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EBC | 独自穿越高难度Chola Pass,看到Gokyo的

来源:二三娱乐

由于难度高,穿越Chola Pass抵达Gokyo的徒步者相比主线少了一大半,但Gokyo无愧是EBC全程最美的住处,几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珠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一览无余,Gokyo湖更是蓝得让人流连忘返。话不多说,还是先上图(第一、第二张请横屏观看)。

5360米的Gokyo Ri观景台 坐落在湖边/雪山下Gokyo Gokyo湖边日出 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日出 Gokyo第五湖 位于卓奥友峰正下方的Gokyo第六湖 卓奥友峰星空 湖面倒影的星星简直美极 Kangtega和Thamserku的日落

离开了5550米的观景台Kala Patthar,大部分人的EBC徒步就接近了尾声,剩下的旅程便是沿着来时的路回到起点,随后坐飞机离开。当我告诉沿途认识的向导和徒步者们我要去走Chola Pass时,他们大多露出崇敬的表情。

这天半夜三点半,拍完努子峰星空,我回到住处,钻进睡袋,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再次把自己捂热,直到天亮,我的脚都冰冷,索性起床,整理行李,吃个早饭,便出发了。

我小心翼翼的看着路边,以防错过去chola pass的小黄牌子。终于在一个牛和人交汇的岔路口,我看到了那块牌子,又向一个背夫确认了路之后,我独自走上了这条小路,而其他几乎所有人,都走在返程的路上。

指向Chola Pass的方向,几乎没有人走向这里

果然如攻略所说,不论徒步主线上多么人满为患,线路西面的这条需要穿越Chola Pass最终抵达Gokyo的沟,徒步者非常少。我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又出发晚了,还是这条线路上人真的少得可怜,这一天,自从走上支线后,我一共只遇到过不超过10个人。

走上支线,路就变得空旷起来

沿着山腰的缓下坡非常好走,只是风出奇地大,我向着太阳走,风也从太阳的方向吹来,把我吹得很不舒服。帽子的帽檐频繁飞起来,让人沮丧。

一长段山腰间的小道后,一个转弯,Chola Lake出现在我面前,瞬间我就原谅了风和太阳。走了那么多天,只有雪山、森林、村子、大石头路和小溪,而如利刀般坚韧的山脊前这片绿色的湖水出现的瞬间,让我一下子对Gokyo这条沟的景色期待了起来:这里一定有更丰富、更温柔的景色。景色一旦变好,我的包就仿佛变轻了。我迈着愉快的步伐,走在小道上,疯狂拍着湖和上方的雪山,很是喜欢。但当我下到靠近湖的地方拍近景时,风大得几乎要把我吹走。

美丽的chola lake,看上去是爱心的形状 chola lake 这个山峰我觉得相当好看

当湖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的包仿佛又重了起来,而且天气转差,云渐渐把一切好看的景致全都覆盖,天气越来越冷,没穿羽绒服的我此刻鼻涕直流。但村子虽然在视野内,却仿佛遥不可及,高高屹立在河对面的山顶。

我好像又走错了路,走在一条特别特别细的山腰小路上,虽然路肯定是通向村子没错,但路实在太窄,让人恐惧,好像一步踩不稳,便会葬身山谷。

而风越来越大,云越来越低,我这才想起来,从早饭至今五小时后,我还没吃午饭,难怪会感到如此无力。于是我找到一块大石头,把包放下,可是刚放下包,狂风又开始呼啸,我知道我不可能静静坐着好好补充能量,只能随意的拿出一包腰果,吞了几颗,喝了两口泡腾片水,便匆匆装进包,继续前进。

到村子前还有一个大上坡,时间才下午两点,云却已经吞噬了一切。我想起chunkung也是每到下午两三点便云雾缭绕,4800米的海拔真是神经病呢。我拼着最后一点力,之字形上山,终于看到了被云包围的村子毫无生气地出现在我眼前。

