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杨彤,91年生人,和我一同长大。照说现在正是拼搏奋斗、豪气干云的年纪。但我这位朋友的人生却如文人笔下的深秋一样,落叶满地,毫无生气。在我看来,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他的父亲---杨老三。
杨老三的真名我是记不得了,他家有三兄弟,他排老三。杨老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五大三粗,矮胖矮胖的,甚至给人一种憨厚老实的感觉。但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杨老三平时还好,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但只要他发起脾气来,那真的是一个六亲不认的的主,逮着什么就是什么,直接往人身上招呼,完全不留情面。
记得我母亲给我说过两件事:
一是早年的时候杨老三在镇上做西瓜生意,不知为什么和一个认识的人发生了矛盾,二话不说直接拿刀追着别人砍,不过所幸没有伤到人。
二是杨老三喜欢打麻将,一有空就往茶馆里钻,甚至连活都不干了,可谓忠实的麻友。她老婆是一直看不惯的,便经常说他。终于有一天,在麻将馆,杨老三把他老婆打了。用在场的人的话说“那真是往死里打啊”,直接操起手中的茶杯砸向自己的妻子。后面只要谈起这件事,大家无不哀叹,“杨老三的脾气太火爆了”。
二##
杨老三对自己儿子的教育方法如何?关上门的事情我是不知道的,但是说几件我知道的事情大家便能窥探一二。
那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和杨彤同班。有一次上体育课,我们便早早的去到了操场。一群小朋友在操场闲逛,四处打闹。恰好操场上有人晒了一堆油菜籽,黑压压的一小片,大家便围拢上去瞧,去踩。不知道谁想出一个好玩的招式:后退几步,蓄力,加速,直接冲到油菜籽上,油菜籽圆滚滚的,人冲上去,只要保持平衡便会滑出去很远,既好玩又帅气。这可不得了了,好奇心驱使大家纷纷效仿,包括我在内,但由于本人胆小,所以没敢冲得太用力。杨彤就不一样了,可能继承了他爸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毫无惧意,在试探了几次后,准备来个大力冲刺,滑远一点。但是当他刚踩上油菜籽,却没有把握住平衡,一下就摔倒了。冲击力很大,摔的不轻,手、脚、脸都擦伤了。第二天,杨老三来学校了。原来杨彤回家不敢跟他爸说实话,便撒谎说是和别的同学打架受的伤。待到第一节课下课,他爸进来了,和杨彤一阵谈话后,杨老三猛地踢了杨彤两脚,边踢边说,“到底是谁,你到是说啊”。第一脚踢中了,第二脚踢到了课桌脚上,发出砰的一声大响。全班顿时安静,呆呆地看着父子俩。杨彤不敢抬头看父亲,眼中满是惊恐。
小学的日子既短暂又漫长,到了初中后我和杨桐就不在一个班了,联系也少了。
高考后,杨桐没有考上,便出去打工了。我拼死拼活考上个普通二本,也算可以向父母交差了。自此我们的联系就更少了。
直到大一暑假回家,和母亲闲聊,聊到了杨彤。于是便有了下面这么一段对话:
我:杨彤现在在哪里工作?
母亲:好像在厦门那边,那边有他的一个亲戚。
我:还不错啊,厦门风景好,而且有亲戚帮忙,应该不会很苦吧。
母亲:其实他不想去厦门,他想走远一点。
我:那为什么他不走远一点。
母亲:但是他爸又要他去厦门。
我:他为什么一定要听他爸的呢?
