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朴园诗话(五则)

来源:二三娱乐
朴园诗话(五则)

庐前有一小园,名作朴园,四季交替,然园中松柏长青。园中有一小亭,有亭无名,经年风雨,其味愈甚。居沈两年,心中积郁之时,常于亭中静坐,听风赏月,不解之事多豁然开朗,常有心得。故而诗话以朴园为名,以作纪念。

(一)唐人好佩剑,故而士多英豪之气,诗风高丽爽荡。宋人好佩扇,故而士多亭林之姿,诗风瘦疏耸劲。

(二)唐诗体态丰腴,然则如画中美人,可远观不可亵玩也。宋诗骨格瘦劲,然则似河边西施,虽处村居却可浣纱。

(三)诗必豪放,词必婉约,诗有婉约已伤其志,词有豪放已坏其意。

(四)诗歌初成,皆在贵胄。至词兴,身乃下移。究其身份之变,只在三言。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天下牛耳,一时独掌,初也。昔日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共杯酒,主位已动,默然伤感,中也。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光景不在,夕阳迟暮,末也。此三句虽人世沧桑之语,赋之诗体,亦可有所得也。

(五)黄霑之词,犹如始皇三军,穿汉魏隋唐,越宋元明清,呼啸奔腾。及其所至,若雷电翔空,直造耳目。及其过处,若万物幻灭,只留苍茫云海。林夕之词,独似百煎汤药,初困喉涕泪,终深肺入腑,散化经脉。若为毒药,则百虫相侵,骨髓千痒。若为良药,则细水入涸,皲裂无声渐化。

朴园诗话(五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