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布基兰》观后感

来源:二三娱乐

看了《布基兰》,不吐不快。

期待许久的一部电影,折腾了两天,又过江又过桥的,我愿意,只要等到你。

可是,我等到的是什么呢?

1.电影似乎把《额》和《布》综合在一起拍摄的,电影中的云娘分明就是《额》中那个部落酋长的女人嘛。为何觉得由云娘来做叙述者百般不妥,迟子在原著中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肯定是有自己缘由的。云娘不该成为全知全能视角的承担者。如果真有些细节需要告诉观众,采用旁白即可。

2.云娘的饰演者该是影片中坐在火堆边的老者。看了下演员表,老云娘是鄂温克人,云娘是蒙古族人,也是够了。老云娘应该是主人公,她皱纹满布的脸面,她风轻云淡的深情更贴合云娘这一角色。影片中的云娘不够老,阅历不足,影片想要彰显的力度自然不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让老云娘讲述十年前的故事,简直多此一举,直接说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就好。

3.影片开头交代镇政府门前的灯笼被偷了,直到影片结束也没告诉我们灯笼去了哪儿。而在原著中,结尾处明明提到老刘去了刘志家发现是豆瓣偷了灯笼,这样才显示出这个家庭的悲剧性(父亲宁可剁掉自己三根手指以明志,表示以后再也不会染指偷窃的勾当,这也是千方百计想让儿子引以为戒。13岁的豆瓣却为了让家里有年味儿步了父亲后尘)和社会的荒诞性(镇政府领导因为迷信才在门前挂了灯笼想保佑自己仕途顺利,所以灯笼被偷后便小题大做着令派出所追查“要犯”,而结果确实一小屁孩儿为增加年味偷去的),这两性却因为影片未曾交代灯笼去向而丧失。

4.影片为了树立英雄角色,故意拔高了老齐的形象,只有这样影片才符合“主流价值观”:总要有人大无畏牺牲自己的。小说中使快车停下来的是卡其,而影片中尽管这一最终因素没有被改变,老齐却占据了主动性。他意气风发走向值班室并更换制服的一系列镜头分明就是在塑造一个不计后果、大义凛然的英雄,而小说中的老齐只是一个老实本分的车站工作人员,不敢轻易违背准则导致饭碗不保。这样的老齐很符合车站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他只是一个善良普通的底层人民,他不是救世主。迟子建不会让其笔下的底层人民做违心之事,他们都能够先为自我,再及他人。

5.关于卡其,这条狼(狗)其实在原著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它凶狠而温情。它不仅仅是顺吉打猎时的好助手,更是云娘的生命陪伴者。而影片中并没有着重突出它和云娘之间那种无法言语、无法替代的亲密关系。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迟子建笔下的重要主题,卡其在这里其实担当的就是与人能够深层交流的陪伴者角色。影片中只出现了它在雪地奔跑的几个镜头和最后躺着站台的镜头,实在是没有给它合适的定位,在我看来,这是影片最大的纰漏。

6.关于刘志。影片中老刘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他看到老刘就要逃跑,这也是与小说不符的。小说中的刘志看到老刘马上就知道了他的来意,很快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想这里应该有一个他看到老刘就眼神暗淡下来的镜头,这才契合刘志纯良的心性,去偷盗实属情非得已,然而影片并没有给我们呈现。小说中的他剁掉的是中间三根手指,并交代说他是为了不影响干活才保留了食指和小拇指,这是一个颇有意味的细节。影片中却让他随随便便就剁掉了后三根手指,呵呵,一切从简~

7.影片中的老夫妇也是够够的了。小说中说老夫妇赶车是为了赶上日子去给儿子举行冥婚的,新娘是条鱼。这个情节符合民间老百姓的信仰,影片为了避免这种所谓“迷信”思想出现,就略去了这一敏感话题,直接改为了老夫妇要去放生儿子养的鱼,让它去陪伴儿子。小说中儿子葬身的海域明明是黄海,到了电影里就成了南海了,让老夫妇提着两条鱼去乘飞机也是没sei了。其实冥婚应该是当地的一种民间信仰,这种仪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抚慰人心的重大疗效,但估计到了广电总局那儿是行不通的。影片中给了女人很多哭泣时的特写镜头,那种撕心裂肺的丧子之痛一下就被凸显出来了。但是,迟子建不是这样的。她向来善于节制自己笔下的情感,不让其肆意流淌,影中的母亲显得太过“滥情”。

8.其实我真的没有看懂那对年轻情侣的设置是为了干啥。为了表现年轻人为抗拒父母安排所付出的努力?为了让老齐行使自己的权力更名正言顺(为了两个人不值得让火车停下,为了四个人是可以的)?不伦不类!影片中用剪辑手法追述了这对情侣青梅竹马所被父母隔离的过往,那配乐,那动作,只觉跟整个影片苍凉神秘的基调相去甚远,画风转的不是一般的突兀。

9.关于细节:①刘志没有进顺吉饭店之前,云娘被老刘老齐请回了里屋敬酒。等到刘志过来请云娘接断指的时候,她突然就坐回了外面刚开始做的位置。这老云娘的腿脚可真是灵便啊~②文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人说话带有东北腔,硬伤!故事里面的场景在任何一个北方小镇都可能发生,那介绍云娘和顺吉是鄂伦春族就没意思了。③小说中顺吉熬的是孢子粥,是有肉的,这个细节也被老夫妇注意到了,他们因为自己的信念拒绝吃野味,顺吉才给他们两位炒了素菜。影片中分明就是有红枣的八宝粥么!!!夫妻俩还喝的那么香!他们所坚持的东西都哪儿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地域特色了!

当然,影片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采用云娘作为叙事者,很多人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在她的话语间被传达,这是借鉴《额》而来的特色。一些自然场景的拍摄还是比较到位的,画面很唯美。

而事实却是,不管影片拍的多好,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总是和自己的期待会有所错位。饭店不是饭店了,人也不是你设想中的那个人了,一切的一切都变了味儿。

再也不建议迟子建触电了,小众就小众吧,总有懂你的人会高度欣赏你。影院少得可怜的排片让人惋惜,拍出来的片子少了原著的神韵更是让人心凉。迟子建还是要慢慢的品,那种字里行间的气韵画面都太难去呈现。会一直做灯谜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