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妈妈与孩子成为知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泰戈尔说“妈妈,您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倘若所有的母子都可以这样,是多么幸福啊!
可是,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
孩子,有烦心事,会选择告诉朋友,而不是妈妈。
孩子,有什么新鲜玩意,会选择和同学分享,而不是妈妈。
孩子,有什么看法观点,会选择和闺蜜谈论,而不是妈妈。
……
其实,孩子很单纯,和妈妈亲近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谓的代沟?可以不存在的呀!
适时扮演孩子的同龄人,是和孩子成为朋友的前提!
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妈妈带孩子去朋友家里做客,朋友问这个孩子:“小朋友,今年几岁了呀”?
“5岁”,孩子回答。
“那你妈妈呢?”朋友问。
“妈妈也是5岁!”孩子大声说。
妈妈怎么会是5岁呢?这位朋友百思不得其解。原来,这位妈妈跟孩子说过,“你第一次做孩子,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因为宝宝你的出生,我才做了妈妈,我做妈妈的时间和你成长的时间是一样的。”
是啊,第一次做妈妈,谁能保证自己是完美的呢,都不过是在实践中学习。不妨放下长辈的身份,发自内心像孩子一样满怀好奇与求知。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蹲下来说,要比俯视好的多,孩子也会听得更认真。把孩子当作朋友,孩子也会把妈妈当朋友的。
我很幸运,从小到大,有一个“同龄”的妈妈,我们总是能玩到一块,那样自然快乐,那样无拘无束。我们就像是两只单纯的小猫,一起闹,一起笑,一起读书,一起思考,一起成长,做什么都欣喜万分。
妈妈的陪伴是最好的启蒙,是心灵成长的必需!
记得那时我读小学,有时候作业很多,要做到很晚,做到很困。于是,妈妈放弃了晚上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和我坐到一起,我做作业,她看书、做鞋。妈妈知道,在一个家庭中,孩子一个人做作业,而大人看电视娱乐,那是不利于孩子学习成长的。妈妈这样的举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仍然记得在暗淡的灯下,咱们度过的那些寒冬,那段最温暖的记忆。
邻居家妈妈出去找朋友玩的时候,妈妈陪我读《木兰辞》。
邻居家妈妈长年外出打工,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而妈妈宁愿更辛苦,也绝不留幼儿孤苦。
邻居妈妈可以潇洒得不用做饭,而妈妈为挑食的孩子煞费苦心,只为了那独特的妈妈的味道。
我成长路上的每一阶段,都有妈妈陪伴的记忆。成长是苦涩的,但是母爱是甜蜜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驰骋职场,又要拼事业,又要做好妈妈,确实非常辛苦。杨澜的育儿就很成功,她在书中提到,她在儿子18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一本孩子的成长日志,其中写满了18年来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脚印。其实,每个人陪伴孩子方式都可以不一样,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那份心。
走进孩子心灵深处,耐心地启发引导!
一种是活泼开朗,喜欢交流的孩子,另一种是,极其内向、敏感,甚至是叛逆的孩子,哪一种更容易得到大人的喜爱呢?一般是前者。而后者,由于不正确的表达,内心的需求父母看不到,不了解,而隔阂就是这样产生的。
而年少的我就属于后者,太内向,胆小如鼠,不懂事,懒惰,等等这样的标签 。直到有一次,妈妈跟我说,“我明白了,其实宝宝很乖,很懂事的,只是不善表露。”,而且还鼓励我说“人的性格没有好与坏之分,那些不懂你的人,不要管他们,咱们认真做我们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有多少懂事,藏在了孩子的日记里!
之后,我才知道,有一次妈妈整理我的衣橱,无意间掉出了一个笔记本,很旧,锁已经坏了,纸张倒了出来。
正好看到我歪歪扭扭的字:
“不记得有多少次,周末的早晨,我还没醒来,妈妈已经去田里干活了……”
“妈妈为我历尽艰辛,受尽苦难,我一定要快快长大,保护妈妈……”
“这次期末考试倒退了好几个名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下次我一定要努力……”
“怎么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太笨了,总是让妈妈不高兴……”
“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不告诉妈妈……”
……
到这里,妈妈早已经热泪盈眶,再也翻不下去了。原来表面上看起来懵懵懂懂的孩子,是这么的懂事。而从那以后,我学会了凡事与妈妈探讨、交流。
不善言辞的妈妈,想要了解孩子,也可以通过给孩子写信的方式,信是温柔的,字里行间的关爱,用另一种方式打开心灵的桥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句平等的道歉,奇迹般得拉近了孩子的心!
妈妈的误解,犹如排山倒海般向孩子袭来!
让孩子受伤最深的,不是老师的责备,不是同学的欺负,也不是亲戚的比较,更不是遇到了挫折,而是妈妈的不理解。
小时候,有一次,妈妈误解了我,那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痛,事后妈妈竟然向我道歉了,那一次,我不知所措,只记得眼泪忍不住得往下流。那一刻,一种很特别的感动包裹着我,似乎所有的委屈都值得了;那一刻,我被妈妈的行为震撼了,佩服得五体投地。妈妈说:“生活中,不管承担什么角色,都要做个谦逊的人,孩子犯错的时候,固然应该批评,引导改正。妈妈也有不正确的时候啊,误解了孩子道歉,不是理所应当吗?” 当妈妈以一个平等的朋友的身份与我相处的时候, 我所有的叛逆,所有的固执都放下了。我想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一个可以当朋友的妈妈,一个有共同话题的妈妈,谁不愿敞开心扉呢?
妈妈,是孩子永远的港湾,最好的知己!
冰心说,“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随着长大,风筝的线越来越长,越飞越远,但是那线头,总是系在母爱的港湾里。
“知子莫若母” 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母亲知你甚过自己。有一次在一张合照的里,我认了半天才确定自己,而妈妈一眼就知道了我在哪个角落。有一个人懂我们甚过自己,爱我们甚过自己,这是多大的幸福啊。所以,莫愁前路无知己,知己就在身边!
从此,无论山高水长,心心相知!
从此,你懂我长大,我懂你变老!
愿世间所有的母子都能成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