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案例:如何洞察需求、提供方案、有效获客?

来源:二三娱乐

一、 问题:

于总从事教培行业,三年时间开设了三家分部,在前有学而思等大机构、中有众多小机构、后有散状分布的个人工作室,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有效获客,保持企业增长?
案例:如何洞察需求、提供方案、有效获客?

解决办法:运用需求三角模型,洞察需求本质、提供解决方案、有效获取客户。

二、洞察需求、制造需求:

原理:需求=缺乏感(现实与理想之并)+目标物(填补落差的方案)+消费者能力(采取行动的成本)

下面分解公式:

成需求的第一阶段是缺乏感,就是痛点。

就教培行业而言,好的教育资源稀缺,学位稀缺。所有家长都希望孩子成绩进步、产生兴趣、考上名校或理想学校。

理想与目标却产生了落差,换句话说缺乏感来自落差,也就是通常说的痛点。第一步就是明确找到痛点。

需求的第二阶段,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物。

目标物即为理想学校、好的成绩、好的能力。

缺乏感加上目标物,构成了动机。帮客户构建起动机时,营销就成功了一半。

动机来自哪里?它需要商家发出指令,即从心理上刺激产生指令。仅有缺乏感还无法形成动机。动机产生可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麦奎尔心理动机、渴望理论。

需求形成的第三个要素,客户能力。能力放在第三部分讲解。

所有需求构成必须满足这三要素,缺了任何一角都无法形成。

营销就是管理需求,而非活动;营销就是发现真实需求,而非发明需求。

营销首先就要真正了解客户缺乏什么,落差是什么,找到痛点,洞察需求的本质。

运用:

1、 时间视角入手:制造冲突、制造焦虑。如,放大痛点,面对稀缺,形成心理冲突、产生焦虑。今天不早点参加,未来意味落后。

2、 关系视角入手:环境协迫、制造压力。如,幼儿大部分参加了英语班,没有参加的形成压力,造成群体落差。

3、 差异化、任务视角入手:分化阶段性需求和任务。

小学时以素质、兴趣培养为主,高年级以提分为主。

针对中考、高考以提供提分和策略为主。

4、找出缺乏感:怕落后,相互竞争。

三、 寻找目标物,提供解决方案:

原理:

围绕客户目标物,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让客户心动!

有了目标物,即提供填补缺乏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推动客户决策的具体行动目标,才能让客户产生动机。

有了动机,此时需要商家下达清晰的指令,才会形成消费。

从心理上讲,商家怎样更有可能推动客户去做这件事呢?把这个行动说是越明确,越形成明确的目标物,那么行动达成的概率越高。

也就是缺乏感和目标物形成最佳匹配、产生联接。

比如,你说让孩子更优秀,就有点泛和散,不如找准一个点,养成好习惯、提分等。

运用:

多维度、系统性地满足缺乏感。

1、 效果导向:提高自信心、产生兴趣。

好习惯养成

好方法、技巧传授

2、 口碑效应:口碑促进决策。

是客户决策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加强口碑效应传播。

3、 区域布点形成差异化,产品形成差异化。

4、 分层次满足不同需求。

四、 降低成本,能力转换:

原理:

客户愿意采用你的解决方案,需要付出什么?即客户要付出哪些成本?这个能力是最后一道关口。

此时,需要商家给客户赋能,降低客户的成本,让客户有能力做出最后的决策消费。让客户行动!

成本不只是金钱,还包括决策成本、行动成本、形象成本、学习成本。

成本太高,会超过意愿,影响动机和行动。

从动机到购买,有一道并不容易翻越的山梁,这就是客户要付出的成本。

把动机转化成需求,给客户赋能,从而降低成本,产生动机,变成需求。

客户普遍存在想法不错、行动力差的典型状态。

降低以上成本,客户才能真正信任和选择。

让心动变成行动!

运用:

1、 变TO  B为TO C,降低选择成本。

2、 做好幼小、小升初衔接,降低行动成本。

3、 重口碑传播、重机构形象,降低形象成本。

4、 优秀老师及优秀学习背书,降低信任成本。

5、 教育理念分享,降低学习成本。

五、展望:

通过营销(产品差异化定位、提供解决方案),有效传播(社群、口碑),塑造品牌,再以品牌带动营销,从而步入良性发展。

小结:

了解、洞察市场需求是第一步。所谓洞察,是透过表面看到需求的实质。找到真正的需求,要从缺乏感中寻找,缺乏感就是痛点。这个缺乏感是现实与理想之差形成的。

在真正把握需求的基础上,找到客户寻找的目标物,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客户面对缺乏和目标物时,产生动机和行动渴望。此时,商家下达匹配的指令,产生行动意愿。

在目标物面前,帮助客户提升能力,降低决策、行动成本,把心动变成行支,真正实现获客。

于总感悟:

1、 大家以家长的心态,真实述自己的需求、教育的困惑、面临的焦虑,让我明晰了痛点,了解了需求。

2、 多角度研讨,拓展了思路和眼界,以跨行业心态审视所在行业。能跳出来看本质。

3、 再一次更加深刻理解了营销原理和营销本质,可用于具体的实操和实践。

案例:如何洞察需求、提供方案、有效获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