又冷又饿的我,找了两家住宿便找到了房间,房间出乎意料地非常不错,大床和整洁的白色床单被套,以及一个床头柜,简直是4800海拔让人意外的惊喜。

我放下包,舒服地洗了脸刷了牙,然后来到大厅,想喝热汤。看到神秘的rara noodle soup with veg,鼓起勇气点了一份,紧张地等着,不晓得会是什么神秘的食物。

结果上来的居然是加了蔬菜的泡面,味道好到终身难忘。那个汤头、面的口感、以及里面煮的胡萝卜、包菜,简直是我这一路吃到过的最美味的食物,连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都甘拜下风。窗外一片白茫茫,寒冷难耐,我却有舒适的大厅和一碗绝世泡面,这日子真是让人感到人间处处有温暖。

绝世泡面

但这个住处还是有与之前所有地方都不同的严肃氛围。大部分从Gokyo穿越Chola Pass至此的人们,看上去都精疲力尽;而明天即将要从这里出发穿越Chola Pass去Gokyo的为数不多的人们和我,神情中都透露着一丝紧张和不安。空气中弥漫的疲劳和紧张,让这里异常安静和肃穆。

光看海拔,Chola Pass并不特别高,5330米。但这却是EBC大环线上最困难的部分。无论从哪边穿越,都要面临难度比较大的上坡和下坡,不仅有各种狭窄的大石头路,更有一些几乎直上直下需要靠手爬的峭壁。也正因为难度大,这条支线上几乎没有徒步经验比较少的游客,也没有主线上频繁的救援直升机。

我预感到明天将会是我EBC以来最辛苦的一天,所以天还没黑,我就回房睡觉了。


独自穿越Chola Pass

清晨五点不到,门外就开始有动静,通过脚步声,可以明显知道大家都在洗漱、理包、准备出发。前一天还半夜起床拍星空又徒步至此的我,这时难以抵挡连绵的睡意,况且天还没亮的4700多米的住处,真的非常冷。我迷迷糊糊地计算着时间:既然穿越Chola Pass大约需要7-8小时,那何必天不亮就出发呢?这样的念头闪过之后,我就立马又睡着了。

等我突然醒来,时间是7点多,两个多小时前的疲劳和睡意突然全部消散,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劲,于是赶紧起床,仔细理包,严格遵循登山包装包原则,确保提高重心,把最重的相机、三脚架放在中间的核心背负区域。为了尽量减轻负重,我甚至把最后一个肉罐头提前吃完,完全没预料到Gokyo这条沟几乎所有店居然都没有肉吃。吃完早饭,我便出发了,时间是8点多,是EBC全程我出发最早的一天。

走出住处,雪山出现在眼前,我开心的拍照留念,然后问了路,便上路了。

出门时看到的雪山

不好的预感开始袭来,没有人和我同路,也没有人从对面和我汇合,我孤零零地一个人走在天地之间。我不断回头看来时的路,没有人,看来所有人都已经在一大早离开了呢。

路上看不到一个人

我仔细辨认山间错综复杂的路,仔细核对google的轨迹和方向,生怕一个人又迷路。我安慰自己,到了山上应该就有对面来的人汇合了吧,一定有,如果我11点都遇不到人,那就说明我走错了。

我一边给自己安排退路,一边开始爬升。其实走到现在,上升、海拔什么的都已经没什么辛苦的了,我唯一害怕的便是爬错山头。索性就在我担心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红色的身影在山腰上。我心想他得出发的多早,才能在这么早到这里啊?!但无论如何,我不能错过这个问路的机会,我调整上升时的喘气,问他chola pass的方向,他给我指了山头的方向,这让我安心了一些。

爬上一点后,就开始起云

我继续爬升,路是之字形上升的砂石路,对于上坡而言,倒不太滑也不太难走,但云已经开始升腾,渐渐包围了高处的山脉。我大概渐渐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出发的那么早了:这个地方起云很早。

