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6,有尝试,无遗憾,我在自我增值的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二三娱乐

字数2971 阅读184 评论0 喜欢4


01 缘起


《超级个体》发布前一天朋友圈就被新精英的课程顾问刷屏,恰好第二天培训,中午吃饭跟@李春雨 老师同桌,他谈起了《超级个体》,话音未落,我就马上购买。之后我把它推荐给周围的朋友,事实证明它真的太超值。

其实除了写文章我一直在做将能力产品化、打造个人品牌、心态调试这么几件事情,这些事情也随着对《超级个体》的深入学习而目标更为明确,思路更加清晰,行动力更强大,内心更加坚定。

02 践行的收获


** 能力产品化**

-- 原创文章。从今年9月份开始我在简书写文,期间向“生涯研习社投稿”,后又成立了自己的公众号,每周产出2-3篇,在学习超体后能够做到每天产出1篇并且文章的质量不错,篇幅在2000字左右/篇,多篇文章上简书“热门文章”阅读量过千。文章在公众号、简书、QQ空间、新浪微博同时发布便于传播、扩散。

-- 收费职业咨询。学习生涯咨询满打满算已经快8年时间了,期间做过很多公益咨询,也做过很多专项经费支持的咨询,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费咨询是从10月份开始的事情,收费,能筛选掉一批自我改变动机不强的伪客户,能够保证咨访双方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咨询,是保证咨询质量的底线,也可促使咨询师快速成长。结果思维让我更加坚定了这条路径。

-- 职业生涯规划微课。这个事情的启发来自于古典老师直播前在群里说语录体是未来的趋势,结合产品化的结果思维我决定在辞旧迎新之际做一期公益微课“聚焦梦想能量场,调频2017职涯发展”,帮助学员调整生命频率,设定新年愿景,制定落地计划。
链接资源

突然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其实每个人的能力才华在最开始都没有太大差异,后来之所以差距变大是因为他们各自背后的资源不同。

我们做事不能只为有事做而做,如果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的负责人的话我必须有一个既定的目标,舍得一身剐,辞职下海的人为什么比兼职的人容易成功,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很多时候只能“豁出去”,把面子拿下来揣兜里去求得别人的支持。

让我们培养和拥有“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的能力:
产品能力,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优势封装成可以交换的产品,给产品估值,标价。当产品不够好的时候,别漫天要价,当产品足够好的时候考虑涨价。

营销能力,把自己卖出去,王菲说:“我们都是出来买的”,试着建立个人品牌,不论走到哪里,换了多少家单位,品牌始终是自己的。让别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相信你能做得好。

运营能力,公司要可持续发展,公司经营者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掌握新趋势。还得严格自律,哪些事情对公司发展有利,哪些个人行为有损公司利益。个人不再是单独的个人,而需与公司紧密相容。看看那些以倒闭告终的企业,那些内部管理混乱的企业都与老板的随心所欲以及人性的弱点有极大关联。

这一瞬间的想法促使我去寻找新的可能性,我和天使投资人交谈,他给了我不少建议也可能会链接到新的机会,我和国内顶尖公关公司蓝色光标的金牌PR一起对“敏达职涯”公众号进行重新定位,这些尝试完全是超出预期的。

我还接到了来自企业的生涯咨询,他们把需要进行职业生涯咨询的员工送到我这里来,由我来为他们理清个人发展思路,解决工作后劲不足等职业问题。量虽然不大,但这于我都是新的尝试,让我兴奋。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近段时间找我合作的人特别多,企业内训、高中生生涯规划、大学生游学计划、教师培训、社群分享......也许这就是资源的聚拢效应,当影响力扩大之后就能将资源引流到此处,前提是他们能认可我的个人能力,相信我的人品。

** 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思考**

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自由业态文章,可以说是这一年,对我改变最大的认知。自由业态这是每个立志成为超级个体的人的奋斗方向。
“人和组织的关系有三个层次:雇佣-不得不为你干;交易-选择为你干;共创-我们一起干。自由职业态的自由是指自己的能力达到了能与企业自由交易的程度的状态,自己成就了组织,组织也反过来成就自己。”“他们一样很自由,之所以不辞职自己干,一方面因为组织给了他们宽松的环境,一方面因为他们意识到,个人的能力要在组织的平台上才能更加放大。”
坦诚的讲,这几句话对我这样的长居事业单位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确实很少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是我的思维盲区。工作、个人、组织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在现有条件下怎么去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许还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但可以先实现自由业态。

03 好用的小工具


  • 清零书架

职场清零的4个方式中:清零能力、清零简历、清零领域在之前都做得勉强合格,唯有清零知识做得不好,为什么?因为一整墙的书那是我的骄傲,我因为看了那么多书,储备了那么多知识而傲娇!
书,从来不扔,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我从来就是悉心保存,定期维护。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迟疑了,想了想其中的道理表示认同但始终没有行动。直到12月17日,才狠下心来清零了书架,只留下一些经典。知识迭代速度那么快,过去掌握的很多已经过时,用过去的观念和知识指导现在无异于刻舟求剑。

  • WOOP模型最有印象的是WOOP模型,简单易学,愿望Wish、结果Outcome、障碍Obstacle、计划Plan。寻找一个你内心的愿望,设定一件最想完成的事,如果达成,最好的结果是什么?尽情畅想梦想成真的喜悦,思考再现实目标过程中,最担心发生的障碍,脑子里语言最好的和最坏的情况,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计划。

梦想为什么不能实现,是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路途中的障碍。心怀梦想没有错,到处去宣扬自己还没有眉目的梦想却不是明智之举。
梦想跟谁说?朋友圈的平均水平就是你的水平,跟有些人在一起能量特别正,跟有些人在一起总是被他的怀疑、抱怨等负能量淹没。有的人特别理解你,总是支持你,有的人对你充满了不屑、嫉妒甚至是嘲笑。

花有百样红,人有千万种,跟什么人交往这是自己的选择,梦想跟谁说,怎么说,才能增长自身能量而不是自我消损,我认为这是在个人奋斗途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古典老师说:梦想跟那些圈层比你高一点的人、能加持你的人说是比较好的。

在看到这句话之后,恰好我有在阅读时看到另一句话:僧人的朋友问:“怎样才能得到上师的加持?”僧人答:“在能加持你的人的目光下做事。”

  • 碎片化时代的精力管理精力充沛是一种自我管理能力,很多时候人的疲惫都是因为没有安排好时间,没有主动管理精力。为了让精力更好我开始主动的在工作间歇安排休息时间,起来活动活动筋骨,喝杯茶、吃点零食,调节情绪,恢复精力。把睡眠排在第一位,特别是午睡,中午不睡,下午崩溃,我太了解自己了。

  • 精力管理的最上两层是思维-意志,我赞同古典的说法:“工作倦怠者休假不一定有用,往往会加重倦怠,因为他们往往缺乏意志力精力,** 需要在工作中寻找意义感**,而休假加重了工作的无意义感。”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会乐在其中,外人看着虽然累,但是自己的精神状态却很好,这是真正的内驱力,是神奇的来自精神世界的力量。

04 小结


看见是改变的开始,践行才是改变的抵达;
一开始并不需要多完美,边做边改进;
成为超级个体的道路并不拥挤;
掌握好自己的节奏,调整心态——让它平和而坚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