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15年11月13日 07:52-08:10,13:00-13:30
阅读书目:《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白俄」 S.A 阿列克谢耶维奇
阅读页码:1~47页
阅读目标:想了解这本书里的故事。
书摘:
1.目前用石棺封住的四号反应炉炉心,仍有大约二十吨核燃料,没有人知道里面的情况究竟如何。
石棺制作精良且构造独特,圣彼得堡的工程设计师也许该感到自豪。但是石棺并非在反应炉现场由人力所建,板块是借助机器人和直升机搭建的,因此一开始就有裂缝。根据数据显示,现在总共有超过两百平方米的漏洞和裂痕,放射性粒子持续外泄……
石棺会不会崩塌?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至今我们仍无法进入石棺或接缝处检视。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如果石棺崩塌,后果会比一九八六年严重。
——星火杂志第十七号,一九九六年四月
2. 我们是空气,我们不是土地……
——马马达舒维利
心得:
本书大的历史背景是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点二十三分五十八秒,苏联南边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反应炉发生爆炸。对于靠近此核电厂一千万人口的小国白俄罗斯来说,那是国家级的灾难。
这部分的主人公是参加这次灾变灭火行动的已故消防员瓦西里·伊格纳坚科及其遗孀露德米拉·伊格纳坚科,一对新婚不久的深爱对方的恋人,丈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强烈辐射(他们当时以为只是简单的火灾),怀有身孕的妻子为了陪伴丈夫不顾及自身安全,在莫斯科辐射专科医院照顾爱人,可14天后,瓦西里还是在经受苦痛后离开人世,妻子肚子里的女宝宝也因为辐射在出生后不久离开了.....
故事感人,情感真实,描写细腻,看的眼睛湿润了。为这对爱人的遭遇心痛,对他们的感情艳羡。
我还联想到了天津爆炸时的年轻的消防员战士,英勇的“逆行者”,爆炸发生的时候,我不敢去关注,因为我讨厌悲剧。最近每次坐地铁,站台大屏幕上总会播放在天津大爆炸时牺牲的消防员,真没想到他们竟然那么年轻,才十八九岁,多好的年华,看到他们生前的音容笑貌,总是忍不住惋惜,心痛。
还有一个朋友,可能因为住的离爆炸中心太近,在爆炸中受伤,肋骨多发性骨折,肺部组织部分切除,这些是他住院一个月后出院那天才知道的,那天我久久不能平静,不知道是因为他初恋男友的身份,还是因为没想到天津大爆炸的影响会这么严重......
这段文字让我想了好多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