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士师记》精要

来源:二三娱乐

士师记时代约400年

士师身份有两种体现:统治者(君王)、拯救者

1、与前一卷书——《约书亚记》的关联:

前一卷书的最后 24:24-33写到约书亚的死/本卷1:1也写到约书亚的死

2、士师记的整体结构:

双引言(外部)、双结语(内部)

A 战争  1章  (犹大先上)

  B 宗教  2:1-3:6

      C士师  3:7-16:31  (犹大—但)

  B'宗教  17-18章

A'战争  19-21章 我(犹大先上)

3、引言部分

3.1与迦南人的战争 1章

犹大——但 的顺序记载 呈信心递进的顺序

3.2以色列人拜巴力 2:1-3:6

耶和华对以色列的责备(2:1-5):以色列的错误一方面是与这地的居民立约(政治)另一方面是没拆偶像祭坛(宗教)

4、主体部分 ——士师 3:7-16:31

4.1螺旋式堕落的文学结构:

犯罪-压制-呼求-士师拯救-太平-犯罪……持续的循环

4.2主体部分的文学结构:

A 俄陀聂 1:11-15、3:7-11

  B以芴 3:12-31

    C底波拉 4-5章

      D基甸 6-8章

    C'亚比米勒 9章

  B'耶弗他 10-12章

A'参孙 13-26章

4.3六大士师:

俄陀聂、以芴、底波拉、基甸、耶弗他、参孙

4.3.1基甸部分的结构:

(基甸是士师的转折)

A 神呼召基甸时的恶劣境况 6:1-10

  B 基甸蒙召施行拯救 6:11-30

      C基甸对神的信心挣扎 6:33-7:18

  B'基甸从米甸人手中拯救以色列人 7:19-8:21

A'基甸去世时的恶劣环境 8:22-32

4.4六小士师:

珊迦、陀拉、睚珥、以比赞、以伦、押顿

5、结语部分

5.1米迦的神像

同一个祭司带来米迦拜神像到带领一个支派(但)拜神像

5.2十一个支派与便雅悯支派的战争

本书的结尾(21:25)体现士师时期以色列对王的期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