岁那年,备战高考,每天早起背英语单词,晚上刷理综,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心情也随成绩波动而焦虑;十八岁那年,紧张复习的时候,学校举办了誓师大会兼成人礼,意在为高考助威;十八岁这年,结束了紧张的高中三年,迎来了人生第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开启了的毕业旅行,独自一人去了厦门;十八岁的那个暑假,表白了自己暗恋的那个女生,虽然最后没在一起;十八岁那年,拿着录取通知书,一个人去新的城市求学。
回忆中,似乎渐渐知道为什么成年设在了十八岁这年,自己慢慢理解了什么是长大,虽然不知道这种理解算不算正确。
成年礼设在十八岁,首先十八岁的生理成熟的时间点,大家体质逐渐发育成熟,身体的荷尔蒙带起青春的激情,大家在十八岁比以往显得更加有活力。
成年,不单单是生理上的成熟,其实更是心理的成长,而心理因素中,我觉得学会承担,才算是长大了。
长大,你必须学会承担。
十八岁那年,看似只有高考的成年,其实是经历的累加和迭代。
十八岁,除了高考考大学这条路之外,你其实还会有其他选择,你可以选择理科,你也可以选择文科,还可以读艺术生;你可以选择考上大学,也可以选择高中毕业之后,外出打工;考取学校之后,你还需要面临选什么专业,什么学校的问题。其实每一种选择或多或少会有外界因素影响,可关键是内心的最终的抉择,这个是外人所干扰不了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种风险,而你必须为这种风险承担责任。
对于许多法律条款都是规定十八岁为一个分界点,十八岁之前犯事找的是监护人,十八岁之后犯事,找的便是你个人了,十八岁,你需要去承担法律责任;十八岁,你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父母可能年事已高,未来只属于你自己去创造,或是求学后成年之后,在青春荷尔蒙的涌动下,你可能会选择去喜欢一个人,或一个月便分手,或携手终生,不管怎样,你需要去承担爱情婚姻的洗礼。
成年人的世界还有很多东西,或是花上数月领域感慨,或倾尽一生也不能理解,可成年长大,不妨,从学会承担开始。
感谢大家阅读,若是喜欢,请随意点赞,打赏,评论,也请继续关注我。
关于转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