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本大阪房产投资:富人区的变迁

来源:二三娱乐

日本买房、日本房产、日本置业、日本民宿、更多日本资讯请每日关注我们

街区的人气在发生变化

在以前,日本郊外的住宅区被称为是“憧憬的住宅区”,但是现在在日本是喜欢居住在市中心的趋势。市中心周边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暴涨,而郊外的住宅区则呈现出下跌基调。所以出现了以前是宅邸,现在是空房林立的街道,以前荒无人烟地方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区域。

街区的兴衰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居民收入(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最受欢迎的区域居民收入很高,而不是这样的地区的居民收入比较低。这一“居民收入”是日本总务省在“市町村纳税状况的调查(1975年~ 2013年)”,按照市区町村的内容进行记载的每个纳税义务者的课税对象所得的平均值得出的收入情况。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哪里是“富人区”。在以下的报道中,我们使用该资料的调查结果,看看大阪市以及府下的其他市区的“富人区”变迁的历史进程。

【比较年代】

1975年

1991年(泡沫时期)

2007年(雷曼事件前)

2013年(雷曼事件以后)

【1975年-泡沫期】收入高的人群普遍住在郊外,而不是城市中心

首先,将1975年的大阪市和郊外进行比较。

当时,大阪市的纳税义务者的课税对象收入(以下称为“收入”)为151万日元(约92,530人民币)。这个数字与大阪府下的其他城市相比,并不是很高的数字,除了大阪市以外的32市(当时大阪狭山市是狭山町,大阪阪南市是阪南町,正确应该是30个市2个町)中有一半以上(18个市)的收入超过大阪市的收入。

其中豊中市、池田市、吹田市、箕面市等北海道地区和新城市建设较多的河内长野市、大阪狭山市(当时为狭山町)的收入比大阪市多20%以上。这6个城市的“富人度”比大阪市高。

接下来比较的是1991年,也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一年。

大阪市的居民收入是379万日元(约232,233人民币),是16年前(1975年)的2.5倍。但是在收入金额方面,超过大阪市的其他城市从18个市增加到了22个。“富人度”高的城市与1975年一样,一直是以上6个城市。也间接的说明了大阪市的人气比1975年还有所下降,郊外的人气也没有发生变化。

【雷曼事件】人群从郊外到市中心,大阪市的“富人度”上升

接下来比较的是2007年,这是雷曼事件发生之前的一年。来到这里,大阪都市之间的平衡发生了变化。

2007年大阪市的收入为331万日元(约202,821人民币),与泡沫时期的收入进行比较的话是呈现降低趋势的。但是与1975年相比,比大阪市的收入高的城市只有11个市了,曾是“富人区”的6个市,在2007年没有了豊中市、吹田市、箕面市的3个市。

最后是用2013年的数字来进行比较。

大阪市的收入是315万日元(约193,017人民币)。虽然比雷曼之前更加消沉,但大阪府下的其他城市更低。与1975年相比,所得金额超过大阪市的市减少到16个市,而在1975年比大阪市收入低10%的城市只有2个市(门真市、泉南市)。总之,2013年以后大阪市相对来说变成了“有钱人”的城市。

【综合】大阪市的极端倾向现象,对于购置房产来说是个机会

综合表述,在经济泡沫时期,大阪府下的大阪市以外的城市收入增长比较大,在雷曼危机时期这种趋势出现逆转,大阪市的收入增长。作为最近的趋势,可以说“大阪市开始变得更加富强”。

在日本因为少子化(低出生率)导致买家减少,但是在城市中心地区以塔公寓为中心的供给增加,随着日本高龄化现象不断增多,对于远离车站的物件多数人敬而远之。围绕日本大阪房地产的各种环境来看,从梅田(大阪)到以天王寺为中心的大阪市中心的人口和财富不断集中,郊外新城市的衰落现象今后也会继续下去。今后,被大阪市追赶或者超过的城市一定还会增加,大阪市中心部的“集中化”的潮流是无法抗拒的。

但是,从找住房的人来看,这反而是好消息。如果选择住在郊区,那么价格也会便宜很多,虽说是“郊外新城市”,但到大阪市中心的交通仅需1个小时左右。如果能接受这种程度的移动,房地产就非常容易找到了。比如比较大的一户建、二手房、店铺等房产,在郊区各式各样的房产可以满足要求,而且价格优惠,但是如果考虑到将来的资产价值、生活品质、便利设施的话现在在大阪市中心购置房产还是比较有利的,毕竟潮流在悄悄发生变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