当我走到一个休息点,上方下来的人们徒手爬着大石头下来,这让我又感到不详。待他们下来,我问他们路,他们说他们五点半就出发了,到山顶的时候才刚刚起雾。然后一个大哥给我解释,这里有一段大约300米上升的陡峭石头路,我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部分,上升基本靠爬。而过了这段之后,是一段冰原。

我谢过他,便开始上升。手脚并用爬上各种陡峭的大石头,倒并没有让我多害怕,毕竟上升还是简单的,用手爬山也是家常便饭。倒是这样极端的地形,反倒让人忘却了疲劳,我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上升的路和保护相机上,竟感觉不到疲劳。

开始出现了难度越来越大的各种爬升地形 大石头路的开始

爬了一段时间后,冰原终于出现在了我的面前。虽然山基本已经被云雾缭绕,但冰原就那么突兀地出现在两边山但中间,而我,终于看到了一些人了,这让我感到有安全感。

沿着这样狭窄的大石头路,下切到冰原

我看着他们下撤的路上升,虽然是悬崖边的大石头路,看上去摇摇欲坠很危险,但因为有人,我倒一点也不慌张。汇合的人都会给我指一下路,告诉我只要下撤到冰原然后缓下坡就行。

我看着间隔的阳光洒在这突兀的冰原上,总共大约只有二十来个人前前后后通过那段白色的大地。

我下撤到冰原,穿上冰爪,走得如鱼得水、健步如飞,而对面过来的人们,因为是下坡,很多人又没带冰爪,走的踉踉跄跄、非常不稳。冰原并不长,很快就看到了上坡后对面的尽头。

带了一路的冰爪终于派上了用处 chola pass

对面过来的向导远远的给我指路,叫我从一个缺口离开冰原,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去,一看,两个人正在从山顶下来,而那个下坡,是几乎90度的大石头,还真是有挑战!我脱下冰爪,戴上手套,蹭蹭蹭爬了上去。这样的路,好在对我来说是上坡,倒不太难。

几乎直上直下的路,图中上方有两个人正从山顶下来 全靠手脚并用爬上去

在chola pass山顶,我和几个从对面刚爬到顶的人们聊天。在山顶修整的向导很好心的给我指下山的路,他指着远方黄色草原上的土路,跟我说"看,很简单的路",我也相信了他,以为这一天最大的挑战已经结束,但事实证明,这一天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下山的路 远处山间细细的小道便是向导给我指的“很容易的路” 但事实上从山顶走到那条路上要花费一小多时

我在山顶吃了些鸡蛋、饼干、坚果,本打算喝点水,但水袋的水管冻住了,只能喝一点水杯里的泡腾片水。重新背上包开始下撤后,我才发现看上去就在眼前的土路和我之间,隔着无止尽的大石头、碎石下坡路。这个路并不比乌孙古道最恐怖的路好多少,横亘的大量石头让下坡的路变得特别隐秘,而偶尔出现的明显道路,却是砂石和小石头组成的急下坡。很多时候,我看到路在眼前,却无处下脚;有时候,我一脚踩在砂石路上,脚便止不住地下滑;有时候,我只好拿开登山杖,用手扒着大石头缓慢下降。但即使如此小心,我都摔了四跤,索性这里摔跤的结果也就是一屁股坐在砂石上,并不大碍。

乱七八糟的大石头,根本看不清所谓的“路”在哪里 从山顶要么沿着图中乱七八糟的大石头走 要么沿着图中明显的却坡度极陡的碎石路走

虽然身体并不疲劳,但心着实劳累。我看着无止尽的大石头和碎石路出现在我眼前,而远处那所谓很好走的土路,遥不可及。

这大约是我很恨石头的几个小时,无论是搁的我脚疼的大石头,还是让我无法站稳的小石头,都让我感到厌倦。我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自己像乌龟一样缓慢挪动,却束手无策。

在即将下到谷底时,我面临了无路可走的境况,眼前是一个坡度很陡,看上去很滑的巨大石头,我只好坐下,用滑滑梯的方式滑下去,顺便用脚和登山杖减速,让自己不至于滑到最底下时,直接摔出山崖。好在一切顺利,我顺利滑到了平路上。

