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马上要出门,但是手机还在充电,只好在家多等一小时?
你有没有过前一天忘记充电,趁洗脸刷牙的时候充电十分钟,结果刚赶上公交,手机已经自动关机。
没电的日子,想起就心酸不怕平时没电,就怕紧急的时候没有电,好不容易找到地方充电,充电时间又不够。
不过,现在已经有了一个逆天技术来解决这个烦恼,那就是
快充!
在快充出现之前,一般手机需要2到3小时才能把电充满。想想2到3小时被限定在插座周围,还是有点悲伤。
而快充,将充电时间减少二分之一以上,充满电只需要一小时左右。简直是质的飞越啊!
别拦我,我要去充电!从此生活好轻松。
那快充是如何让手机电量蹭蹭往上涨的呢?
首先,手机充电电流是手机来控制的,而不是充电器。也就是说手机是大坝,充电器是大海,电池是水库。手机会智能检测充电器的负载能力。如果充电器功率大质量好,手机就会允许充电器加载更高的电流,充电器设计输出电流过小,那手机也会限制给自己充电的电流。
所以,当然要选一个大功率的充电器。
大的就是好大家都知道,
功率=电流X电压
所以,提高电流,就会提高功率。
在2013年之前,手机电池都不大,USB接口默认的是5V 0.5A,后来,由于智能机的出现,手机功率变大,耗电量也变大,为了满足用电,智能机的电池也随着变大。于是充电电流扩大到了5V 1.5A,但是,当3000mA电池出现以后,5V 1.5A也不够用了,于是再次扩展到5V 2A。这也就是高通Quick Charge 1.0技术。
也就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从0.5A涨到了2A。
但是为什么要不变电压,只变电流呢?
因为平常充电器工作的时候,要先把市电220V降压到5V输出到手机Micro USB接口,然后手机内部电路再降压到4.3V左右给电池充电。
所以,一个棘手的问题来了,如果电压无法提高,要让功率再增大,还是只能提高电流。
可是,5V 2A已经是极限,电流再增加会导致Micro USB接口和数据线无法接受,主要是硬件受不了。
硬件:只能吐血了那怎么办呢?
提高充电器到USB接口的电压!
于是,进阶版Quick Charge2.0出现
高通提出一种高电压技术路线,简单来说就是在数据线电流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压。
比如,小米Note 输入限流是9V 1.2A ,实际功率和5V 1.8A也是一样的。但是电流小了三分之一。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快充。
真正实现快充的,比如魅族,三星S6 edge,低电量的峰值可以达到9V 1.5A,于是功率就大约为14W。
而魅族PRO 6,已经基本上做到了24W左右的充电功率。
但是,快充更大的意义,并不是充电时间缩短了,而是,在手机只有百分之1电量的紧急时刻,只需要短短充电5到10分钟,就可以充到维持接下来几个小时的用电。
这个逆天神技到底是什么原理呢?
首先,手机是如何识别是不是快充的呢?高通研制出来的方法是这样滴:充电器会与手机进行通讯,一开始用5V正常充电,若手机支持快充协议,则手机与充电器进行短暂沟通,充电器收到正确信号以后,开始输出9V电压。
手机充电的电流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当手机电量非常低的时候,手机会要求充电器全速工作补电。就相当于人饿太久,就会狂吃。
在手机这里,这个时候就叫峰值。充电速度非常快!
而在60%到80%电量的时候,手机会发送信号降低电流,充电功率大幅度降低,达到保护电池的目的。
就像吃七八分饱了就可以优雅的吃点小甜点。
再狂吃,胃会痛那手机是如何识别是不是快充的呢?高通研制出来的方法是这样滴,首先,充电器会与手机进行通讯,一开始用5V正常充电,若手机支持快充协议,则手机与充电器进行短暂沟通,充电器收到正确信号以后,开始输出9V电压。
所以,这里的重点在于,要让手机识别出是快充,识别不出来的话,还是5V慢慢充电。
于是,这里就到了下一个议题,快充的协议。
简单来说,就是高通有自己的私有识别协议,所以只有通过高通验证的手机才能识别快充。
但是嘛,现在技术那么发达,各家手机厂商纷纷开始做自己的私有识别协议。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手机充电器不能混用,不是自家的充电器,很有可能手机无法识别快充。
除了高通的快充协议,还有MTK PEP 技术快充,比如魅族,用的就是MTK PE,原理其实都一样,但MTK PEP技术的好处在于,它是靠电流波动进行识别的。这样子,对于USB的要求,就降低很多,因为USB不需要传输数据给手机,手机通过电流就可以识别,所以只要是这根线就行。
另外,为了让USB接口能承受更高的电流,USB接口也变了,进化到USB type C。不仅电流强度大大增加,还加入互相识别的步骤,支持双向充电。
相信快充的原理,到这里大家都懂了吧,现在你是不是要问
“哎呀,电充那么快,安全吗?会不会爆炸?”
答案就是,当然不会!
电池的发展是超乎想象的。现在安全的耐受电流是1C,就是一颗3000毫安的电池,耐受1C,充电电流不能超过3A。而现在,新型的电池已经能支持1.5C甚至2C,所以充电功率完全在电池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给电池充电电流的额定值,是手机主板设定的,手机又不傻,遇到情况都会自我调节。
另一个问题:
“既然快充那么厉害,那我每天就充三次,每次10分钟,都不充满,会不会减少电池的寿命?”
一看就是大忙人啊,这当然也不会啦。
在测试时,电池要经受500次循环检测,电量还能保持80%以上,才能算合格,一次循环是怎么样呢?就是第一次充电到70%,耗尽,再次充电到30%,耗尽,这才是一次完整的循环。一般情况下,都会保证出厂电池让用户随意充电两年之后,电池容量还能保持80%以上。
最后,再增加几个充电的小Tips吧
1.锂电池跟过去的充电电池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不需要激活,没有什么记忆效应,不需要涓流充电来保持随时可用。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新设备不需要彻底充放几次,冲到百分之百不需要再多充一会,三四个月不用的话拿出来充一次电就行。
2.锂离子比较害怕的是过充过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到了百分之百就要立刻拔下来。有管理芯片,它会控制不过冲。
3.手机最好的充电方法是想充就充,不需要考虑太多。
所以买手机,一定要买带有快充的手机!
时间宝贵,别浪费在充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