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煅煜
这是一本力透纸背的好书,稻盛和夫, 梅原猛在《拯救人类的哲学》中的真知灼见不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落伍,我对稻盛和夫起初的认识,也仅限于他的《活法》系列书籍,《活法》中对真理和宇宙规律的探索很有见地,也成为大中小企业领导推荐的书籍,所推荐的力道,也正显示出稻盛和夫思想的力道。——题记。
金句和感想:
P5
建筑在人的欲望、也就是本能和利己之心基础上的近代文明,在不太久远的将来,恐怕也难逃自我崩溃的命运。
人类现在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来和这个地球共生共存?那就必须从爱、慈悲、同情以及利他之心出发,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基于欲望和利己之心之上的所谓经济增长。
终结依靠欲望和利己之心发展至今的现代文明,构建基于爱、慈悲、同情以及利他之心的崭新文明。让一切人类活动的动机,从欲望转变成利他,使21世纪成为历史性变革的新世纪。
文明的崩溃开始了
在某个时刻之前,变化或许还在悄悄的进行,一旦超过临界点,问题将以激烈的形式出现,以排山倒海之势而来。
埃及文明,南美的安第斯文明,都只剩下了遗迹,创造了这种高度文明的民族却走向了衰落,那里的文明到现在依然停滞不前。看到这些,我禁不住不寒而栗:现代的人类文明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万物有始有终,可能我们距离环境崩溃的零界点呢!
P12
能源一旦枯竭,汽车便无法行驶,摩天大楼的电梯,空调将全部停止,供水也会成为问题,到那时,摩天大楼林立的大都市将会化为废墟。百年后那些幸存的人们,仰望作为历史遗迹的摩天大楼,会发出这样的感叹:“20世纪到21世纪的大发展时代竟然有过这样的文明”。
——不过人类也会开发新的能源设备,摆脱对石油的依赖,美国不是有页岩油革命了吗?
P15
的确,以埃及文明为代表,古代的人类都对太阳抱有某种信仰。也就是对自然都怀有一种敬畏之情。大家都抱有一种笃定的思想,那就是人类靠自然的恩惠才能生存。
——这应该和稻盛和夫先生的教育有关,并不是古代的所有人类都对太阳有信仰,这是日本民族特有的印记之一。也因为如此映射到了他的理念中。但是我很赞同稻盛和夫先生认为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崇敬之心。
P21
人一旦傲慢必定灭亡。
历史上凡是失却谦虚的文明,全部灭亡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谦受益”的说法。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实业家,不管是取得过怎样的丰功伟绩,一旦失却谦虚,傲慢起来,那就必然灭亡。
但是问题是,现代的人类不约而同一齐傲慢起来,所以回归谦虚、重新书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非常重要。在此之上,必须简历人类共同的哲学。
——感觉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所在,真不愧是“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先生也提出了笛卡尔所倡导的“我思故我在”是错误的。
日本自古以来的观念中,有着“草木国土悉皆成佛” 的思想,这个思想来源于平安时代末期《天台本觉论》中,在原来佛教中只承认动物有佛性的说法,我也认为不仅是人,就连草、木,甚至矿物和无机物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
这种想法让我想起一个探讨猫有没有佛性的佛家公案,有不少的其他佛教支派认为畜生道没有佛性。
但是我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神性或着说佛性,小到原子、分子。
因为我们的世界本质上说是一体的,我们具有佛性也就证明了其他事物也具有佛性。
其实这种也可以称之为灵性更加让人容易接受,灵性是无处不在的,就想观察者影响被观察者在心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证明,以及当下力量理论中去体会身体某个部分的生命状态。
有些人觉得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莫名其妙而甚至说迷信,一般这样认为是我们没有理解的原因。
现代的高级迷信已经变了,内容上已经变了。
简单举例来说,一个考官去面试一个应聘者,公司要求身高要1米65以上的人员,考官看着电脑上的1米02,仰头对2米02的应聘者说不行。
你可以不相信这个例子,不过在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类似的高科技迷信和高级迷信存在。
要破除这些新形式的迷信只有一种,我们建立起一个正确的信仰。
P24
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人类傲慢之心所产生的思想哲学,也许会让人类一时繁荣昌盛,但是从长远来看,正是这种繁盛将导致人类的灭亡。