我沿着这个大石头从上面滑了下来

终于在一个小时的下坡后,我下降到了平地,可是眼前出现的,不是那条很好走的土路,而是另一条大石头路。我觉得心好累,只能想象着踏上土路那一刻的舒坦,然后继续行走在大石头上。高高低低、起伏不平、尖角丛生,让这一切都如同磨难,我大概宁愿上升1000米,也不愿走这样坑爹的路吧,更何况,这时的路,是彻底的一个人都没有。

终于我走到了那条很容易的土路上,脚踏上土的那一刹那,即使隔着很厚实的徒步鞋,我都能感受到泥土的柔软。而眼前那些上坡,根本不足为道,只要不走石头路,爬再高我都愿意。

一个多小时后,我才下撤到土路上 回头拍一拍这变态的路

我把登山杖举平,只用双脚爬升,感受着有一点点湿润的泥土柔软的质感,这让我感到平静和舒适。

两个上坡之后,我又看到了一个更高的上坡,山顶的旗子被风吹得飘摇,最重要的是,我远远地看到了两个人,这让我感到没有走错路。我平静地接受着上坡,慢慢往上爬,很快就到了山顶。

山顶的人已经离去,一个黄色的牌子指着我来时的方向,写着chola pass。但这时,雾越来越大,好在我还能看清下山的路,站在高处,路尤其明显,让人感到安全。这时,天空开始飘雪,我看见远方山谷里闪着光亮,误以为那便是今天落脚的村庄,特别兴奋,一路走得飞快,几乎是冲向那里。可是走得近了一点后,我才发现,那不过是溪水被阳光照射的反光罢了,而路,依旧延伸向上坡的远方。

有牌子的山顶,天气已经越来越差

我沿着路走,慢慢的听见溪水声,水声越来越大,雾也越来越大,当我看到溪水时,不禁菊花一紧:又是大石头路。我心里暗暗发笑,想"难道我今天是误入石头城了?"而随着雾越来越大,我渐渐无法看清远方的路。我无奈地继续沿着大石头路前进,走了一会,发现了石头和土结合的路,走的倒是舒适了一些。

再次看到这样的路,我的内心飞奔过一群草泥马

我看着手机里的地图,方向是对的,距离看上去也不远,一路沿着河走便是。但雪越来越大,天色渐暗,我越来越担心有走夜路的风险,于是我一边走,一边开始找大石头之间可以躲避风口、凑合一夜的地方,大概是我想多了吧。

雾气越来越大,能见度越来越低

我不禁想到格鲁吉亚的那次徒步,也是因为出发晚而导致在大雾中爬山,同样的很低的能见度,同样有赶夜路的风险,同样不知道抵达下一站的具体耗时。但那次没有穿冲锋衣,又被雨淋了一路,特别冷,这次倒是羽绒服冲锋衣睡袋一应俱全,即使凑合过一夜,也不至于死掉。

虽然我一直在考虑极端情况,但事实上事情并不如我想的那般糟糕。只要不迷路,我是一定可以在天黑前赶到的。只是迷雾让人感到不安,但我也习惯了这样的不安,看着手机地图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我的心也渐渐放下。

终于在离开5330米的冰原、脚步不停的四个小时后,我从迷雾中似乎看到了房顶的形状。但我已经看错过一次,不敢再妄下定论、乱给自己希望。我又走近了一些,仔细看了看,浓浓的迷雾中,绿色的房顶似乎在向我招手,我渐渐看出了房子的形状,一下子感到持续了一天的不安全感结束了。我坐在路边,喝着水,拍拍照,庆幸这惊险的一天终于顺利度过了。迷雾中的房子,会有我的床、温暖的火炉、美味的食物、热茶和很多的人。

