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天前的周六,在家陪孩子,利用间隙做家务,到了中午有点累,不想动,犹豫了一会儿,理智战胜情感,下午去参加了新经济论坛,在论坛上听投资项目,听大咖发言,外围闲逛时还遇到发起人,主动上前闲聊了几句。论坛后找了家咖啡馆在嘈杂的环境中制定完未来1个月的计划。地铁上又与朋友聊了一会儿他很感兴趣的项目。
周日,上午依旧陪孩子,中午参加同事聚会,太Happy!下午接着做了一个预约好的职业咨询,之后接待了远道而来的亲戚,晚上与家人一起外出用餐,回到家协助母亲帮孩子洗漱,睡前看书半小时。
周一,一整天的工作中间穿插了两个会议,下午与客户确定晚上做咨询,下班后发完公众号文章,赶往咖啡馆先做好资料整理同时等待客户,进程很顺利,源于她敏捷的思维和较好的总结能力,我预估了一下时间,再增加半个小时咨询就可以完成,而不用拖到第二次,于是附赠半小时,完成时已8:40,回到家,陪孩子玩耍、洗漱,睡前听音乐。
自从开启斜杠生涯,基本上就是这样忙碌,我原先以为安排不进的学习时间、咨询时间、交友洽谈时间、写作时间都可以见缝插针的安排进原来的生活。
** 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只要你觉得做的事情值得。**
02
干嘛那么早的就给自己贴上标签呢?遇到事情就说不行,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同样的事情在别人身上能行,为什么换成是你就不行了呢?
如果遇事总是否定思维先行,久而久之,自己就会受困于亲手编织出的藩篱,发展之路严重受限。
如果遇事总是消极思想先行,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抱怨、焦虑的恶性循环,明明能够做好的事情,因为负面情绪的困扰反倒做不好了。
人们常常就是这样自我设限的:
-
这事情是男人干的,我一个女人怎么行?
** 敏达**老师问:看看这件事请是要拼体力还是拼脑力,如果是前者那就不勉强,如果是后者,跟性别无关。 -
工作8小时,带孩儿4小时,我就没有时间学习了。
** 敏达**老师问:那你有时间看手机吗? 如果有时间刷朋友圈,逛淘宝就有时间学习,只是你需要练就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新技能罢了。 -
我正在备孕,一心想生孩子,不想考虑职业发展的事情。
** 敏达**老师问:思考跟生孩子冲突吗?你把现在、未来几年的事情做一个全盘的考虑,把职业发展趋势做一个整体把握可以为孩子营造出更好的养育环境呢。 -
我是宝妈,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于是不可能在职场上有较为好的成长。
** 敏达**老师问:当妈妈后就不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吗?除非你不想要现在的工作,否则要么你主动放弃,要么是雇主放弃你,不进则退的道理你懂吧? -
这件事情太难了,我肯定不行的,要是别人知道了,会笑话我的。
** 敏达**老师问:人家笑对你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吗?事情有难度,不过可以试一试嘛,如果去做这件事情对你是有帮助的,过程即收获。如果突破了这个难点,说不定会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以上正是积极与消极,负向与正向思维的交锋。
03
保持乐观、积极正向、持续行动......是我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想分享的几个关键词:
** 保持乐观**:“遍观世上人、事、物,皆觉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乐观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相信事情有好的一面,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应该是保持开放性的心理前提,相信除了现在的状态以外还有其他可能。在有些时候乐观可以等同于希望。
** 持续行动**:我咨询过的很多的客户,他们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只想不做,想,依赖于卓越的思考力、逻辑力,如果一个本来就思路混乱的人整天闭门造车似的“思考”,那么只能称为胡思乱想,越想越纠结,越想越混乱。他们要么求助于专业的咨询师,要么就要开启行动,在行动中试错,提炼,总结,启发新思考。当然最好是通过咨询明确方向了之后再采取有效行动。
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