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连智商都不够用,有什么资格谈“情商不重要”?!

来源:二三娱乐

没情商的人看到“情商不重要”这样的观点很兴奋,就如同没读过书的人喜欢散播“读书无用论”一样、如同太监喜欢说“性生活不重要”一样。他们之所以认为XX不重要,乃是因为不曾拥有过,未有机会从对XX的拥有中尝到甜头而已。

情商不够用的话,你连个恋爱都谈不成,智商再高也没用好伐?

老实说,这篇文字的标题,连我自己都觉得有些别扭。事实上,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每次写情商系列的文章,我都觉得特别扭,甚至是讽刺意味十足。

一种很Low的“情商”

然而,“网红”这个高帽子并没有带给我丝毫的荣誉感,相反,我感觉怪怪的,甚至还有一点“掉身价”的感觉。

放在十年前,如果别人跟我谈“情商”,我一定会感到“很恶心”。那时,我坚定地认为,“情商”是一个由那些智商不够的人造出来“藏拙”的词。因为,那时,人们谈到的情商,主要是成功学意义上的情商,是一种低端的人情世故。他们强调情商的动机是“提高情商有助于成功”,我当然反感无比了。

下面几条,是我在2014年之前对“成功学意义上的情商”做的鉴定:

1.

成功学语境下的“情商”,是一个很Low的词,过于强调这种“情商”的重要性的,往往也就是一些没什么真本事的人。在他们眼里,一些逼格很高、不鸟低端人情世故的人反而会显得“情商太低”。

2.

有些人啥都不会,但人际关系极圆滑,这算是智商低而情商高吗?伪问题,智商低的人不可能有高情商,反之,高情商的人,必定高智商。那人之所以除了人际关系,啥都不会,是他把智力和心思全都花在人际关系经营上面了。某些事情做不会,并非不擅长不会做,而更多地是一个价值偏好的问题。

3.

到处被滥用的“情商”,是一个十分可笑,甚至还有点愚蠢的词语。一个智商并不低的人,如果他不肯迁就别人、不愿意委屈求全摧眉折腰去做一件违背自己意志却能带来巨大利益的事情,则人们会说他“情商不够”。情商高的表现是什么?就是放弃“书生气”,放弃理想主义,放弃情怀,在自由意志即追求“我心目中的正确”与追求“政治上正确”发生冲突时,你得义无反顾地选择后者。智商可以使人更有智慧,苏格拉底、孔子及宋思明、唐骏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但显然,人们会认后一种人的情商要比前一种人高得多。

在商场和官场上强调情商的重要性,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在生活中跟亲友交往,也如此重视情商的“指导作用”,则未免中毒太深,这是对自我人格的一种放逐。当然,我说情商在商业领域和政治场合比在其他场合更有“正当性”,并不是因为情商在这些场合更有必要,而是,在官场和商场上,真实健全的人格并不十分必要罢了。因为有必要收敛人格(如果有的话),情商才有了展现的舞台。

与“愚蠢的善良”划清界限的情商

“我们这个社会最迫切需要的那种情商,并不是如何通过‘人情练达’和‘抗挫折能力’来取得所谓的‘成功’,而是说话做事考虑别人的感受,尤其是,要尽量避免以错误的善良或愚蠢的善良去伤害别人,在遭到反击后还总是感到很委屈。”

写这段话,对我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开始由“情商”的“抵制者”转变为情商的“呼吁者”了。

最近一年多,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写“情商”这种自己“曾经最瞧不起”的话题,是因为我发现,原本我们以为是司空见惯的常识,有好多人其实是做不到的。他们做不到,不仅影响自己,也常常给别人带来困扰——低情商者常常很不识趣、常常用一种“愚蠢的善良”来好心办坏事,以进攻型方式对他人造成妨害,让别人无处可逃。

换句话说,我无意于让低情商者“更加成功”,只是“拜托”,好多很糟糕的现象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

其实,稍微细心一些的人应该都注意到了,如今,我所呼呼的情商,跟前些年我所排斥的情商,根本就不是同一码事——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文章中所提到的“情商”,都不是成功学意义上的情商;相反,它是“修养”意义上的情商。

我强调情商的重要性,并不是变相地强调“提高情商有助于成功”(我还没有这么庸俗),我的意思是:情商不够的话,会损坏到他人利益,不仅让别人不爽,而且自己也不爽;拜托了,大家一定要努力提高情商,减少对别人的侵犯。

智商足够高了,情商就不重要了?