看清了房顶之后,我终于放心了

作为这一天穿越Chola Pass至此的最晚到达的人,房间是稳稳不会有的。事实上,后来在Gokyo碰到的中国人告诉我,其实下午2点就没房了,他们只得再走2个半小时直接住到Gokyo,而下午4点才到的我,连旅店老板都说我不能再赶夜路去Gokyo了,于是还没等我说什么,他便开始给我张罗,让女员工们把房间腾出来给我。于是,我这惊险刺激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就这样,独自进行高难度、能见度极低的徒步经历又增加了一次。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身处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恐惧、畏缩都无法解决问题,能做的,只有通过自己的脑子去分析那些有限的信息、用自己的体能去完成今天的任务。人生远不到绝望的时刻,任何时候都不要无病呻吟。哪怕处于一个没有任何人、没有信号的地方,害怕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生活中那些小事、琐事,与这样的经历比,根本不足为题。世界远比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想象的复杂、多变和危险,而经历过这些,大概就能更冷静地处理生活中很多芝麻点大的"小事"了吧。又有什么,比一个人在天地间,被威胁到生命更让人心生恐惧的呢?但即使是这样的境地,恐惧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是一个人又怎样?你是女性又怎样?没有任何身份的庇护和借口,冷静、执着、有毅力才是解决之道。这大约是我每次不顺利的徒步带给我的财富吧。


全程最美Gokyo

清晨五点不到,时间就像重演了一样,人们又开始忙碌着准备出发穿越chola pass,而我想:今天总不至于再要这么早出发了吧!从这里到Gokyo两个半小时而已,我还是继续睡吧。

通往gokyo的路比我想象的惊艳,一路银装素裹,然后穿越冰川,对面来的人越来越多,也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我开始放慢脚步,边拍照边慢慢跟在其他队伍后面。

出发时,一片雪白 出发时,一片雪白 要穿越的冰川 穿越冰川的人们 向着gokyo前进

当爬上一个坡,看到gokyo第三湖和湖边的住处时,我觉得毫无疑问来到了这次行程中最美的地方。雪山下静静坐落着湖泊和村子,有水的地方,不仅让人感到更适宜居住,更是给摄影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人兴奋。

初见gokyo 坐落在gokyo第三湖边/卓奥友峰下方的gokyo 清晨没起风的时候,湖面倒影沁人心脾

我下到村子里,找了个离湖近的住处住下,离开4400米的Dingboche七天后,我第一次洗了澡,然后十几天以来,第一次修整,睡了个午觉。

Gokyo的日子尤其舒适,对于徒步至今的我来说,爬Gokyo RI那区区600米的上升根本毫无压力,虽然山顶的海拔接近5400米,但毕竟这是柔软舒适的土路,即使慢慢走,2个小时我也能爬到山顶了。本以为制定的EBC计划过于全面和宏大,持续时间长、海拔高,或许无法完成,而当我站在Gokyo Ri,看着眼前的一览无余的珠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以及远眺到的Gokyo第三湖和第二湖那一抹如宝石般沁人心脾的蓝色时,我很高兴我非常健康的完成了此次徒步的所有重要环节。幸福人生的一个表现便是,健康、体能、金钱、时间都无法阻止你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吧。

尤其喜欢这张自拍的gokyo ri全景 Gokyo ri

我两次登顶Gokyo Ri,为的是分别看到上午万里无云时清晰可见的每座雪山、以及下午起云后湖面的光影。站在山顶,面对这无以言表的自然之恢宏,我忽然想到,十几天没有网络的我,已经想不起微信提示声音了。

起云之后有光影的湖面煞是好看 清晰可见的珠峰 起云后,珠峰依然可见

每天的生活便是徒步、雪山、吃饭、睡觉、日出和星空,如此简单,如此安静,仿佛世界和自己已经没有了关系,这让人感到放松,为了单一目标而活果然是一件轻松的事。花花世界是什么?商店是什么?超市是什么?网络是什么?在这片山区,生活剔除了所有复杂和混沌,回到原始的状态,连洗澡都是多余的,不重要的。风光摄影就是这样,历经艰险,最终坐在常人无法登上的观景台,看许多人一生或许都不得见的壮美景致,这便是极致的孤独与自由。

