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狼狈的逃到上邑,他的大舅哥吕泽在那里,收了大舅哥的兵马,然后退守到了荥阳。
各诸侯残军陆续赶到这里,再加上萧何从关中补充的兵源,刘邦稍微的平静了一下。
经过这一次惨败,刘邦陷入了沉思,他明白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打不败项羽的。他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准备把关东所有的土地都送出去,只要能打败项羽。
但送出去就要有收获,谁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呢?
张良给他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彭越、、黥布和韩信!紧接着张良说了了选择的理由:“彭越、黥布和项羽有矛盾,韩信可以独挡一面,送给这三个人可以助你破楚!”
彭越和韩信好说,最难的是黥布,因为他现在还是楚将,要让他反楚,难度太大了!
派谁去说服黥布呢?
刘邦大伤脑筋!
苦恼之际,忍不住对左右手下说了一句“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
没有能为我解决问题的!
这是一个人站了出来问刘邦“不知大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刘邦严肃的说:“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於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
谁能为我出使淮南,让他叛楚,在齐地拖住项羽几个月,我就能取得天下!
“我能”!
这个人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个任务!而这个人也由此一举成名,在史书中留下光彩的痕迹!
这个人叫随何,当时在刘邦军中任谒者(主管传达禀报)!
随何去之前也深知此次任务的艰难,但他坚信只要见到黥布,就能说服他,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黥布最担心的问题。在刘邦攻击彭城时,黥布近在咫尺,却没出一兵一卒相助项羽,他应该考虑到了后果!他知道项羽肯定会报复!
那他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自立或者归附刘邦!而自立并不是黥布所希望的,因为他没有这个实力!而他又不愿意投奔弱小的刘邦。
把这些都考虑完,随何顿感信心十足!
他的想法是对的,考虑的也很周到,但却没有用!
因为黥布不见他!
随何已经到了三天,除了好吃好喝好招待,就是见不到九江王黥布!
黥布不见他是因为他也有自己的考虑,他只想静静地看着刘邦和项羽相互厮杀,分出胜负再做决定!
随何不能再等了,他只好把自己豁出去了!他直接找到黥布的太宰,对他说,我的话要是说的对呢,那正是黥布想听的;我的话说的不对呢,让我们二十人躺在砧板之上,在淮南广场用斧头剁死!
看着这么坚决的随何,太宰转达给了黥布。躲避三天的黥布这才出来见他。
和随何预想的一样,黥布的犹豫正是因为他认为刘邦太弱小。而且又刚刚打了败仗,选择这样的投靠对象是应该多考虑考虑!
随何就从项羽刘邦力量对比开始,他认为虽然项羽看似非常强大,但胜利终究会属于刘邦。第一:项羽背弃盟约杀害义帝,这属于不义。第二,追赶刘邦陷入进退两难困境,进不能攻下荥阳,退又怕被断了后路。第三,即使项羽胜利,也必将遭各路诸侯的攻击,因为他们害怕项羽的报复。
讲完这三点,随何说出了最诱人的条件:送土地。
刘邦会送给很大的地方给黥布!
黥布心动了,却还是未下真正的决心!
刚刚经历过彭城之战,对刘邦已经没有信心。
看到了黥布的犹豫,随何决定做一件事打消英布的念头。—杀了项羽的使者!
项羽的使者也来到黥布的军中,他们是来催促黥布出兵的,但他们没有想到今天竟是他们的死期!
见到随何,项羽的使者感到了一丝不安,但最令他们不安的还是随何的一句话:九江王已经归汉,你们怎么还能让他发兵?
黥布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想到随何会来这么一手。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逼的黥布没有了退路,不得不杀了使者反叛项羽。
这就是辩士的威力,杀人于无形,一张嘴胜似千军万马!
项羽听到了使者被杀,黥布反叛的消息,勃然大怒,立即作出反应,派项声、龙且急攻淮南,经过几个月的苦战,黥布终于不支,大败,只好跟随何逃亡至刘邦驻地。
黥布第一次见到了刘邦。
刘邦正在床头洗脚。这分明是一种怠慢,黥布感觉到了极大的侮辱。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愤怒,做为一个诸侯竟受到如此待遇,除了愤怒,更多的是悔恨!
后悔自己怎么会这么轻率的归附?现在自己的兵马已被打光,刘邦更不会重视自己。
他想到了自杀!
但这个念头在回到刘邦特意安排的住所时被打消了!
他看到了和刘邦住所一样的布置,一样的豪华,连饮食都和刘邦相差无几,黥布被感动了!
有时候我们的感动来自于反差的对比,如果没有看到刘邦洗脚接见的怠慢,又怎么会有后来强烈的感动?
黥布自此认准了刘邦,他又派使者深入原管辖区域,招来旧部一千多人,一同加入到刘邦的队伍。
汉四年七月(公元前203年),黥布被封淮南王!
刘邦搞定了黥布,彭越和韩信自然不成什么问题。他俩本来就在刘邦军中。
这三个人是刘邦军事上最重要的人才,士兵容易招募,但遇到一个好的将领太难了。
这三个将领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