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家的糗事

来源:二三娱乐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五  晴

兰绘时光手机拍摄

和先生接到公证处打来的电话,说他申请的公证,存在欺骗行为,不予出具公证书,稍后几天会将相关的书面说明寄到家中……

一时之间,和先生欺骗“政府”,欺瞒国家公证机关的糗事,闹得整个移民行政村,人尽皆知。

有人自认为有些见识,他取笑和先生的同时,不忘显摆自己。他说,我以前干过这一行的,公证处出具的公证是具有法律效率的,人家是要承担责任的,肯定要暗访调查的,岂是你随随便便糊弄糊弄就能过去的了的……

和先生听了气得回敬他说,你就是个马后炮,称兄道弟也这么多年了,明明知道我为办房产证,挖空心思跑断了腿,明明知道我要去办公证这件事,事先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卧龙西巷的第一栋房子一共包含五户人家。

这栋房子可谓是“命运多舛”,它虽然在移民区被排在了“第一”,在门牌没有之前就一直以“第一栋”自居 。后来,因为别的房子要发房产证,设置门牌的时候,它还是排在了第一,这一栋房子的第一户人家的门牌号写的是“卧龙西巷1号”。

然而,就是这个总得“第一”的房子,政府一直不给办房产证。

移民办的官员一直在说,它没有在规划的图纸上,属于“黑栋”。

同一时期建起来的一栋栋房子,人家早早的就拿到了房产证,唯独这个“第一”栋,迟迟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各届官员一直在推卸责任,五户人家一直办不了房产证。

因为一直没有拿到房产证,所以整栋房子里的人一直跑在办房产证的路上。

五户人家不得不联合起来,三番五次去移民办讨说法,奈何管事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房子的事情一拖再拖。

直到去年,五户人家更加团结,总是统一行动,每家至少出两个人,一起去移民办领导的办公室里,每次都将那间办公室挤得满满的,大家吵吵嚷嚷的找领导要说法。

移民办的现任官员,在五户人家一次又一次的造访之下,才开始着手解决这栋房子的“历史”遗留问题。

他们派人下来调查,然后准予办理房产证。大家乖乖的听话照办,各自拆掉了自己家房门口的违章搭建,接受一次罚款、二次罚款、三次罚款……

终于,五户人家中的四户人家的房产证拿到手了。当然,我们家的除外。

我们的家,位置在这栋房子的第五家。

房子的资料都是和先生父亲的,和先生的父亲2002年就去世了。

按照常人的想法,婆婆做为公公的妻子,和先生做为公公唯一的儿子,房子办房产证,自然办给婆婆或者办给和先生。

可是哪有这么简单,不管是只办给婆婆,还是房产证上同时写上婆婆、和先生的名字,都得去办一个全户证明。

这个全户证明难倒了和先生。

公公本就是个过继子,他的户籍源头难以找到,与公公相关的上辈亲属,想要找到,更是“大海捞针”。

和先生的大姐18岁就嫁人了,户籍早已迁出,二姐也因为嫁人迁出。大哥的户籍也因为去建筑公司工作早早的迁出,而且大哥也离世13年了,又因为他没有结过婚,他的户籍资料等东西早已销毁。

和先生的家迁居温州至今也有20年了。这个全户证明叫和先生怎么去办?去哪里办?

退一步讲,即使办到了这个全户证明,还要去办大哥的未婚证明,死亡证明,这个证明,那个证明……

和先生请假去了一趟他的老家,他能办到的全户证明里,只有他的爸爸、他的妈妈、她的三姐和他自己,三姐之所以还能在全户证明里,是因为她当年结了婚没来得及将户口迁出就离婚了。

婆婆已经八十多岁了,房产证里,和先生想写上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公公的那一半,他想去弄张公证,与母亲共同拥有一间房子。

鉴于只办到了这样一张全户证明,和先生决定“挺而走险”,他把自己的三姐从上海叫了回来,然后和三姐一起,带着八十多岁的母亲,一起去了公证处。

一路上,他和三姐还再三叮嘱婆婆,要她跟公证处的人说,自己只生有这一儿一女……

第三天,公证处的人过来暗访,问到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人。

也不知道公证处的人是怎么问的,总之知情人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婆婆生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早死了……

我笑着对和先生说,你胆子不小啊,竟敢“欺骗政府”,竟敢挑战权威,你活得不耐烦了吗……

和先生也笑着说,“欺骗政府”算什么,我还把你这个大活人给骗过来过了这么多年了呢……

我又说,看到你还会开玩笑,真好,你这个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心态好,心态好就好办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和先生拿起水杯转身离开的时候,我听到了他的叹气声……

我理解他的心情,这次他不但白费力气做了无用功,而且所花的4430元钱也泡汤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