每天太阳刚刚出来,徒步者们就出发了 寒冷的湖边,思考人生的牛儿

吃完晚饭,窗外的云又笼罩了一切,白茫茫一片,暖和的大厅里,人们围着火炉烤火,打着瞌睡。时间才五点半,氛围却已经像极了午夜,这让我想起古老的半路驿站,赶路的人们从风雪中推开大门,迎接他们的是热茶和火炉,这就像此刻,轻舞飞扬的音乐声中,人们围坐一团,窗外是雾、是雪、是让人畏惧的寒冷。我对眼前的这一切空前地不舍,也大概会永远想念Gokyo湖边的日子,想念这里的一切吧。


9小时往返Gokyo第六湖

时间已经进入了11月,而我的ebc迎来了新的难忘的一天。

Gokyo附近除了5360米的Gokyo Ri之外,大部分徒步者都会去第四湖和第五湖,但神秘的第六湖,网上鲜少见有人去。攻略中纷纷传言“第六湖最美”,却搜不到一张图片。阻止大家去第六湖的,主要是距离,如果从Gokyo往返第五湖,时间是5小时,很符合大部分人的体力,但如果要往返第六湖,需要8-10小时,这不仅意味着早出晚归,更意味着超越了许多人对自己体力的预期。

但又是“来都来了”的思想作祟,我心想,既然我已经顺利完成了EBC几乎所有徒步和拍摄计划,难道要留一个遗憾吗?要知道,如果留了一个遗憾,以后再来一次,可就折腾大了。于是在Gokyo的最后一天,我拍完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的日出,便出发前往第六湖。

卓奥友峰日出 Gokyo第三湖日出

大约一个小时到了很丑的第四湖,我匆匆吞了一块士力架垫饥,继续向前。我跟着两个人,他们似乎走错了路,走到了山上,于是我们一会上一会下折腾,在逐渐展露出威力的烈日下,非常耗费体力。终于,我看到远远的山腰间有很明显的路,于是斜着下山,一番折腾后总算上到了正确的路,但这时已经被频繁的上下坡折磨的有的疲劳,再加上没有吃早饭,肚子一直在叫。

第四湖丑的让人不忍直视

这时,对面来了两个姑娘,我赶忙问他们距离第五湖还有多远,她们笑着告诉我转个弯就到了,"almost done",真是一句莫大的安慰。

我转了个弯,果然看到了清澈而明镜的第五湖倒影着雪山,让人眼前一亮。我赶紧找个湖边的地方放下包,拍了几张照,然后匆匆吃了半包奥利奥。因为还要去第六湖,没有时间在这里多留恋。于是我匆匆离开。

gokyo第五湖沁人心脾的倒影

但离开第五湖的路并不好走,都是大石头路。走完后,我一个人走在土路上,又是很强的不安全感,不知道走的路对不对。我大约缓上了一小时,终于看到了对面过来的两个人,他们告诉我,距离第六湖只有半个来小时了。我不敢相信,我真的要走到第六湖了,于是我强忍着饥饿,继续向前,眼前是一段比较急速的上坡,索性天气还不错,没怎么起云。我慢慢走上坡,远远看到了位于卓奥友峰正下方的第六湖。它由几个湖组成,但站的位置不够高,无法拍的太好。我只能下到湖边,滤镜长曝光了几张图。

gokyo第六湖 gokyo第六湖 去往Gokyo第六湖的路上,被群山环绕

我没有太多时间用来拍照和玩耍,回去还有漫长的路等着我。我在湖边匆匆吃完了剩下的半包奥利奥,便起身出发。

下午很快就起云,太阳时隐时现,最糟的是风越来越大,我穿上羽绒服,换上厚手套,逆风而上,走在回去的路上。

三个半小时的回程,我几乎没有停过。每次看到大石头路,都心生痛苦,尤其是过第五湖和第四湖时的大量石头路,让我渐渐感受到了脚疼。路上已经没有同路的人,只在第四湖遇见了一些刚刚爬上来的人,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还要在这种天气条件下继续前往第五湖,等他们返程时,应该都已经天黑了吧。

