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喜欢的五句唐诗

来源:二三娱乐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最后一句,是我高中时代最喜欢的诗句。当时毕业同学之间喜欢互写“同学录”,除了在“同学录”上留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之类,还会给同学赠语,我几乎每个赠语都是这句。即将毕业,读大学,感觉人生将会大有所为,这句诗正给人那种开阔的格局、无限的未来的感觉。大学毕业五年了,越来越感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但是我还时时梦想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于是又觉得生活还有很多的豪迈与希望。

2.“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最后两句。读整首诗,很多感慨,很多经典的句子。比如“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等等。以前喜欢李白,觉得他写诗神来之笔,才华横溢,有如天之骄子。不太喜欢杜甫,感觉他好像文采不足,硬靠努力,磨出文章。后来却越来越喜欢杜甫了,可能是发现天才太少,我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能磨出那么多诗也真是够厉害。再后来喜欢杜甫甚过李白,李白诗好像过于飘逸,而杜甫的诗很厚重,很温暖,饱含感情,也很有文蕴。从初中开始离家求学,到现在15年了,我和家乡越来越远,曾经熟悉的伙伴、熟悉的亲人,还有熟悉的故乡,现在已经陌生了。中国正经历着“大迁徙”,很多在城市里的人,成为浮萍,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读了这两句,那种恍如隔世、前途渺茫之感,顿然升起。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来自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对比于前面“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两句诗,虽然写的是风雪之夜,却给人家一样的温暖。简单、清贫的柴门里,有等待主人回家的犬,应该还有屋内摆好饭菜的家人。虽然外面萧杀寒冷,大雪纷飞,但是有家人的等待,雪好像也变得温暖了。记得小时候,在北方的家里,每年冬天都会下大雪,我和弟弟穿很厚的棉衣棉鞋,戴上棉手套,去玩雪堆雪人打雪仗。从来没觉得雪是冷的,只觉得雪给人无限的喜悦。有一首类似的诗,也很喜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可能是在林立的高楼中,那种置身于自然之中,空旷、高远、清静、温暖的感觉,更加令人向往吧!

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来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因为讽迎佛骨被贬潮州,至蓝关时大雪阻路,更觉前途难卜。这时来送他的侄孙韩湘到了,韩愈即作此诗示侄孙湘。韩愈没有因为自身的遭遇而抱怨不平,而是慷慨而去,做好了客死他乡的准备-“好收吾骨瘴江边。” 他有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凄惨年。” 这句颇似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韩愈的正直爱国由此可见。我个人最喜欢的文人是苏轼,而苏轼的大偶像就是韩愈。苏轼曾写过,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直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苏轼认为他和韩愈平生多谤誉,因为同是摩羯座。两人的人品才华已经为人称道,恰好我也是摩羯座,不由得不对两位古人有更多亲近感。

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来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诗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很是喜欢,尤其长诗《琵琶行》、《长恨歌》。中学时学的这首《钱塘湖春行》,只是觉得这几句对仗工整,韵律好听。后来到上海上学工作,就近去了几次杭州西湖,感觉西湖真是美如画,难怪那么多文人墨客都要来描写一番。有一次大概就是春天,刚从西湖旁边的博物馆走出来,博物馆里陈列了一些河姆渡文化的陶器等等,走在西湖的苏堤、白堤上,感觉到时空穿梭变化。我努力回忆白居易和苏轼写西湖的诗,就想到了这一首。对应眼前的美景,更觉得这两句勾勒的准确优美,如一幅生机盎然的西湖春景。也才知道,原来西湖唐代叫做钱塘湖,而且现在的孤山在唐代已经存在。诗真是奇妙的东西,穿越时空,让我们与古人对话,分享共同的情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