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多彩的筆—趙淑侠

来源:二三娱乐

序一:   多彩的笔    ----赵淑侠

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人见过两三面便知是可以深交的朋友,有的认识三十年却也还只是个相识者。”被朋友们谬赞为名言,因他们几乎都有同样经验。我与月华就属于“三面交心”的一类。初见时只觉得她态度坦然,说话直爽,后来知道她和我一样,也是学画出身,半路出家搞起文学,立刻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当然知她写文章,却不知其内容,直到在报章杂志上看到她的几篇散文,令我十分惊艳,才知她是一位写散文的高手。

遍观当今文坛,写散文者众,说不定百位作者有百个不同写法。顾月华的散文特点是题材贴近生活,但笔调充满想象,词藻典丽,有自己的文字运用方式,写出的温馨散文,高度厚度都够,而且不随流俗。切看这段:“当我回首往事,恍如已经活了几个世纪般遥远,所幸的是我把它们写下来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中的故乡温馨、客乡厄运、异国见闻;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渐渐地都变成了白纸上的黑字……。”清雅的文字,含蓄的喻意,悠远深情的的文思,感染度力透纸背。

如今顾月华又要出书了,书名就是《走出前世》,内容多是她各种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感悟,生活随笔,昔日家庭生活回忆,所见所闻,心灵悸动及感想等等。无论写景写情,都显得文字跌宕生姿,各有韵致。这便是顾月华散文的独特风格。我称之为美文。

她出身富家千金,在上海寻梦中的回忆,颇多描述她的生活和人群,比如她写〈母亲姓周〉一文中的母亲,她先以她随全家游无锡梅园,梅花耐寒,坚贞、圣洁、刚毅,花开五瓣被喻为敦五伦、重五常、敷五教,梅花之魂竟恰似母亲美德。

说到母亲名字中一个凤字,父亲唤她凤,“甘露从天下,醴象自地出,凤凰来仪,神爵降集。”便是这汉书中所言之凤来呼出母亲。

继而母亲襟前的兰花,足上的梅兰竹菊绣花鞋,及至陪母亲赏菊时,她说诗云:“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点出了母亲平淡朴素的心态气节。

最后在母亲床畔的「百鸟朝凤」和「龙凤呈祥」,它织成人世最美的一幅图画,着墨不多却写尽了一个女人的雍容华贵及高贵气质。

还有一篇〈冰糖炖鸡和老女人〉,是写她们几个姐妹发肓期间晚上吃冰糖炖鸡的故事,但是实际上是顾月华在岁月中怀念及感恩这些老女人,如“我被许多老女人照护着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一直惹她们生气,现在我懂事了,她们在黑夜中依然会在我眼前浮现,不再唠唠叨叨,我只看到她们曾经可憎的面目,都变成一张张笑脸。我很想对她们说一声谢谢,己太晚了。”

〈纸〉,也是一篇字字珠矶的好文章,记录了她刻苦求学的一段感悟:“有了基本功,在一生中受用无穷,我耐得住寂莫,能受用孤独。会细心地抽丝剥茧分解离析事物,寻找那最精确的部分,如人的穴位,事物的关键,或真实的要害。乃至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如同做长期素描作业,要不辞劳苦,经得住磨炼。我会去潜心寻求承上启下,寻求表面现象与事物本质关系,因果的相辅相成,主观与客观的互补。”

这本《走出前世》有上海寻梦,纽约天地,黄金岁月,闲人闲事,异域风情五个章节。

我们的老朋友唐德刚与夏志清先生曾经对她说:在大陆的作家没有她在异国丰富人生的写作的天空,而外面的人没有她在那块土地上经历的生活,因此她自觉写作既是最爱,也是使命感和责任。

顾月华热爱生活,喜欢美食,是个乐观主义者,她始终在寻求人类的真正价值及自我尊严。记录下那些隽永的细节及片刻,追求人情之真,心灵之善,人性之美。

人生是旅途,漫漫行走,百般现象尽入眼底,化为思维。有形的景物,无形的感觉记忆,顾月华用她多彩的笔,洗炼的文字,收放自如的道出了心底的块垒与波澜。

恭贺她的新书问世。

多彩的筆—趙淑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