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了,在网上读到的关于“断舍离”的文字又多了起来。这些文章多来自女性纤指,以慨叹对衣橱的心灵挣扎为主题,各有各的一番心得体悟。阅读的感觉也不错,真情实感嘛。凡喜欢阅读且不时也比划两下的主儿——像笔者——都知道,只要不是抄袭,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故意卖弄,而是我手写我心或记述真实的所见所闻,哪怕文字稚拙,读取的效果都不会太差的。
笔者是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儿,自然没有女性面对衣橱里一排排一叠叠旧衣饰时的取舍煎熬,只最早遇见‘断舍离“三字时便怦然心动,胸间的震动模式顿然开启,笔者呢“毛病”尤甚,不咋喜欢读名家,反倒更愿意接受普通人身边那些带着尘世烟火气的平凡物事和普通视角下的触悟。没办法,骨子里就是一介草民。
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一场逃不掉的“断舍离”嘛。如果再加一个字——“绝”,那就更绝了。断舍离绝,神矢四支,灵台无计,遁逃不得。
先说“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谁都知道,只真正到需要果断抉择时,能够快刀斩乱麻者怕是就没几个了。飞身堵枪眼,舍躯炸碉堡,皮肉烧焦浑不动,那是英雄壮举,一般人遇不到。试想当事者当初做出的是相反的选择呢,那就糟了,于国于家,于自己于战友,都得跟上遭殃。经此辱变,即便活着,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一般人遇到的两难困境其实要简单得多。亲友里一男孩,逾三十,女朋友迟迟未落实。有回结交了一漂亮女子,笔者有幸接待。经席间观察,此女果非同一般,家在南方而大学毕业后独自闯荡北方数年,司职(煤炭)销售,业绩不俗。外形美艳,老练世故,见闻涉猎广多。以俗话说就是个你根本唬不住的主儿。人不可不谓优秀,但是否佳偶,实在难以卜测。饭后建议男孩否决,奈何美色迷眼,心已被掳,未被采纳。不久合婚,只年余,彼此反目,势若雠仇,原因呢就不明说了,最忌讳的那种,绿帽子一顶奉送。其实男孩一开始也有所担心,只反复衡量,美色迷离,不舍分手,最终落了个一地鸡毛。
其次是“舍”。古人早有“舍得”之论,诚不谬也。该舍时舍,方可终得。倘然左也不舍,右也难弃,生如蝜蝂,那就悲剧了。回想中国改革开放之始,百废待兴,举目萧索,可谓满世界都是机会。而那些最早“噗通”一声跳海弄潮者,愣头愣脑,不管不顾,几乎个个成功,满载而归。相反,不少人也看到了机会,机遇难求,也曾跃跃欲试,问题是,要么依然铁饭碗在捧,虽说虚衔微职,但比一般人已经优渥有加。再说了,凡商战,成败难料,总有不确定的一面,于是踌躇犹豫,思虑再三,稳妥为上,老婆孩子热炕头,不亦乐哉。而于此同时,机会也随之蒸发,荡然无存。若干年后,网罗兴起,同样的戏码也再次上演。可惜你我头脑里依然还是唐诗宋词里那道风景,依依不舍,难以做到轻轻来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世无英雄,遂成就了马云,马化腾们的网罗帝国大业。
再之“离”。离,简单说就是离开,并非你死我活,有你无我。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实际就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夫妻的话,自然要同床共枕,日日零距离接触。但除此外,即便父母亲生儿女间,从懂点事开始,也得保持些许空间距离。儿女婚后呢,与渐渐年老的父母最好是“一碗汤”的间距。至于朋友,有亲有疏,有远有近,该近了远了自然心情失落,该远的近了,亦不舒服。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实际上就是个距离远近的问题。离者,距离也,要在把握分寸。其实即便夫妻,也不是完全的无间道,譬如新婚夫妻,为夫者对妻子婚前谈了多少男朋友,亲密状态如何,最好是不去过问,了无挂碍。倘若斤斤计较,而不是统统一抹了事,那婚后日子怕是开心不起来。古人云“离坚合异”就是这个道理,二者的位置距离过近,很多时候并非好事,勺子碰锅沿嘛,彼此间的妨碍就来了。
最后是“绝”。绝者,辞世也。一辈子实际很快,匆匆来匆匆去。人生者,天地逆旅也。单个生命体好似旅程里的一段路而已。知乎此,便不用争那些蝇头微利了。世间万物,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不攀不比,信天由命。放下名利,收获淡然。放下杂念,收获坦荡。放下执念,收获快乐。放下过去,收获成长。不与人争,不与人攀。人若不争,一身轻松。事若不争,一路畅通。心若无求,一生平静。顺其自然,过好自己当下!心态健康,是你的跑不了。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以一曲元曲(陈草庵《山坡羊)》结尾吧:“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迢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断舍离绝”,可谓人生的四字真经,值得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