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見
灵感于写作的人而言,是加分项,但不是必要项。如果仗着灵感来了才写作,写不长,因为总有“文思枯竭”那天。——壹見
年轻时写作,常有一气呵成的快感,下笔如有神助。那时候感觉文字信手拈来。写着写着,忽然有一天文字不听话,千呼万唤始不出来。于是产生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写作这块料”。
文字并非不听话,而是十几年的积累,在文思喷薄中宣告贫瘠,需要补充能量。
灵感在很多领域,可以和天赋、努力挂钩。
1.之于天赋
你不得不承认天赋这个东西很重要,后天的努力可以缩短先天客观的劣势,但无法弥补天赋的灵光一闪。
天赋具有领域性,灵感加上天赋,通常能诞生惊世之作,比如某款手机。
2.之于努力
努力的能量,不分领域,和纵深有关,努力的程度,决定召集灵感的多少。
努力积累,努力思考,努力奔跑,努力了,就像你悉心照料一盆花花草草,时候到了,它会反馈你馨香或者碧绿。
灵感和阅历有关。
阅历浅的时候,思考的深度也不够;阅历随着时间丰厚起来,写的东西自然变得耐读。所以,年轻的时候不要急,多去接触好玩有趣的东西,不要急着追求完成日更。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日更只是应付自己,真正让人回味的,是那些内心笃定写出来的文字,加上灵感的点缀,霎时变得神采奕奕。
以上。对灵感的一些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