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国史闲谈|先秦三•疑云重重的尧舜禅让

来源:二三娱乐

黄帝死了之后,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了他的孙子高阳,这就是帝颛顼(zhuān xū)。颛顼死后,位子传给了自己的侄子高辛,也就是帝喾(kù)。帝喾死了之后,位子传给了他的长子帝挚。帝挚在位九年,也不知道是因为死了还是被赶下台了或是主动让贤,他的位子又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放勋。放勋就是帝尧,因为曾经先被封在陶,后又被封在唐,所以号陶唐氏,也被叫做唐尧。接替帝尧的是他的女婿重华,也就是帝舜,因为曾被封在虞,所以号有虞氏,又被叫做虞舜。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就是《史记·五帝本纪》所说的“五帝”,历来都被誉为贤德之君。

从黄帝到帝尧,不是父死子(侄)继就是兄终弟及,这是典型的世袭。可是到了尧舜,画风却突然变了:尧竟然把位子传给了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这就是所谓的禅让。

尧在位七十年,已经很老了,就开始考虑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他向大家征求意见。根据惯例,人们首先推举他的儿子丹朱,可是尧认为丹朱为人“顽凶”,没有同意。大家只好又推荐管水的官共工,可是尧认为共工“其用僻,似恭漫天”,也没同意。儿子不行,当官的也不行,那就只好推荐民间人士了,于是人们又推荐了舜。

有人说舜生于诸冯(或今山东潍坊诸城市北),还有人说舜生于姚墟(或今河南濮阳东南),我们不知道哪一个对,但总归应该是在今天山东、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那个时候,这一带是东夷人的地盘,所以《孟子·离娄下》说舜是“东夷之人”。

舜的母亲早死,父亲瞽叟((gǔ sǒu)又娶了妻子,生了个儿子叫象。瞽叟会偏爱后妻和幼子,这母子俩也会恃宠而骄,这本不足为奇,但令人诧异的是,瞽叟竟会跟他们合谋屡次要害死舜。考虑到瞽叟虽然是个瞎子,但却能娶了一个又续娶一个,这在今天的普通人家也不太容易办到,可见他家可能很不一般,所以他们对舜的谋害应该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偏向。

舜也知道父亲想杀死自己,所以处处小心,使父亲“欲杀,不可得”。他脑瓜好使因此总能化险为夷本也不足为奇,但难得的是,舜并没因此就记恨父母兄弟,反倒“顺适不失子道”,所以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以孝闻名了。毫不夸张的说,他之所以会在三十岁的时候被举荐给尧,主要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孝名。

当然,舜也确实不白给,不仅他居住的地方“三年成都”,而且在他的影响之下,尧二女“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到了这个时候,尧才赐给他絺(chī)衣、琴和牛羊,为他修筑仓廪,算是把当初所欠的嫁妆给补上了。后来,到了舜被举荐后的第十七年,尧又让他到身边来帮助自己管理百官、处理政务和外交。这样又过了三年,尧终于不再管事,“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了。

又过了八年,尧死了。舜把都城平阳(或今山西临汾襄汾县陶寺村)让给丹朱,自己避居到“南河之南”去了。但是,天下的诸侯都只去朝觐舜,打官司的人也都只到舜那里告状,还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完全不把丹朱放在眼里。三年之后,舜也不得不承认这是天意所归,这才取代丹朱,彻底完成尧舜禅让的过程。

我们只能说,《史记》和古本《竹书纪年》的说法哪个符合历史事实,现在还没法判断,需要继续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