但我也没给他们指出这些,我一心只想快点回去。饥饿感越来越强,持续了一天的饿终于一触即发,我疯狂想着等会要吃什么,一定要吃两个鸡蛋补充体力,然后吃很多很多主食。

这时,gokyo第三湖远远出现在了我眼前,我看到了巨大的希望,虽然脚下依然是坑坑洼洼的大石头路,让人心生怨恨。我努力走着,还好天气还算好,云没有遮蔽所有的路。

我越走越近,终于可以远远看到村子里的人们。一到下午,这个村子就像死了一样,伴随着云雾缭绕在第三湖,人们也都蜷缩在大厅里,不愿走出来。下午起云到天黑的这段时间,是整个一天中最冷的一段时间。我的步伐越来越快,终于走进了村子,走进了住处。

老板告诉我,今天有肉,这让一星期没吃到肉的我如同听到了惊天喜讯一样。我赶紧点了鸡肉咖喱饭和两个煎鸡蛋,两杯热芒果汁,然后回屋放包、洗脸刷牙、换拖鞋。等我整理好一切,便来到大厅等待我的食物,而这时,已经是16:00,距离我出门拍日出,已经过去了十个半小时,距离我出发去第六湖,也已经过去了九个小时,这成了我在ebc徒步时间最长的一天。

这大约是近几天我吃的最饱的一顿饭,吃完才五点,我便马上回屋去睡觉了。按照计划,我半夜要起来拍卓奥友峰的星空倒影,第二天要离开gokyo,我急需立马休息来确保这些计划的实施。

躺进睡袋,我只感到一阵放松。其实我没有很快睡着,我只是走路的时间有点长,脚需要休息,但我的身体和脑子并不累。我就这么平躺着放松,直到睡去。

醒来时,身体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疲劳,十个多小时的徒步经过休息,倒是马上就恢复了。我脚也不酸,人也不累,而根据我露在睡袋外的脸所探测到的温度,外面应该不冷,而且应该没风。闹钟终于响了,我一阵纠结,还是在寒冷中起了床,穿上所有的衣服和裤子,背着相机和三脚架走出了屋子。

湖边果然有清晰的倒影,但村子的环境光还是太亮,卓奥友峰上方看上去没什么星星。我马上动了一个念头"算了,回去睡觉吧"。可是我又舍不得这倒影,于是我架起三脚架,在湖边拍了几张星空,但因为光亮,星星的数量不多,可是倒影甚是好看。我又安慰自己回去吧,主要原因是卓奥友峰的倒影要穿过一片黑暗的路、过到河的对面去拍,我潜意识并不想在夜里过河然后走一段雪和石头混杂的路面。

但这是我的gokyo最后一夜,我真的就该这样放弃吗?都出来了,算了,还是去吧。于是我打开头灯,向着漆黑的夜色走去。

先是沿湖的一段土路,还算好走,但黑夜中,对距离的把握并不精准,我感觉我走了好一会,居然还是没有到过河的地方。我只能借助头灯的光亮,不断确认我并没有走过头。

终于路把我带向了河边,我来到了记忆中一堆石头的过河之地。过河很容易,因为石头排列的很密集,但过河之后的路,根据前一天探路,并不太好走,要先向上走一段积雪的小道,然后再穿过一堆石头来到河边一块可以架三脚架的大石头上。我根据记忆,在头灯的光亮下小心翼翼地走着。因为拍星空所需器材很少,我只背了三脚架包、脖子上跨了个相机就出来了,所以我生怕一个没站稳,相机磕在石头上。

我仔细辨认着那块我看到的石头,朝它走去。果然转到湖的这一边,村子被山挡住,环境光消失,群星闪耀在卓奥友峰上方,湖水中也有清晰的星星倒影。这是我第一次看雪山星空倒影,激动得无以言表,庆幸此刻的自己是在湖边而不是在睡袋里。我赶紧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星空。

