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其地位我想大家都已经很了解吧,一个蒋介石都得忌惮三分的上海滩“地下皇帝”。
其传奇的一生就算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民国也堪称奇迹,用现在的话说活脱脱的“屌丝大逆袭”。
一个农村娃娃,自幼父母双亡,流亡失学,胸无点墨连吃饭都成问题,却在短短十数载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下王国,成了当时整个上海社会的奋斗榜样,以至于当时的青年,曾喊过“做人要做杜先生”的口号。
要注意喔!关键点是他做黑帮老大,做到连老百姓都认同了,拿来当榜样了,不得不说其是黑帮界的“一朵奇葩 ”。
一个人本事再大都大不过一群人,所以说成事得靠有效的分配借助自身的周边人力量,要想借助别人,“交情”就是必不可少的纽带,也可以说成是“得人心”。
那他是怎样存交情、得人心?
一:做一个不傲慢的人,为此杜月笙曾讲过这样的话:“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很多跟杜月笙打过交道的人,初次见面总会吃惊“杜先生”太谦虚了,看起来完全不是个黑帮老大的架势,为此后来都成了“杜先生”的忘年之交。
二:知恩图报,虽然在争夺利益时,可以跟前辈张锦湖闹的你死我活的,私下却也经常登门拜访不伤和气。
对于后期已经失势的青帮师父陈世昌,不光定期给生活费,大事小事也常常去问问他的意见,陪他聊聊龙门阵,宽慰宽慰老人家的心。
对于其直接“伯乐”黄金荣,更是一生都对黄金荣毕恭毕敬,从来不敢违逆。
三:颇仗义疏财,而不是做个守财奴,为此杜月笙曾说过:“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所以对于上层、头面的人物,杜月笙向来是倾力结交的,有求必应,对于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伙伴更是倾囊相送。
相传杜月笙还是个底层小兄弟时,经常拿的自己赚的钱,找到以前的那些穷苦朋友,这个送点,那个送点。
同时杜月笙还经常接济那些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们,为此很多后来发达了,杜月笙落难,都常念旧情,对他常常施以援手。
至于当时“存交情”有多夸张,从1931年夏天,杜氏家祠举行开祠盛典时就能很清晰的看出来,存的交情真不少。
六个大队的仪仗队从华格臬路出发,第一大队由几十面两丈见方的特大国民党旗和杜字旗作前导,每面旗由4人抬举,前后左右用100多辆自行车护卫。接着是由法租界和公共租界巡捕房派来的英、法、印、越巡捕组成的骑队。
其余五个大队是由警察局的保安警察大队,陆、海军的军乐队,陆军第五师和吴淞要塞司令部步兵各一营。还有救火会、童子军、缉私营、侦缉队、工会等组成的队伍,以及各团体的旗伞。
现场还有上到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军政部长何应钦、外交部长王正廷、实业部长孔祥熙,各省主席,以及曾经的北洋军阀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吴佩孚、张宗昌、张学良等,下到淞沪警备司令、警察总监,都送来了牌匾。
微信公众号开通啦:mikiopp
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