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改善中国人一盘散沙的良剂

来源:二三娱乐
梁漱溟和毛泽东在延安窑洞

1918年,两人在北大教授杨昌济先生的家里初识,当时的梁漱溟已是名人,是北大哲学系讲师,毛泽东则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20年后,梁漱溟到延安跟毛泽东谈中国的出路,半个月中毛泽东与他长谈八次,有两次是通宵达旦,梁漱溟回忆说:“彼此交谈都很有兴趣。”毛泽东后来则称,“我同梁漱溟比较熟”。

1953年9月,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的小组讨论会上,梁漱溟指出,“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这一被称为“工人生活在九天之上农民生活在九地之下”、要求行“仁政”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不满,毛泽东认为中共比梁漱溟更懂农民,之后毛泽东以一国之尊给梁漱溟的结论是:虽“反动”,但不算反革命;要批判,但也要给“出路”。

梁漱溟自述

梁漱溟为何特别强调农民呢?这与他早年的乡村建设的梁漱溟实验有关。本文将特别回顾一下目前已鲜为人知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

1922年,当韩复榘还是冯玉祥手下的团长时,在北京听过梁漱溟的演讲。从那时起,韩复榘对梁漱溟佩服得五体投地。

1929年梁漱溟北上考察各地乡村建设,经过河南,恰逢梁仲华等人正在搞村治学院,梁漱溟应邀参加,支持者正是冯玉祥及其老部下韩复榘。但不到一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下野,梁漱溟实验就此结束。

梁漱溟墓地

1988年4月13日,“我不是学问家而是实干家”的梁漱溟去世,他的墓地就选在的他早年的乡村建设实验的试验区邹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