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观三国数年,心有所悟如下:
其曹魏霸业北国,因操锐意进取、雄心壮志、不思享乐,迎王室于许昌、分田土于流民、择猛将于荒野、礼谋士于朝堂,遂成曹魏基业,于三国之中为最强。不拘一格得大才郭嘉,于官渡战前献十策长论,大破袁绍、渐灭残部、远征乌恒,一统北国。南下征战,哭旧日宛城战死典韦大将,不念长子侄子两人之亡,而独哭军中大将,使军心士气大涨。破马超于长安,不以渭水弃袍割须之辱报复西凉之民,反而施以仁政,命于禁领老弱之军屯田于西凉之地,数年之后,西凉铁骑成为曹魏精锐。虽得天下大势亦在人为。
其孙吴兴于江东,父子三代枕戈待旦、气血方刚、开疆扩土、少年英雄。猛虎孙坚,带程普、黄盖、韩当、丁奉四将为昔日伐董联军先锋,一路势如破竹,死战不休,大破洛阳,江东军获天下赞誉“江东猛虎”。霸王孙策,与太史慈野战于外,徒手相搏,竟至于战袍碎裂。归营,留残袍以待忠猛之将,后英雄相惜,太史慈降,见残袍竟虎躯震动,苍然落泪。后孙权执掌江东,一战罢,数刀疤而为周泰把盏,一夜大醉,权令青罗盖送出,以示显贵。一句来自曹操的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便是对权最大的肯定。虽孙吴得大江地利亦在人为。
其刘备成业荆州,以大汉忠义、温厚恭谦、百折不饶、天下己任为立身之本。桃园结义,刘关张三人一无所有,但意气奋发、志在天下万里。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虽无实利,却获天下赞誉。数得徐州,虽不得长久,败走襄阳,但良将赵云、士子糜芳誓死相随。后蜗居新野,三顾茅庐,終得诸葛卧龙相助。赤壁大战,天下三定,草根刘备于荆州兴起,文臣武将日益丰满、军队战力日益精锐、城池财货日益增多,人气民心日益聚拢。后灭蜀大战,虽有波折,折智囊凤雏大获蜀地人才,两川終为刘备所有。数年后,曹刘汉中大战,曹粮草不支撤军移民而走,刘占据汉中,势力到达了顶峰。虽刘备得大汉遗忠亦在人为。
纵观三国之事,欲成大事者,在于人,而不在于物。反观袁氏兄弟、荆州刘表、蜀地刘璋虽兵精粮足,却一败涂地。吾深以为耻。
数年前,读《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英雄本色、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最慕秦公商君,君如青山,我若松柏,肝胆相照,生死不弃。少粱大战后,孝公继位,外山东六国欲灭秦分秦,内百业凋零国弱民穷,亡国灭种之际,秦公下招贤令,以赤诚博大之心嬴得法家大才商鞅。商鞅一身胆气智谋,离强魏入残秦,行走走穷秦数月,山谷野村、耕地山林、民风习俗、古堡残关、河流湖泊、铜铁矿产等等。先明国情民意,后力行法家大学,推陈出新,革旧时奴隶井田,新战国制度法令。二十余年如一日,不惧风霜雨雪,不避复旧战火,扫除万难,锐意进取。秦公商君为秦之统一天下奠定物质基础,亦为中华之统一奠定体制基础。
人生在世如此,夫复何求。
秦公商君,携手并进,互为依托。前者为强国富民,洗涮国耻,志在东出函谷,争霸中原。后者为实践法制之学,争鸣真理,志在框定寰宇,千秋万代。贫弱秦国,改人治为法治,奴隶为新民,井田为新田,耕战之功可获爵,如此,纵观战国,唯秦之变法最为深刻长远有效。留于后世,鉴于当今,当生产力和资料都没有突破的时候,生产关系的调整就尤为重要。
制度之革新,模式之创新,当下所需,势在必行。而何为时势英雄,不避出身门第,不求安稳平顺,不图高名厚利,不拒新奇事物,胆气、智慧、自信、坚毅,聚于一身。
俯看世间万事,虽万般变化,但成败皆在人为。长路漫漫,关山重重,道阻且长,但绝不退缩一步。
当下,区块链、比特币,虽波折不断,缥缈难定,然事在人为,与其置身事外,坐观成败,不如放手一搏。历史的光荣总偏爱那些主动拥抱革新、献身进步,他们一旦确定方向和目标,便不问前途几何,坚信春华秋实,而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