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每天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度过的。你是否跟我曾经一样,每天早上八九点才起床,想要做点事情总是不自觉的拿起手机。下午准备干点事情,打开电脑准备学习,突然被某个网页广告吸引过去,就在B站看了一下午鬼畜。晚上终于决定看会儿书,躺床上就刷抖音到深夜。每天明明什么重要的事儿也没做,却觉得很累。
如果你有这些现象,那么你要认真看完这篇文章了。
1、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首先,我给你推荐三个微信小程序:生辰、人生月历,人生进度。
从左到右依次为:生辰、人生月历,人生进度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小程序的作用:显示你现在多少岁了、人生已经用了多少、人生还剩多少。人的一生也不过就3万天而已,通过这三个小程序,你能否感受到生命的紧迫?
再请你打开人生进度小程序,在下面选择日子,想一想你希望多少岁退休,推算一下年月日,填进去。看一下,你离梦想的生活,还能奋斗多少天。
当你荒废生命的时候,想一想,你的生命是否值得这样被浪费?
2、你的惯性思维在毁灭你
你有吗,没有参加过一些21挑战营?有坚持完整的21天吗?现在还在坚持吗?你还相信21天能养成一个习惯吗?习惯的养成是靠坚持吗?
你有没有过高效的经历?比如考试前一天的晚上。为什么这个时间可以保持高效呢?
其实,不管是习惯养成还是高效工作的动力,都来自于我们最底层的认知,也就是惯性思维。
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有很多惯性思维在引导我们,只是我们潜意识把它当做理所应当,发觉不出它的存在。而往往我们的这种惯性思维,起到的还是负面作用。
比如,现在要你背一部成语词典,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我不行,背不下来”然后就放弃了。如果前提条件是,你被人绑架了,把牛津词典背下来,才能活下去。你是不是就必须去背而且一定要背下来了呢。
你再想想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我早起是为了证明我是个高效的人(这时候潜意识会告诉你这个时候起床很困,我不可能每天早起。正确的应该是我在这个时候起床会很舒服,我只是在合适的时间起床了),我为了达成目标而不断努力(这个时候潜意识在说:哎呀好累啊,我不可能完成的啦。正确的应该是我正在达成这个目标)。
很多时候,潜意识告诉我们的是:我不可能做的到。而实际情况是:你一定可以做到。所以第一步我们要改变惯性思维,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关于高效我们经常有的5个误区:
1)高效不是时间管理而是效率+产出的提升
2)高效不是更快的做事而是更快的达成目标
3)高效不是改变原来的习惯而是改变惯性思维
4)高效不是完成所有的事而是更专注做好重要的几件事
5)高效不是早睡早起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时间段
很多人认为高效就是时间管理,就是把时间安排的慢慢的,像个陀螺不断的旋转。而实际上,你看不到一个可以永远旋转的陀螺,它肯定是越转越慢的。这就是为什么你在一天结束后会觉得特别累的原因。
真正的高效是在最高效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3、找到最重要的20%的事
不知道你是否每天一上班就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忙了一天结果也没有完成几件,到了下班还是堆积如山。
我们都知道80%的业绩藏在20%的事情当中,这就是20/80法则。找到你最重要的20%的事情,解决它!
那么如何解决事情的堆积呢?
找到你的20%图上的时间轴代表过去、现在、未来,四个方块儿分别代表了四种人:
①代表时间限到了还没完成的事情,就堆积在过去
②代表总是等事情到眼前了才去做
③代表总是做规划却从来不行动的人
④代表高效的人:做规划并放到现在来做
如果你有很多事情堆积在①,那么你一定要每天抽10%~50%的时间去做③的事情,在重要的事情变紧急之前做完。虽然这样每天看似多做了一些,但是慢慢的就会把①中的事情清理完,把②中的事情减少,把③中的事情规划的更清楚,这才是真正的高效。
祝你有个高效的人生。
此文内容根据尹志豪老师《尹领高效》整理。关注公众号:高效25小时,领取180G付费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