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遇见什么,什么就变成他的一部分,这就是成长。
这句话是我根据惠特曼的小诗该了一下,因为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就是这句话改变了我对孩子写字的焦虑,因为我的焦虑会变成孩子的一部分,所以我要改变。昨晚赋予陈小冠权力,给妈妈打分,我的目标是“不发脾气不打孩子”,然后攒够7个小星星,换取一件礼物。总是这样哄孩子的,现在反过来被孩子哄,很有趣。
重要的不是你怎么想,而是你怎么做。
昨晚一开始写作业,陈小冠就提出要画《黄山奇石》的思维导图。因为昨晚就提出要画,我没有同意,而是让他背了30分钟课本。这次又提出,我就同意了。在他画的过程中,我很矛盾,我觉得应该先写作业最后在画,同时我也知道,写完作业也没有时间画了,心里只想着催着睡觉了。不过我现在写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应该先写作业再画画,而且应该坚决执行。我想起晓静老师给我们讲课,坚持你的底线。我的底线没有坚持住,还把责任推给作业推给孩子,其实错的是我。
惠特曼的小诗 《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或者连绵很多年。
或者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还有那青草,那绚丽的朝霞,那红色白色的苜蓿草,以及那菲比鸟的啾鸣,
还有那三个月大的小羊羔,淡粉色的一窝小猪,小马驹和小牛犊,
还有谷仓空地上或泥泞的池塘边那叽叽喳喳的小鸡一家,
还有池中好奇的鱼儿,以及那美丽的迷人的湖水,
还有池中的水草,优雅地摇曳着
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了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四五月间田地里的幼苗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还有冬季浅黄色的玉米苗儿,
缀满花朵的苹果树,以及路边最普通的野草,
从小旅馆踉跄而归的醉老汉,路过这里到学校去的女教师,
途经这里的争吵的男孩子,整洁而面带羞涩的小姑娘,
以及他所看到的城市和乡村的一切变化。
母亲把一盘盘喷香的菜端到餐桌上,言语温和,穿戴整洁,
走过时身上和衣服上散发出健康的芳香,
父亲强壮,自负,魁伟;吝啬,
爱发脾气,不公正,
急促而响亮的言谈,苛刻的讨价还价,耍手腕的本领,
那无法否认的慈爱.
日落时远远看到的高地上的村庄,
中间的河流,阴影,光晕,雾霭和夕照,
近处那些懒懒地顺流而下的帆船,
纷纷翻滚的波涛,层层迭迭的彩云,孤单地呆在一旁的紫酱色霞带,
地平线的边缘,飞绕的海鸥,和海岸泥土的馥郁,
这些都变成那个孩子的一部分。
那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
他正在走,
他将永远天天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