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他是“反骨仔”的代名词,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最后被诛灭三族

来源:二三娱乐

文/易趣历史

“反骨仔”这个词在各朝各代都有,不管从国家还是从人物来说,都有反骨仔这说,反骨仔本来解释脑后有反骨、俗成了一句贬义的名词。通常指的是某人本质叛逆、不仁不义、卖主求荣、但是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就是心存反骨”,意指吃里扒外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叛徒. 白话里的“二五仔”也是这个意思.,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但是我想最出名或者说他才是真正的“反骨仔”的祖宗,而他就是三国时期的最有争议性话题的蜀汉名将---魏延

脑后反骨这个词最早是出于[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三回。关羽取长沙时,守将黄忠没有用百步穿杨箭术射杀关羽,被太守韩玄捉下问斩。急紧关头,帐外闪进一将、 斩杀了韩玄救下了黄忠。这人正是长沙守将之一魏延。当 关羽引魏延拜见刘备时,孔明却“喝令刀斧手将魏延推出斩首”。刘备惊问为何斩杀献功降将?孔明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经刘备求情,魏延保住了性命,但却一直不受重用。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果然带兵谋反。副将马岱遵照孔明的遗命诱杀了魏延。 从此、魏延与脑后反骨成了反叛与不轨的代名词。往往上司斥责不听指挥的下属、会直言你是魏延再世;你脑后有反骨;反骨仔。

反骨仔通常都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话说魏延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于诸葛亮献“子午谷奇谋”之策,但是没有获得诸葛亮的准许,他还在背后笑诸葛亮胆小如鼠。后来诸葛亮病逝,诸葛亮临终前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对此不满,于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则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魏延大喝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杀,并被诛杀了三族,

喜欢就点击下方“关注”本号,反正多一个关注又不会怀孕

易趣历史,一个专业讲历史的自媒体。我们用历史依据说话,踏踏实实做历史原创

更多精彩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易趣历史(yiqulisi)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转载请注明出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