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窥私募基金

来源:二三娱乐

在中国,一提到私这个字,总容易联想到自私、阴谋以及不为人知的的小圈子。

私募基金在中国至今为止还是个敏感词,尽管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入股黑石集团,说明政府也在尝试这种投资方式,但是让政府主导,总会培养出一些人不所知的腐败,并且这样也不利于培养有效的金融安全机制。

中国政府自从朱镕基改革之后,一直很喜欢赚钱,没有任何市场行为的政府投资公司,用基金的名义,开辟了财政的另外一个渠道,做些政策有限制自己作为政府又不能搞的项目和领域,于是,小金库在各大国有企业盛行无比。

在我看来,中国私募基金至今这么带着灰色的外套,和社会的医疗保险机制,以及退休金,社保金,甚至是住房公积金等一系列的与全民福利有关的沉淀资金的缺乏有关,也与政策的保守有关,这也是导致市场贷款利率居高不下,制造业大量倒闭的原因之一。

私募基金的存在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加速企业的优胜劣汰。现代的时代不再是白手起家的时代,而是一个属于资本寡头的时代,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待社会贫富差距,也有利于资金聚集到资本累积型行业,这些行业大部分引领着社会的进步,类似于汽车、能源、航天航空等。

从私募基金的操纵形式上来看,募集资金,配比负债,收购企业,最后高价出售。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体现了资本的力量,虽然不创造财富,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优化了资源配置。

像杠杆收购天王KKR就进入了平安保险、蒙牛,黑石集团和高层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凯雷集团也入股太平洋保险,雅士利等,这其中没有made in china,说明国内在这一方面落后并且对国内民间资本有着不正常的限制。

防民甚于防贼的思想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和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