最近几个月,又流传一种观点:当你的智商足够高,比如像爱因斯坦或牛顿一样高,或者当你足够牛逼,像李嘉诚和马云一样牛逼的时候,你会发现,情商根本就不重要了。

很多人把这种观点写在我很久之前的文末的评论栏里,我知道,他们是来“纠正”我的。

(这都啥年代了,商界精英出了一茬又一茬的,为啥,你们的例子老是围绕着李嘉诚和马云转?)

那么,现在我们来聊聊,这种观点对吗?

观点正确与否,要看是对谁了——对智商已经足够高、足够牛逼的人来说,它当然是对的;但对于不仅情商不够用,而且智商也不够高、不够牛逼的人来说,它就是错的了!

事实上,“情商不重要”,这是只有那些智商已经特别高、特别牛逼,牛逼到了无需动用情商也照样能“混得很好”的人才有资格说的;而对于智商一般、也不牛逼的芸芸众生来说,我们即便是动用了自己的全部的情商,也很难混好,我们还有脸说“情商不重要”吗?(但恰恰也是后一类人看到“情商不重要”这种观点后会无比兴奋;这正如同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也大多是一些没读过书的人一样、如果太监喜欢说“性生活不重要”一样——有的人之所以喜欢说“XX不重要”,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曾拥有XX,因而也未有机会从XX中尝到甜头。

像朋友晚情和吃饱了睡等作者写“如果你足够牛逼,情商就不重要了”这种文章的时候,他们自己是很清醒的,他们的意思其实是“我们要努力提高智商、增强能力,这样,哪怕情商不够,还有能力来兜底”,然而,有太多太多的人都理解成了“情商根本就不重要”。作者是对的(作者自己不仅智商高,而且情商也高),但很多读者却是错的(不知他们是“哪个商”高)。

当然,这种观点,也不全对。情商重要不重要,其实与你做什么事情有关。比如,如果你是做科研、学术、思想、艺术、文学等工作,那么,基本上,只要你智商足够高,不需要情商也可以混得很牛逼;然而,倘若你的职业是是政治家、商人、律师等需要跟别人沟通的行当呢?在这些行当,你能找出一个仅仅靠智商就混得风生水起的例子吗?这方面,李一男是一个绝妙的反例,这个技术天才,智商确实高,他在27岁的时候就成为华为副总裁,也是任正非最中意的接班人,但因为情商堪忧、过于幼稚,很快就玩火自焚了。

说到这里,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些人给我留言说的“如给你像马云和李嘉诚一样牛逼,你根本就不需要情商”,这个观点就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不好意思,像马云和李嘉诚这种在商业上如此成功的人,肯定就是情商很高的,如果没有情商,也不可能有他们的“牛逼”。

还有,作者写的时候是清醒的,他们知道自己只是从一个角度写,但很多读者,把这一侧面理解成了“全部”。比如,作者只是说“如果你足够牛逼,哪怕不需要情商也能混得很好”,而读者却直接得出了“情商不重要”这个结论。

乖乖,你们这什么逻辑?哦,之前,你认为情商重要,是因为你误认为“情商高有助于成功”,现在,当你的“混得好”不再需要情商来助力的时候,你就在一瞬间开始转而认为“情商不重要”了?莫非,对你的成功有用的,就是重要的,对你的成功无用的,就是“不重要的”?拜托,咱们做人,能不能别这么功利啊?!!!

我和很多朋友在文章中呼吁大家提高情商,其实是呼吁大家提高修养,不要动不动就既让别人不爽又折磨自己。至于你“成功与否”,跟别人有毛关系啊?