——记得有本书里提到,在一处大漠深处,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残破的雕塑底座,上面写着“我是某某某,我是世界之王!”可惜巨大的雕塑只剩下了底座,一切丰功伟绩都成过眼云烟。
P25
在《平家物语》中,用“不在平家不成人”来描述平家的荣耀。但是平家自那以后仅仅30年,就没落消亡了。于此相同,人类在自诩“不在文明之列不成人”的过程中,也难免消亡。对此我抱有强烈的危机感。
——对此我的感慨是,稻盛和夫先生不单单是一个企业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像是能和大自然、植物、生灵交流的萨满祭司。
在前段时间看到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中就强烈的感受到那种与上天沟通的能力。
诚心,笃行,真知,这些都不是一些单单具有知识性的人可以做到的。
P33探讨了“国益”的问题:
——稻盛和夫认为“国家”存在的本身就带来了人类的傲慢。不论大国小国,不论是先进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代价啊都在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国益”。所谓“国益”,实际上是“以国家为单位的私利”,各国为争夺自己国家的私利而陷入傲慢。
如果人类想要在未来消除发展的障碍就必须要化解“国益”带来的狭隘性。
各国只主张自己的“国益”,那么相互之间肯定会出现矛盾,人与人之间矛盾在发展到一定形式会发生肢体冲突,而国家之间的冲突更是会带来不幸。
稻盛和夫指出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领土归属问题,也往往引发国际性纷争,由开始的小小火种最终导致了大动干戈,并且在核扩散难以遏制的今天,还能诱发核战争。
稻盛和夫认为防止此类悲剧的发生,我们都必须回归谦虚的态度。
P34
人类要向大自然学习,回归谦虚的美德,感谢自然的恩惠:不是我们在自然中“活着”,而是自然“让我们活着”。
——主张利益,计较得失,一心完成欲望会让人类变成自我的奴隶。
苏联的社会主义社会崩溃了,证明了它的失败,资本主义的未崩溃,让很多人认为资本主义是正确的,是值得讴歌的。
但是资本主义的基础毕竟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当人们开始觉醒时,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了触目皆新的地步。但是很多国家都不管这些,争先恐后的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
很多技术能带来人类的繁荣,但同时也招致人类的灭亡。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类最终要付出代价。
欲望的无限解放,是近代文明的本质。
P42
近代文明的特征,是这种文明已经扩散到了全世界。历史上,古埃及文明灭亡后有希腊文明,希腊文明灭亡灭亡后有罗马文明,罗马文明灭亡后又出现了西欧文明及伊斯兰文明等,新的文明接二连三兴起。然而,现代这个文明扩散到了全球,关系到所有人类的存亡。
价值观:“征服自然是人类最大的幸福”。
社会体系:“加紧压榨奴隶就能增加财富”。
——太多人只想坐享其成。
这也许是罗伯特清崎先生“富爸爸”系列书籍得意大卖的因素之一。
好逸恶劳是人类的天性。的确,缺乏伦理的金融学,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国家是什么?
国家真的是值得付出一切牺牲也必须保卫的那种存在吗?
国家的存在不是纷争的根源吗?
人类迷信“进步即善”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让科学技术无节制地发展,先造出核武器,最近又产生了改变遗传因子结构的克隆技术。
P55
2008年夏,纽约市场的原油价格持续飞涨,并不是因为产油国减产,或需求增长,最大的原因是巨大的投资资金涌进商品市场。只要涨价就能赚钱,因为能赚钱就投入更大的资金,这样的循环促使油价一路飚升。油价的暴涨给世界带来了灾难,然而投资家为了自己赚钱还在尽力提高价格。尝到甜头的投机家们又涌进了芝加哥谷物期货交易市场。结果是,原本粮食就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许多民众活活饿死,陷入悲惨的境地。不得不说,美国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了“伦理葬尽”的阶段。
——很多人都是看到别人的成功就会说别人的理论是对的,失败了就说是错了,这仿佛是真理,被市场考验的真理。
但是实际上市场的各个方面对充满着随机性,即便是一个能力不强的人因为得到机会发家致富而被诸多媒体歌颂,我们都被迷惑了。
成功者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失败者说的不一定是错的。
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正打算大干一场,头一天就被流星砸死了,你不能说他是失败者,那一套不行。同样,一个每天浑浑噩噩度日的年轻人,突然一天一个远房的有钱亲戚死了,留下了大量的遗产给他,然后又有幸找到一个忠诚肯干有能力的合伙人帮助他。由此发家之后,在媒体上会发表各种言论教导大伙人生和经营哲理,你会相信吗?