母亲:他倒是想不听,他敢吗。他爸只要恨他两眼,他立马不敢说话了。
大三的时候,又是暑假。刚好杨彤也从厦门回来了,他出去打工三年,一直没回家。多年不见,自然分外热情,就差眼泪汪汪了。但是我却也发现了杨彤的一些变化,一些不好的变化。一是身体,杨彤小时候一直比我高,身体比我壮实。但是眼前的杨彤确是矮我半头,身体也非常单薄,要知道我们的父母身高是差不多的,而且他母亲比我母亲还高一点。而且他家伙食不会比我家的差。二是神经脆弱、自卑。他给我说,他本来可以成为他们组的小组长的,但是由于他跟他的工友们说了朱镕基总理的事情,而且还说了他的偶像就是朱镕基,他的那些同事就说他是反腐败,要搞人,所以就没当成。而且说一遍还不止,隔一会说一遍,隔一会又说一遍。
还是那个暑假,同村的一人家有喜事,大家同去吃饭,饭桌上又遇到了我的初中同学抄手,抄手和我玩得非常好,和杨彤也认识,他已经专科毕业,在一家石油公司一线钻井队工作,收入不菲。一开席,抄手就非常上道,端着酒杯挨个敬,一轮敬完了,气氛很好,大家都在吃着饭。突然,杨彤端起酒杯,说的什么我记不清楚了,大意就是向抄手道歉,说刚刚没有注意,如果得罪了还请不要介意,说完不管抄手什么反应就将酒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抄手莫名其妙,顿时语塞。一桌人也莫名其妙,气氛很尴尬。我看着杨彤母亲的脸上尽是无奈。
暑假就要结束了,马上就要出发回学校了。我准备去找杨彤再玩玩,道个别什么的。但是母亲却对我说了一件让我震惊不已的事情:杨彤被他杨老三打了,就因为杨彤顶了他父亲一句嘴,就一句。杨老三就丧失了理智,操起碗就向杨彤砸去,砸到了杨彤的眼角眉毛边,顿时血流如注,当时的情景我不能想象,我也不敢去想象。后来杨彤被送到县城医院医伤,听说还去看了心理医生。身体上的伤好治,可心里上的伤却是治不好的。杨彤被打后的几天,我和母亲去赶场,经过杨彤家门口时,远远的看见杨彤妈妈一个人坐在她家门前凳子上,家门紧闭,不见杨彤,也不见杨老三。母亲和杨彤妈妈打招呼,杨彤妈妈也笑着回应。可我却真真切切的在她的脸上看见了悲痛、看见了无奈、看见了无力。我想做点什么,但却无能为力。
因为这件事的发生,在回学校前也没能见到杨彤。回到学校后,偶然翻QQ空间,当看到杨彤和他朋友A的对话的时候,我的心咯噔一下,我的这个兄弟完了。
杨彤:我爸想害我。
A:什么情况。
杨彤:我爸想害我。
A:问题有点严重,过来说。
我的这个兄弟已经被他爸整得心理失常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马给他发QQ消息,“杨彤,你现在在哪里?”。没有等到他的回复,等来的却是他把我删了好友。
也许,他想断掉与这座小镇的所有联系;也许,他想抹除关于这座小镇的所有记忆;也许他是害怕他父亲知道他的行踪;也许他是怪我没能帮他一把。不管怎样,我理解他。我也觉得我很对不起他。
不管怎样,希望杨彤能够挺过难关,重新开始,我的兄弟。
三##
杨彤的故事讲完了,真人真事,只是名字我做了处理。
我仍然相信天底下的所有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有温和的,有激烈的,有直接说教的,也有意会的。但不管怎样,请不要打自己的孩子。也许暴力会让你一时泄愤,但是这一段经历对身心尚未成熟的孩子影响却是深远的。俗话说,哪里有暴力,哪里就有反抗,在反抗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在你习惯性的打骂胖揍中悟出了一个真理,“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秉承着这个“真理”,孩子开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外殴打同学,在家和父母打架,性格越来越暴戾,甚至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理。父母完全管束不了自己的孩子,原本想要打一顿,吓唬吓唬,让孩子听话,最后却使得孩子走上歧途,父母之过呀。
有一部分孩子却在反抗中被变成了温柔脆弱的小绵羊,就像杨彤一样。被自己所不能承受的打骂和吓阻吓破了胆,面对你时唯唯诺诺、小心翼翼,生怕惹恼了你,精神时时刻刻处在高度紧张中,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是有极大损害的,甚至比上一种情况产生的负面影像还要可怕。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变得自卑多疑、变得心态失衡、变得神经衰弱、甚至连正常社交都成问题。难道这就是你想要的结果吗?
我们家乡有句古话,“黄金棍棍出好人”,但在我看来,黄金棍棍更容易出“浑人”,更容易出“废人”。
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综艺节目一直很火,大家都特爱里面的几个萌宝,甚至到最后孩子比明星老爸还出名,我就非常喜欢24K纯爷们之弟弟长得像小岳岳的东北宋钟基安吉。全国观众都在网上讨论哪个孩子懂事,哪个孩子乖巧,哪个孩子的父母教育得好,但从来没有哪个观众说哪个孩子打得好。确实,明星爸妈是不打孩子的,他们甚至还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平等对待,平等对话。孩子犯了错,父母不骂,耐心教导,给孩子讲道理,教他该如何做对的事,做好的事。孩子做得好,毫不保留的夸奖,亲吻,奖励。自己犯了错,主动向孩子承认错误,以身作则。其实教育孩子难吗?不难。但是为什么有些父母非要选择暴力这种教育方式呢。
奉劝天底下的父母,十月怀胎不易,孩子是上天赐给你们的礼物,请多花点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可以多看看《爸爸去哪儿》(自费五毛),不要以一个普通观众的心态去看,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看,去学习,你的收获一定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