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了头条上的几篇文章,个人感受是,作者的内在储备要足够,才能撑起一篇篇的好文章。
从格式上说,要分部分讲,1,2,3或者小标题,每部分配图,给人感官上创造舒服和愉悦。一般前面导入,中间3部分,加上尾部总结,大概1500-2000字比较适合。如果中间分部较多,如有篇文章讲哪吒12点,每部分就控制字数,否则太过冗余,有耐心看完的不多。
内容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要有知识增量,不论观点,金句,引用。素材上吸引人,名人故事更优。这里,尤其是引用,一篇文章多处引用不同人的话,没有存货是真的写不出了的(感觉自己凉凉哒)
总之,格式上舒服,内容上有增量,对写作来说要积累才是长久之计。
另,看过别人写的几篇分析。
详尽的分析每一篇文章,如何引题,为什么采用这个案。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分这样的结构,每部分的构成是什么。结尾如何,总体是以理服人还是以故事有代入感等等。分析的太透彻。
这一点,要学习。我自己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浏览文章只是扫读,但是写文章要精细化操作。
而且,凡事榜样拆解,越细越好,这样一步步的模仿、学习才会更加顺利。如果上来就是网眼比较大的网,最后是留不下精细的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