安静的夜里,没有灯光,没有人,我再一次独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星空之夜。星星不仅在天上闪烁,更是在湖底闪烁。时而划过的流星,静谧的湖面,真是Gokyo和EBC完美的收官。我设置了相机间隔拍摄,想着或许可以拉一个星轨。相机辛勤的工作,而我便坐在一边的石头上,看群星闪耀。

卓奥友峰星空倒影 看到如此一幕,EBC也没有遗憾了

这次的EBC,我竟完成了所有计划,简直不可思议。而此刻眼前的星空,便是一切最好的句号。我就这么面对着湖面和星空,回味着这近20天来的种种,直到手指和脚趾都开始冻僵。

如果要拉星轨,估计还需要很久,而我已经冷得受不了了。算了吧,这些连拍就当回去用来平均值堆栈了。于是我用冻僵的手指开始收三脚架,然后往回走。

回到住处恰好是五点,我想着要再去山顶的机位拍一个日出,距离出发时间只有半个多小时,如果我躺进睡袋,势必是不会再出来的。精神还不错的我决定不睡了,开始理行李。我把所有东西整齐的收纳起来放在床上,然后躺着眯了一会,便继续出门爬山拍日出了。

Gokyo日出 卓奥友峰日出

拍完后,我的Gokyo便结束了,EBC也接近结束了。或许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还没离开,便开始怀念。

全程最美观景台,太难忘

回来的路

回程的路是大部分下坡和小部分上坡,刚刚启程的人们从对面走来,爬得脸色发青,而我距离雪山却越来越远。

下山的路也很漂亮

在最后一个没有信号的村子Dole,我拍到了两座6000多米的雪山Kangtega和Thamserku的日落,一边拍一边想,这个徒步以来拥有最稳定日落的日子里,海拔5000以上的高原会不会也有壮观的景象呢?

一场完美的日落

20天,不过是普通人生命中一个连发工资周期都不到的日子,而我却走完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大环线。如今坐在暖阳里,一切虽然才刚刚发生,却又好像很遥远,同那些雪山、那些山顶一样遥远,我怀念每一天的风景,也怀念徒步的状态。那些单一目标的日子,如此简单而纯粹,包围我的,又都是前所未有的盛景。

看着南池巴扎上方的雪山,我感到像做了一场梦,梦里,都是360度的环绕雪山,和Gokyo那梦幻般的湖泊。坐在住处的大厅,我给朋友写明信片的时候,突然觉得,那些来此攀登雪山并最终葬身于此的人们,大约也是觉得,与其把生命消耗在无聊的日常,不如葬身在这伟大的自然中吧。

中午的太阳格外暖和,我悠闲地在南池巴扎那高高低低的商铺间留恋,贪婪的看着每一样商品:各类书籍、纪念品、明信片、薯片、饮料、户外用品,如果店主不来打扰,我可以看上很久很久。

这就好像是梦的一个节点,明天我或许又要背上登山包,奔赴5000米的高原。过去的20天虚妄得仿佛从未发生,似乎随时都可以重来一次,却又几乎肯定永远都不会再来。我和喜马拉雅山脉最亲近的一次接触,就要结束了。我收回晒得很暖的衣服裤子和睡袋,就像提前为这场盛宴划下句号一样。

人对于美好的东西大约都有永恒的渴望吧,希望美好的此刻或者美好的时光

永驻,但最终,这些又势必要离去。就因为如此,才让人留恋又怀念吧。

回到复杂社会的我,重新拿出记事本,认真记录每天要做的事,修着海量的图片,写着长文。在博卡拉费瓦湖边舒适的咖啡馆里,我花了整整六天,写文、修图并编辑完了我的EBC。随着这场徒步的结束,疲劳感不复存在。我将继续前往新的旅程,新的旅途,又会有新的故事、新的记忆、新的怀念。


姚璐,《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作者,豆瓣专栏《世界那么大,我带你看看》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风光摄影师,自由职业,视觉中国、携程、海洛创意签约摄影师,华为荣耀“勇敢做自己”品牌视频主角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