容易轻信“情商不重要的人”或许忽略了一个问题:情商不够用的话,你连个恋爱都谈不成,智商再高也没用好伐?前几年,我认识一个14岁就进入top2高校的女生,智商足够高吧?然而,她跟每个人的感情,最终都以“作死”而告终。不是别人冤枉她,实际上,就连她自己也承认,她是“情商太低”。

这种例子,我认识的人中,其实有好多。那些智商高但情商特别低的人,做事业上的伙伴或许还凑合(因为有利益维持着,别人愿意隐忍),但做个普通朋友都难,更别提跟人建立“亲密关系”了 。

去年,在《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一文火气之后,好多人留言让我推荐书。我推荐《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两本书,都是解读人性的,人性看透了,情商自然就提高了。(当然,也有些人会傲慢地说“读书对提高情商没用”,但其实,只是对他们自己来说没用。)

出于善的高情商,是一种本能,根本毫不费力

前几天,在朋友车上接了个粉条儿的电话,朋友顺势八卦一下,我不知如何回应他,就很简单地说了一句:“她是我见过的情商最高的女人,没有之一。”然后,我又谦虚地补充了一句:“不过,她是个学渣。”

这时,朋友高屋建瓴地说:学渣一般情商都很高。

对这句话的正确性,我不方便做评价——实际上,我不方便做评价,就等于我认为它“不科学”了。“学渣一般情商都很高”,其实就跟“差生更容易成功”一个意思,这个,我去年已经有专文分析过了,再此不多说。

话说,粉条儿这个学渣整天得意洋洋地说自己在“泡学霸”,然而,作为学霸,我会觉得跟她这样一个学渣在一起“门不当户不对”,有“委屈感”。那么,她是凭什么以学渣的身份“高攀”到学霸的呢?凭的就是她的高情商!

有一次,参加一个欧美名校MBA校友会举办的论坛回来,我对粉条儿说:“现在,再遇到耶鲁、剑桥毕业的人时,我不会有以前那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了。因为,自从有了家里这位学渣,我再也不羡慕任何人了。”

愿得一学渣,白首不相离。

看到这里,还会有人认为“情商不重要”吗?

我认为,情商不仅仅是一种说话的技巧、一种修养,它还是一种做人的趣味、一种了不起的才情。

“诚然,不能排除,有的人是研究过心理学,有意识地利用,因此表现出了很高的情商,但归根结底,情商是一种善良,并且及时把它付诸行动。出于善的高情商,是一种本能,根本毫不费力。”“这种善良,就是多为别人考虑,换位思考,让别人舒服。”

这段对话让我想起,去年10月份,在《情商高的人,都是怎样“让人舒服”的》一文发出后,有人在评论中问:“情商高的人,会不会很累?”当时,有另一个人回复他说:“真正高情商的人,已经习惯这种说话的方式了,不会累。”是的。真正情商高的人,说出那种让别人舒服的话,都是自然自然而然的,并没有刻意讲究什么技巧,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PS:情商与智商的区别和联系

1.智商是事前决策能力、事后反思能力,情商是过程中的执行能力。智商,是思维中的理性成分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应该如何做最好;情商,是在理性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思维中的感性成分会不会成为他做正确的事情的“负能量”。亦即,情商,只有当它所起的作用与情商相反时才具备讨论价值,否则,便毫无意义。

智商高的人做了正确的事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没必要归功于其情商也高;但如果一个智商高的人经常做错事(连自己也认为错),那就是情商低了。一个智商一般的人凭嗅觉和意志力取得了不起的成绩,这是情商;但如果一个智商情商俱低的人败得一塌糊涂,是没有人会把他的失败归咎于情商低的,大家只会认为他是个傻X而已。

2.智商,是对事的理解;情商,侧重于对人的理解,而对人的理解,通常又需要通过“换位思考”来实现。情商低的人,要么是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要么是虽有这种意识却缺乏这种能力——他们通过换位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的。那些天才级的人物之所以常常不通人情世故、“情商很低”,就是因为他们在换位思考方面非常失败。为什么失败呢?因为,跟他们一样的人太少了,以己度人,当然会失败了。我尽管智商不高,却特别善于读懂人心,靠的就是情商。而情商高,也部分地归功于智商低——这样,我才能跟大多数人一样,才能确保换位思考的正确性。至于我为什么看起来很不正常,却仍然能读懂正常人,那是因为,我曾经正常过,后来疯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