美国的成功让我们不敢去怀疑,但是他们的确是有很多的缺失和漏洞。
P58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南部的主要城市新奥尔良。当洪水汹涌而来时,没有汽车就无法逃生,在美国这个中心城市非常多的穷人都没有汽车。而美国的大企业和骨干企业的经营者们却无不享有高额的薪金。亲自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姑且不说,那些职业经理人,包括股权收益在内,年入20亿到30亿日元都不稀奇。如果连续五年,那将是一笔可观的财产。
“这么高的收入未免太过分了”!
一方面是高收入的富人,另一方面是比日本普通民众收入要低很多的贫困阶层。
买进石油,囤积起来,提高价格,等待价格上涨,引发粮食危机,饿死人,引起暴动。“这一切与我无关,只要我能赚钱就好”,抱这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式卡尔马克思所预言的结果。马克思称资本家是恶人,而现代发金融横财的那些人就是贪得无厌的家伙。
——我开始有点怀念马克思了。
P58
现代日本人已经到了改变自己价值观的时候了。
抑制欲望,觉醒过来,用与欲望对立的“慈悲”、“同情”、“互助”、“利他”的价值观与周边国家的人们共生共存。
——不单单是日本人,全球的人类都要反省一下。
韩国和中国的山村里有许多光秃秃的山丘,而日本的山村却森林茂密。
P90
道德和教养要靠家长的强制性教育:
所谓道德,就是做人应有的姿态,这本来就应该由父母来教,哪怕是带强制性的。
看看动物世界吧,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一切行为都由动物家长所教授,为此它们不惜咬痛自己的孩子。所谓道德,就是做人应有的姿态,这本来就应该由父母来教,哪怕是带强制性的。
——“我宁愿让你成为一个尸体,也不愿意多一个没有道德的儿子!”
“爸爸我错了!”
P92
谈到循环,还有一点,我认为,净土真宗和净土宗,实际上他们的背景也是循环哲学。净土真宗的鼻祖亲鸾在《佛行信证》中写道,二种回向是最中心的学说,所谓二种回向就是“往相回向”和“还相回向”。只要念佛就能去极乐净土,但并不一定一直待在极乐净土,因为佛教有“自利利他”的教导,只要世上还有受苦的人就必须再回到世上来。
托阿弥托福的福,念佛就可以去极乐净土,继续念佛,托阿弥托福的福,又可回归尘世。
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极乐净土和尘世之间无限地往复。信仰这种思想,就等同弥勒,被称做“等正觉”。我进来,因为人生所剩无几,越发感觉到亲鸾的信仰最为适宜。如果这样,就不再恐惧死亡,因为可以考虑再生,再来救人,然后再死。
这个思想佛陀是没有的,因为佛教的教诲就在于摆脱轮回。所以亲鸾的宗教和佛陀的宗教是有区别的。净土宗的创始人、亲鸾的老师发然上人临死时说“我从极乐净土归来”,又说“我已三度转世”。
神佛融合等思想,也许会成为今后新宗教、新哲学的雏形。我想这方面的理论归纳,网罗全世界的宗教和哲学,集齐大成,缔造新的人类哲学。
AU亚洲联盟,在东亚,日本、中国、韩国都是同一个汉字文化圈,而且在这三国国民的心中,多多少少受到儒教、佛教和道教的影响道德观也是共通的。
这些思想都不以人我中心,儒教“尊天”,天既自然;道教对自然的崇拜极为强烈;佛教也将自然放在重要的位置。否定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崇拜超越人的伟大力量。
坚持和平主义的民族,才是勇敢的民族。
赤裸裸的欲望人。
“劳动者善,所以劳动者得天下,善的时代就到了”。马克思。
道德心的源泉,按照孟子的说法,在于“恻隐之情”。看到小孩快要落井,人出于同情,很自然地伸手救助,这就是所谓的恻隐之情,是道德心的根源。
在大猩猩的世界里,孩子的母亲死了,必有代替母亲抚养孩子的“阿姨”出现。相反孩子死了,母亲就一直背着它,到腐烂得只剩皮骨时仍不放下。但到这种情形,就会觉得“利他之心”不仅人类有,连动物也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