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两个朋友的小孩,去年一同参加了市里某艺术中心举办的“市区儿童文艺大赛”,两个小朋友都是练习钢琴的,都杀入了市区前十强。
决赛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每人报送一个作品,上传到网上,最后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决胜负。朋友甲是本市的个体户,朋友乙夫妻都是在职教师。结果可想而知,做生意的朋友千辛万苦只拉来了三千多票,而乙在学校一宣传,一群学生天天为他小孩投票,短短五天就拉来了2万多票,勇夺魁冠。
但我们认识的都知道,甲的小孩两岁多就开始培养练习钢琴,至今已经练习4年了,而乙的小孩才练习了一年多,还是甲介绍去的培训中心呢,技术层面落后的不止一个档次。
虽然这样的比赛在我们成年人眼里不值一提,但对小孩内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以后家长该怎么和小孩讲这个价值观:“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自习君也暗暗道,以后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小孩参加这样的活动。
/2/
这样的事情只是此类现象的一个缩影。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期末前几天在学校自习室奋斗苦读,见一位音乐系的教授一个一个教室去为她女儿拉票,原来他女儿被报送了省里面的“十大***”评选。
据说这个奖项含金量还挺高的,可苦了这位两鬓发白的教授,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然后,由于投票流程复杂,我一票也没有投。
可怜天下父母心,教授的行为没有错,错的是这种评选制度,这样选出的荣誉即没有意义也失公平。
/3/
大一期间,有一个师兄参加了广东省某大型比赛项目,学院团委还组织我们学生干部每天去电脑室为他投票,全天候投票哟,结果师兄稳稳地拿了一等奖。当然,不敢说师兄的作品不优秀,只能说这样的评选有失公平。遇到学校不那么支持的,岂不是要“名落孙山”啦。
微信朋友圈通过点赞、投票评选的活动几乎每天都有,而且这种方式还继续扩散到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评选活动。平心而论,自习君看到这样的信息一般都会进去帮忙投个票、点个赞,但每个选项的内容99.99%的时候是不会看的。
如今网络慢慢融入了生活,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商家各种创意绑定。我们要主宰网络,通过网络让生活学习更便捷有趣,而不能让网络强奸了我们的生活。
— 本文完 —
我是猴子称王。
一名银行基层员工,身在体制内却不愿被枷锁束缚,身处N线城市却爱折腾梦想,为遇见更美好的自己,邀请你共同前行。
读完我的文章有收获,试试打赏、关注和点赞哈!