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安若
一走进西西弗书店,原本是盲目的准备打发时间等晚餐,结果一看到书架上的这本日本作家渡边康弘的《高效阅读 20分钟读懂一本书》,一下就来了兴趣,拿起书看了起来。
也许是书名的暗示,我不自觉就快速阅读起来,一目十行,我都忘了十几年前我还练过快速阅读呢。
后来看书变少,看手机时间增多,渐渐忘了速读的技能,而且阅读的时候不能专注,一会就走神,然后又返回前面段落重看,造成看一本书常常半途而废,就算看完也记不住什么。
眼前的这本书,也许冥冥中和我有缘分,翻开书本,作者的话和我不谋而合,他说高效阅读要学会“阅读共振法”,其实你拿起一本书时,这本书和你就有了能量的交换,物体的本质,在触碰的瞬间就能感知。知识的获得是一瞬间的。
看一本书,并不需要我们认认真真、一个字一个字从头读到尾,也不必一上来就看目录被作者牵着鼻子走,而是可以快速跳跃地看,短短20分钟,照样能读懂一本书,而且能记得书中内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快速阅读,只要学会“共振阅读法”,就像小说、戏剧常用“三幕式”,我们阅读也可使用“三幕式”。
首先,我们要找个安静的地方,使呼吸缓慢,气沉丹田,用1分钟呼吸法集中注意力。
再用一张纸,几支笔,随意翻开书的前中后几页,记下这页中的几个你认为的关键字。再把几个关键字联系思考下,得出本书大概要讲的内容,思考作者写这本书的本意,思考你想从这些内容中学到什么主要的知识。
然后用找寻答案解决问题的方式,快速浏览这本书。因为你知道要关注什么了,所以当你快速翻书时,你脑中想知道的答案自然而然就能显示在你眼前,在高效阅读中学会知识。
就像看外语电影时,我们只要快速扫过翻译字幕,不必认真阅读,就能了解电影整个故事情节。
当我们利用共振阅读时,大脑在快速下载信息,我们以为自己记不住什么,其实大脑已在自动处理,只要掠过眼前的文字,已经在归纳、组织、整理了。以后只要想到这些关键字,就能想到书里内容。
学会高效阅读,我们可以利用在车上的时间、午餐时间、或随时有20分钟空闲的时刻,获取我们想要获得的知识。
作者推荐,最好常去大型书店逛逛,不仅书籍品种多,而且有很多新书及时上架,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知识。平时也可上“领英”、使用美国亚马逊网站等获取一手专业知识。
高效阅读的前提,首先要保证好的睡眠,这样才能让大脑保持清醒、敏锐。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吃东西,免得干扰睡眠。而且人是很容易被暗示的,所以睡前和早上睡醒后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有很强大的力量。
用积极的语言暗示自己,你会发现,你一整天都是精神满满,而且顺心顺意,事件都按好的方向发展。
世上很多名人,其实都是很会阅读的人,像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他们每天专门安排时间阅读。我也想到曾为图书管理员的毛泽东,正是大量阅读古今名著军事历史等,才在后来革命时期运筹帷幄果断指挥,用军事奇才彻底改变中国历史,迎来伟大胜利。
有时自己一个人阅读很容易感到无聊,无法坚持下去,作者推荐,可尝试参加作者签售会、读书会或共读团体,有反馈,有交流分享,有相互鼓励,这样有助于坚持阅读。
要想阅读改变人生,我们要写下“梦想人生金字塔”,把未来几年、十几年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想达到什么成就,和哪些人在一起,怎样才能实现都写下来,有目标才能有努力的方向。
最后,为了更好掌握书本知识,一定要有行动、有输出,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写书评,可以给周围人讲课,可以用一段话记录读后感,总之一定要有总结输出,才算有效读完一本书。
——————
饭点前我花20分钟看完这本书,再用50分钟写完上面这篇读书感悟,真是太高效的一个多小时!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以后的大量阅读有了信心。
我是陈安若,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