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第46天,谢谢简书借我10钻?这是日更奖励还是?)
我想成为我所认可的人。而这认可,有外求,比如写文章得到喜欢啦。也有内求,经由一些比较好的体验,自信涨了。最近不知道写什么好,翻了下我的读书笔记,也是一个个点,难以串成线或者面。
人能客观看自己吗?当别人眼中的我不是我心目中的我时,我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吗?一直以为别人眼中的自己,不是真实的我,总是去反驳。觉得那是别人的想法,我哪有那么糟糕。但是为此我吃了苦头,被人说是说谎,说我做了却不承认。是我自以为是吗?我没看到所以说我没做,可是大家说我做了,那是我错了。我曾目中无人,还可以说对事不对人,可事情背后是有人的。我想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对事不对人?不,我要目中有人。不要总讲道理,没人喜欢被教育,除非敞开心扉看见你的良苦用心。对错背后,有没有一颗委屈的心?
看书与聊天的一个想法就是看看生活本来的样子。别处的生活,别处的人,如果能够让我有所启迪就好了。有时候会觉得别人太傻了,可自己只有更蠢,借鉴来的经验从不当回事,觉得自己是不一样的。撞了南墙才觉得疼。原来我的特别,只是主观想法,在真实的故事里,我还更普通些。
我甚至不比别人更了解自己。如果我是马,现实就是马厩,理想就是草原。想出去走走,还得挣脱缰绳,摆脱束缚,才能奔向自由。可如果老实待着,不是安稳的生活吗?安稳和自由,哪个才是真正认同的方式?
《圈层突破》中的萨提亚 冰山原理对于自己,我能看到哪一层?核心层的自我,我看见了吗?
我试着利用冰山原理工具看待一下简书的日更行为:
行为:简书日更
应对方式:参加日更挑战,有想法随时记下来
感受: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多想法
观点:路径依赖,习惯成自然
期待:对时间多些感知,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渴望:被喜欢,被看见,克服自卑
自我:用知表达我行,用行践行我知。内外一致。
简书日更,写很容易,愉快地写也还好,但写好对我来说不容易。怎么能越写越容易?怎么能越写越好?
日更第46天,渐渐把简书当朋友,把心里话说给她听,觉得很安全。前路漫漫,习惯在简书做思想的漫步。我在表达中得到了慰藉,也尝试着过经过思考的生活。用了心思的,就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