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不屑于各种摄影师拍摄的各类山区人文的作品,甚至看都不想看到,或许是那些照片刺痛了来自山区的我可笑的自尊心。当时总认为他们在消费那些人们,以其无法改变的艰难生活环境来成就他们的摄影生涯。
直到后来我看到阿卓志鸿拍摄的人文纪实,直到后来偶然看到三个小孩并不由自主的举起相机拍了他们......我说不上改变的是什么,只是觉得,他们目光清澈,笑容干净,为何不记录下来。
我开始放下对这类作品的偏见,并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记录者,将遇见过的那些真挚与淳朴都好好的放进时光的相机里。
1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这就是那张提到过的照片,2015年暑假郊游时偶然遇到的。他们身后是一个小水塘,从左边山坡上“噗通”跳下来,在水塘里扎一个“翁米子”(就是在水下憋气),然后蹿出水来,趴在这块大石头上歇气。阳光照耀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上,晶亮的是身上的水珠和清澈的眼睛。
今天又去了那个村子,我在想是否还会遇到这三个孩子,即便遇到了,大概也认不出来了吧。只希望他们都快乐的长大,事物变迁,本心不变。
2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这三张照片拍摄于一个集中安置点,曾经他们居住的地方类似于悬崖村。我们常说贫穷限制了想象力,事实上无法改变的自然环境才是他们最大的限制。
都说教育扶贫才是扶贫的根本,搬到新的地方,意味着这些孩子可以接受更好一点的教育,可以有更广阔一点的天空去翱翔。他们的笑容真的非常有感染力,你看不到一点的杂质,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什么东西也比不来的。
3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这组照片中有几个孩子,他们有特别伟大的父亲和母亲。这个村子很难找到一块特别平整的地方,通往这个村子的路,陡峭而狭窄,听说有的村民几十年也不会走出去一次。那几个孩子的父亲是一对兄弟,为了给村民们修建文化广场和村委会,无偿地捐出自己稍微平整一点的地基。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这些孩子的身上你可以看见善良,可以看见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他们长大后也许会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甚至更加优秀,他们会走出大山,但也会对那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这是那两兄弟中的弟弟
4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这两张,与母亲有关,其实也是看到就拍了。
我听妈妈说过很多关于外婆的故事,和蔼的、善良的、睿智的妈妈的妈妈。一个人在外求学,不顺遂时总希望父母在身边,当初不管不顾的想飞到外面世界的心,都变成了想离家近一点,再近一点。我有时会想,妈妈会不会偶尔也想起外婆,想和外婆说那些她的苦她的喜乐。
只希望所有的母亲啊,都万事顺遂,平安快乐。
5
目光依旧,故事万重歌里唱“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这是我第一次拍到这样的照片,朋友都说,被老阿妈的笑容治愈了。
我记得那天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被她眼里的光彩吸引了,那种干净的眼神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就像天上的星星,但你却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到很多故事,看到一个人,平凡却不平淡的一生。
等到暮年,你又希望别人从你的眼神里看见什么?
而我只愿你年老时,目光依旧,故事万重。
呐,感谢你看完我潦草的记录呀!
我是小虾,一个半年也不更新一次公众号的懒鬼,一个喜欢五月天却一首歌都唱不好的跑调王,一个喜欢拜仁的伪球迷,一个喜欢用照片记录的十八线小摄影师,一个喜欢用文字见证却没有生花妙笔的伪文青。
若你有故事,欢迎讲给我听。
若你不愿,闲聊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