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桂花缘(264)

来源:二三娱乐
桂花缘(264)

那天刘姐家四个人正在火塘屋里吃晚饭,悄无声息地,门口闪进一个人来。刘姐正当面,忙站起身來,说:“桂娃放学了?吃饭没?没吃就在我这儿吃!”周君实背对着门,回头一看,正是丹桂。丹桂说:“家里还在弄哩,你们吃!……哦,周同志,什么时候到的?”她说得很平淡,但周君实仍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激动。周君实放下碗筷,端过一把小木凳,说:“来,坐下烤火。外面冷吧!”向立志也吃完了,他把嘴一抹,说:“小刘哇,你们什么时候放寒假呀?”“元月十号左右吧。”说了会话,丹桂便起身告辞。眼睛却停留在周君实身上,周君实心领神会地说:“你没带电筒?”刘姐忙说:“周同志,你帮我送桂娃几步,电筒在堂屋的条桌上。”

周君实打着电筒,送丹桂回家。刚一走出刘姐大门,丹桂就说:“跟你说个喜事,兰芬怀上了!”周君实喜出望外:“真的呀?那真是件大喜事啊!”“还不是你做的好事,他们家老的小的都感谢你,说你真是个实心眼的大好人!”“我这算什么,举手之劳罢了。也是他们的运气好!”

刚一转过山弯,丹桂就一手抓过周君实手中的电筒,按熄了,随即就扑到他的怀里,抽泣起来。周君实不知所措,抚摸着她的头发说:“怎么啦?和公婆又闹矛盾啦?”“不是的……人家是想你……想你呀!你不知道,人家有七十五天没看见你了……”“你记得那么清楚?”

夜幕下,四周一片静谧。丹桂仰起脸说:“你不是答应兰芬,住在她家写书的吗?……我也好天天看到你……”周君实想了想,说:“你看,你今天回,我明天就搬过去,怕刘姐、向立志有想法的。……这样吧,再等几天我再去。”“说好,哪一天?”“就大后天吧。”

才过两天,不待周君实起身,马学璋就来接他了。当天晚上,马家四口人“盛宴”招待他,还喊来了刘丹桂。六个人欢欢喜喜地热闹了一场。兰芬把他们小两口的房腾出来给周君实住,让他安安心心地写他的《桂花飘香》。

马学璋和他爹仍然在水利工地上战天斗地挣工分,半个月回家一次。家中只有兰芬婆媳二人,倒也十分清静。饭有人弄,衣有人洗,丹桂每天晚上还要过来说说话,在这种情况下,周君实就完完全全地沉下心来写书了。终于,他构思出了一个他自认为是理想的情节,写一个山里女人,通过奋斗,一步步由大山走出,由一个普通的山村女子成长为“一方诸侯”的过程。

一天晚上,刘丹桂饶有兴趣地翻看起《桂花飘香》书稿来。她说:“太有意思了,你那本书叫《桂花凋零》,这本叫《桂花飘香》,有什么含意吗?”待周君实把他的想法和构思说过后,丹桂说:“你这个比喻真形象,我读《桂花凋零》时,只想哭,山里女人太可怜了。读着读着,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如果你现在写的这部,能给人指出出路,我想,对于我们山里女人来说,那是有鼓励人奋斗的积极意义的。真想你快点写出来,让我成为你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也是这样。你看,快一周了,才写了一章。你刚才说,当第一个读者,这肯定没问题。但我更想,你成为我的合作者。”“这可不行,我哪会写小说!”“不是要你写,而是要你说。比方说,女性的身体变化,心理特点,山里人的生活,四时农活,树木名称等等。因为,很多东西,即便是高明的作家,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说个真事吧!有个作家,写一个女孩,说她十四岁就来月经了,太早熟了。开评书会时,男作家都没看出问题来。只有一个女作家发言说,12到14岁来月经,都是正常的。”

刘丹桂笑了:“这好说,只要是我晓得的,你问我就是。”

自那以后,刘丹桂就成了周君实的一部“活词典”、“活的百科全书”,给了周君实很大的帮忙。她还有意无意地给他讲农村的种种见闻,村人俗事,山水田畴,四时农事,林木瓜果……

白天,周君实伏案工作,晚上,就是他俩交流的时间。兰芬有时也上楼来陪着说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