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90后创业者:不要给我们贴标签!

来源:二三娱乐

will柯南/文

90后创业者:不要给我们贴标签!

之前“余佳文、90后创业者现状”这些文章沸反盈天,对90后口诛笔伐,社会上一片嘲讽骂声,当时我们项目正忙,我天天在公司加班,文章倒是找时间都看了,不过连拿起笔争辩两句的心思都没有泛起。

今天下班比较早,我也有一些空余时间,正好和朋友讨论完一些杂事心思也比较活跃,想说两句。不过不是争辩上面提到的事情,我对别人怎么看90后,怎么看创业这回事不是很在意(虽然我也因为这些事情受到过不少的质疑。)

我想谈的事和这些讨论也有一点延伸的关系,我想谈一谈社会上给人贴标签这回事。

目前社会上似乎有一种现象,用一个标签就把一些很复杂的现象或者一类人给代替了。比如:80后(踏实肯干,吃苦一代)、90后(头脑活跃,不靠谱)、文艺青年、创业者、成功、失败、好人、坏人等等。

有一些角色或者程度是界限模糊的,是立场不同视角不同的,很难用一个标签就去分类,但由于大多数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用一个最省力的方式“打标签”来区分人或者事物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今天之所以要讨论贴标签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今晚在朋友圈发了一些小牢骚,说了一些会引起矛盾的话题,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老师特意告诉我最好删掉这篇内容,等你成功以后再说,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是撑不住或者认怂了。出于聪明人的作风,我当然是乖乖的把那篇内容给删除了。但是相应的我也有一个疑惑,第一是什么话题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时候不可以说,第二为什么成功的时候就可以说怂了就不可以说。第三什么时候算成功,什么时候算失败?我很浅显的认为,我现在说有争议的话题是因为我还没有在传统意义上变得厉害而让人无可置疑。但其实无论你变成什么状况,哪怕你变成社会上耳熟能详的某某某,人们一样可以对你说的话提出质疑,当然在朋友圈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就被理所当然的贴上一个标签“刚起步的创业者”或者“普通创业者”。

再说到为什么成功以后再说,那又怎么定义成功呢,可能我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开个小车很多人就认为我是成功了,也有可能我得做到公司上市才是成功。说起失败那就更多了,业务发展不顺就是失败了,不发朋友圈就是失败了,不参加同学聚会就是失败了,用成功和失败去定义一个人是很肤浅而且没有意义的行为。

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一个阿里高级工程师,年薪几十万股票几百万,在社会上在朋友眼中都是一个成功者,如果他开始创业了,一部分人会开始质疑他的行为,一部分人觉得他更牛X了,如果项目失败了,大多数人觉得他失败了,于是开始看笑话了。但是这大多数在看笑话的人他们没有想过,他公司倒闭了随便再找份工作还是那个曾经年薪几十万的他,你们想在臭水沟边上看他笑话,他从一边出来穿着西服坐着小车就走了,于是你们失落了。这个例子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是说明给一个人贴上一个标签来认知他,是不合理的。

这个观点也试用于讨论90后创业者,但是一些固化的标签短时间没有办法甚至不会变化,比如四川人能吃辣、工程师都木讷、东北人都暴脾气等等,这种固化的印象粗暴的把人分门别类。

创业以后也有很多同学朋友问我一个问题,你到底在忙什么,你天天到底在干什么,特别当我因为没时间而拒绝参加他们的各种聚会时,各种嘲讽的声音时常响起,从事餐饮业的刚毕业的同学也让我找时间去找他,他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互联网,我知道我又多了一个标签“不合群”或者“异想天开”。

其实很多人的心里真的有梦想,真的不愿意去理会这些负面的情绪,很多人过得很充实,很多人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的很好。我们项目融资百万元,估值过千万,我从来没有对外说过,从来也没想过发在朋友圈里,比如我们接受了各大纸媒,网站的采访,公司和项目甚至我的名字开始更多的出现在一些人的视线里,我也没有对给我贴标签的人说过。打脸的游戏并没有那么爽,我们的小项目才刚刚起步,我希望它健康长大,别捧杀它也别踩死它,就让这个有梦想的事业在我们这群年轻人的努力下成长的更好。

有时候我也想撕下我身上的标签,把我们取得的成绩狠狠摔在他们的脸上,就像一辆跑车潇洒的从他们身边驶过,当我这么想的时候我是不是也开始准备给他们贴标签了呢?失败者、懦夫、胆小鬼、自私等等,如果我也开始用这样的经验去判断一个人,和他们又有什么区别。

我也知道,很多贴标签的行为也就是一种攻击行为,如果你反抗或者解释往往深陷泥潭,被拖的死死的。很多贴标签的行为是经验主义,以为和自己所认知的没有什么区别。很多贴标签的行为是跟随主义,比如我们对一些明星的印象。

讨论“贴标签”这个话题我们也说了很多了,从它的动机、原因、过程、影响,这是一个既定存在而一般人所无法改变的事情,也不需要改变,讨论这个话题就是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不要经验主义、不要跟随、不要用最简单的方式分类,如果你怀疑你就去了解,如果你不爽你就去质问,而不是在虚伪地奉劝后轻描淡写的说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

我知道写完这篇文章,我又要多一个标签“愤青”。最后说几句:我无意为90后创业者张目,但是他们其中的确有做的好的,低调的,靠谱的,即使是那些被批的一无是处的,也有有趣的,优秀的甚至是可以创造很大价值的一些人。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被贴上标签这回事,我们除了不给别人贴标签之外,发自内心的渴望的努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在做的事情。

我们无力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就是我,这就是我认为的90后的精神。

加油Will,加油Will的小伙伴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